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洪霞 《理论界》2004,(2):39-41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保证党的各级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必须加强党内监督。”充分体现出我党高度重视党内监督问题。党内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建设和党内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党的各级组织的监督和党的专门机构的监督。列宁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监督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权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第一人,其党内监督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新的历史时期,学习列宁的党内监督思想对于完善我国的党内监督体制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列宁的党内监督思想首先,…  相似文献   

2.
列宁在加强执政党党内监督建设中,领导俄共(布)建立了无产阶级执政党党内监督的专门机构,创设了较为完善的党内监督体制,强调中央监察委员会独立行使监督权,并提出将党内监督机关和国家行政检查机关相结合的构想。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党内监督建设中汲取了列宁以加强党内监督机关建设来推进党内监督、以加强党内监督来密切执政党和群众联系的思想,以及解决党的监察委员会和党委会之间意见分歧的方略。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 ,列宁最早系统地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思想。他指出无产阶级政党要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发展党内民主 ,加强党内监督 ;要提高党员质量 ,纯洁党的队伍等问题。重温列宁关于执政党建设思想 ,对于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带领全国人民胜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莉 《天府新论》2004,43(Z2):15-16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列宁最早系统地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思想.他指出无产阶级政党要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要提高党员质量,纯洁党的队伍等问题.重温列宁关于执政党建设思想,对于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带领全国人民胜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理想信念教育是列宁关于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列宁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对新的历史时期怎样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构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和强大的动力源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就如何提升布尔什维克党宏观经济管理能力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主张,如,要通过苏维埃国家机关实现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要善于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与策略并监督其执行;要善于挑选和培养经济管理人才;要加强执政党自身学习做管理内行等。挖掘列宁关于提升布尔什维克党宏观经济管理能力的重要思想,对于再现列宁思想体系的完整内涵,借鉴列宁宝贵历史经验提升中国共产党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以来,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作为"政治之癌"正在吞噬着党的健康机体,而反腐败斗争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反腐败--加强党内监督无疑是关键.正因如此,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为加强党内监督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而早在此之前,邓小平关于党内监督就曾有过两个"最重要"论断,它为加强党内监督早已确立了标杆.  相似文献   

8.
官僚主义是执政党内存在的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 ,列宁邓小平两个不同时代的历史伟人 ,都对本国官僚主义的表现形式及存在的危害性、官僚主义产生的根源、克服官僚主义的措施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重温列宁邓小平的反官僚主义思想 ,比较其异同 ,并阐明邓小平的反官僚主义思想是对列宁反官僚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这对我们党清除官僚主义 ,改进工作作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列宁在《怎么办?》中揭开了打着“批评自由”幌子修正主义真面目,批判了“经济派”的种种错误观点,通过论战的形式避免俄国社会民主党内的动摇和混乱,维护党内的思想统一和组织健康。列宁在《怎么办?》中阐述了关于党的意识形态宣传工作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作原则,同时强化革命理论的灌输、加强宣传组织的建设、创办“全俄政治报”等开展党的意识形态宣传的工作举措。列宁提出的关于党的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理论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巨大贡献,也为新时代党开展理论宣传工作提供了理论材料。  相似文献   

10.
申天宇 《南方论刊》2023,(4):5-7+11
列宁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是其丰富政治思想的标志性成果。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和执政的过程中,列宁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形成了列宁主义的关于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其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主要涉及党的代表大会的地位和功能、党的代表大会的年会制及保障、党的代表大会的民主原则等方面。列宁关于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影响,至今也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十月革命胜利后 ,为了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列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党要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思想 :执政党要常怀为民之心 ,常兴为民之举 ,克服官僚主义 ,反对贪污腐败。列宁关于保持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我们今天的党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尹世红 《理论界》2004,(6):44-45
本文围绕执政方式的根本理念、核心问题、本质要求、基本形态和关键环节,对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出: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科学化和现代化,应坚持以执政为民为根本宗旨,构建科学的党政关系格局,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坚持依法执政,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时提出,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里,必须由民众对公职人员实行选举制、监督制和随时可以撤换的制度,以防止他们演变成骑在人民头上的官僚。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了加强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的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深刻的社会主义监督必要性的理论,提出了全面的系统的监督途径的思想,这就丰富和发展了经典作家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一、列宁党内监察思想的基本内容党内监察是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党实现正确决策和永葆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列宁依据党和苏维埃的监察工作经验,创立了党内监察思想,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的监察委员会。党的监察机构分为中央、区域和省三级,由本级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对其负责。在组织上与同级党委会平行,不存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工人阶级政党建设,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深入论述了党内选举。以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内选举思想。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为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把党内选举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通过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使党内选举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同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内选举思想。  相似文献   

16.
论党内监督体系的科学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内监督体系科学化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党内监督体系科学化是党内监督结构优化、功能最大化、程序规范化、工作制度化、手段现代化的总括.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党内监督体系科学化作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从完善党内监督的相对独立体系、合理界定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职权、健全党员群众参与监督的机制、构建党内监督的技术体系着手提升党内监督的科学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开始在实践上探索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没有任何先例可循且面临着内忧外患双重压力的背景下,为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身负领导角色的布尔什维克党必须通过自我革命实现“自身硬”以更好地推动社会革命。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执政党自我革命思想既来源于对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建设思想的继承创新,同时也源自于俄共(布)维护执政地位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需要。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执政党自我革命思想的语义维度主要包括自我调适、自我警醒、自我否定、自我净化和自我纠偏五个方面。这些具体举措对新时代推进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重要启示,即必须严明纪律,坚守人民立场,始终保持“赶考”清醒和定力,协同推进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18.
王振光 《理论界》2008,(8):75-76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自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来,理论界对外国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探讨,已成为执政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有重要影响的现代的政党,西欧社会党独特的执政经历及其党内民主改革的做法经验,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  相似文献   

19.
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是党运用自身力量依据党纪国法进行自我约束的有效手段。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指出:“我们党执政以后,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成功地解决党内监督问题,是加强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党内监督,必须认清党内监督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和权力的约束机制。建立与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内监督制约机制,保证党内监督的有效实施,当前需要强化以下几个问题。1.强化党员干部的监督意识提高党员、干部自我约束的自觉性,这是建立党内监督…  相似文献   

20.
权力监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楠 《兰州学刊》2006,(3):114-116
权力缺乏监督就会滋生腐败。当前,“权力腐败”已经成为中国的最大腐败。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掌握着整个国家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大权。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但是当前的监督机制还存在许多不足,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其中包括党内的监督和来自党外的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