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论互文性理论视阈的诗歌用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文本都是互文本,“互文性”是一切文本的共同特性.使事用典是中国诗歌常用的一种创作手法.本文介绍了互文性理论基本观点,阐述了中国诗歌用典与互文性理论的联系,论述了诗歌用典的基本特点和要求,结合诗歌实例分析了中国诗歌用典的互文性现象,并对诗歌用典作出了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杜甫诗歌中有典故人物与诗歌实指人物姓氏相切的用典方式,即“切姓用典”。这种修辞手段能取得意外的修辞效果,丰富了杜诗的修辞艺术。但由于创作中取材的局限,使得“切姓用典”可能因“断章取义”而失之精切。这种不精切和与之相关的“过誉”现象,正是杜诗“社交诗”性质所决定的,是以公认的社交文化为背景的。杜甫“切姓用典”有自己的特色,特别在与李白诗歌的对比观照下,杜甫的“崇汉”心理和重视艺术技巧的创作态度再次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3.
对初唐杰出诗人陈子昂的研究,论者代涌、评述蔚然.却很少有人关注陈诗的使事用典问题,这不仅涉及对陈子昂创作精神和作品风格的全面理解,也影响到对唐诗用典问题的全面考察.因而有必要予以探索.在陈子昂的诗歌中使事用典的现象极为普遍,仅现存的128首作品看,共计用了约300个典故.其中不少作品如《卧疾家园》、  相似文献   

4.
泰不华是元代中后期有代表性的蒙古族诗人,他深受汉文化影响,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汉文诗,这些诗歌重视用典,善于用典,表现出很强的汉文化因素。他的汉文诗折射出元代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随园诗话》中的诗歌用典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枚《随园诗话》中多有对其诗歌用典观念的论述,主要包括用典非以多为贵,应避用僻典、对典故加以适当调度和锤炼以及用典不可太泥等几个方面.这些观念和袁枚所标举的“性灵说”诗论正相符合,而且也是针对当时诗坛上翁方纲的“以考据为诗”和浙派诗人的好用典故等风气而发的.  相似文献   

6.
用典是诗词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法,词的用典和诗中的用典一样,也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逐渐增多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用词由演唱的伶工之词演变为书案上供阅读的士大夫之词的过程。本文即以文人词几个发展阶段的“大家”的用典情况,筒略叙述了“用典”与词的演变之间的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7.
罗筱玉 《兰州学刊》2007,(6):141-144
如果说杜甫诗歌的用典是中国传统用典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那么盛极而变,李商隐作为唐代用典极多且颇具个性的诗人,其诗歌用典较之前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可谓"唐人中另开一境".刘禹锡身处中唐,他诗歌中的用典也体现了这一时代特征,成为唐代两位用典名家杜甫与李商隐的过渡与中介,体现出从成熟趋于新变的特征,具体表现在追步杜甫和开启樊南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吴洁菲 《江汉论坛》2007,4(5):128-131
鲁迅诗歌大体可分为言情诗、述怀诗、题赠诗、谐趣诗、砭时诗5类,创作上有5大特色:体式丰富,运用自如;仿拟用典,巧夺天工;锻词炼句,一字千金;砭时刺世,赛如杂文;情真意切,感天动地.诗歌展示了鲁迅被蒙蔽的另一面:一个柔情似水的"人间"鲁迅.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诗歌五十年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化角度对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诗歌的创作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本文认为十七年时期诗歌如潮似涌的歌功颂德,和文化的大一统规范密切相关;“文革”时期出现的“工农兵诗歌运动”、“领袖诗词”的风行和”天安门诗歌运动”,根本上是当时“文革文化”的反应与折射;新时期诗歌的由兴至衰,则表现出从文化的觉醒到文化迷惘的转变.由此,本文对中国当代诗歌的兴衰原因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解释.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辉煌灿烂的诗歌文化和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官本位”有着一种内在联系。官本位严重地控制了中国古代诗人的思想、人生,深刻地影响到了他们的创作,也影响了整个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国诗歌的创作受西方化现代化的启迪,开始了现代化的探手,从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的“抒写性情”到象征主义的“象征品格”直至现代主义的“神话结构”构成了20世纪中国诗歌的创作范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人诗大多注重隶事用典,展现了极高的才气与学识,因此才与学成为古典诗歌创作的重要因素,而这种特点在宋代诗歌中更为明显,故有"以才学为诗"之论。古人庞杂渊深的知识结构投射到诗歌作品中,给后人的解读与阐释造成较大的困难,因此产生了相应的诗歌阐释模式:以才学为注。而阐释的侧重也相应地从简略的章句、训诂转为对诗歌典故、创作意图的抉隐发藏,溯本究源。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诗学观对“第三代诗人”的创作有着明显的影响,这主要反映在诗人创作所体现出来的情感上的“物态化”、艺术上的“隐喻”和“象征”、语言上的“玄言化”以及美学上的“谐谑化”倾向.透过传统诗学特征在其诗歌经验和诗歌文本中的存在状态可以看出,只有将中国传统诗学话语与西方诗学理论有机融合,让中国新诗既流淌着母体的血液,又感应着世界潮流的律动,才是中国新诗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皎然的《诗式》是唐代影响深远的诗学论著,解读《中国历代文论选》节录的《诗式》内容可知皎然以及编者所要表达的诗学观念,其中有关诗歌“用事”论,从概念及功用上把“用事”和“用典”、“比”区分开,使“用事”成为一个独立的诗学概念。并且通过例证,认为诗歌用事应做到“不傍经史,情格俱高”、“真于情性,尚于作用”、“用事不俗,不为事使”三个准则方可成就好诗。较之前代的刘勰、钟嵘等文论家,皎然对“用事”客观系统地论说开启了诗歌用事理论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
"兴寄"理论是唐人诗论中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所谓"兴寄"即用比兴的表现手法来寄托深刻的思想内容,要求诗歌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并重.用典则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与"兴寄"说中的"比兴"艺术表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诗论中多有阐释.文章从"比兴"手法与用典修辞的内在联系出发,研究"兴寄"说对唐诗用典艺术手法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三韩拾遗》是一部以发生于朝鲜朝肃宗时期的义烈女香娘故事为素材创作的长篇汉文小说,作者金绍行在叙事中引用了大量中华历史文化典故。其用典方式灵活多样,并将自身的创作理念与对社会的批判融入其中,或正反结合,舒吭一鸣;或明暗相兼,亦真亦幻;或单连并举,意蕴深远。但此书之用典并非十全十美,也有诸如片面用典、错用典故、无效用典等不当之处。通过对其用典艺术进行剖析,既可以窥得作者金绍行的创作理念,又可以探究到朝鲜朝后期小说所呈现的时代风貌以及中朝两国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7.
张振谦 《船山学刊》2006,(4):152-154
“以骈文为诗”是李商隐诗歌的重要特征,这种骈文化特征表现在:语言句式的骈偶化;隶事用典的工稳化;词汇辞藻的华丽化等。这些诗歌的骈文化特征既与李商隐擅长骈文和唯美诗风关系密切,又与道教文化的诗性特征紧密相关。同时,其诗的骈化不仅影响晚唐、宋初诗坛,而且有开启唐宋婉约词之功。  相似文献   

18.
广泛地汲取自觉地创新——建安后期文人用典的总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文人创作中用典之风的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建安则是该期文人用典风气开始走向新变的发端.与前代相比,建安后期文人作品中的用典,呈现出广泛性、创新性和自觉性的特征.从文学史的角度看,在文学创作活动中凭借古书获得巨大功效且为以后文人创作奠定范式的乃是建安时代的文人们,尤其是在确立借古书抒情达意之文学创作范式方面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文化焦虑的角度对新时期诗歌的创作进行分析 ,指出一些诗人面对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两个“他者”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焦虑” ,并试图采用“魔鬼化”的方式进行超越。文章结合八九十年代全球化的语境 ,对新时期诗歌中的文化焦虑进行了文化反思。  相似文献   

20.
"朦胧"是古代诗歌审美的一种特殊境界。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是写朦胧诗的圣手,在李商隐留给后人的六百多首诗中最广为传诵的是他的无题诗,他的无题诗意境迷离,基调伤感,寄意深微,婉曲晦涩,具有一种绵邈隐秘的朦胧之美。李商隐独特的创作个性与善用比兴、用典等创作风格是无题诗的朦胧多义的形成因素。他的无题诗意境朦胧、造诣精丽、富于暗示的创作风格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