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玲玲 《兰州学刊》2011,(8):173-179
地区经济发展对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有重要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相比在人均GDP、教育投入和贫困生比例等诸多方面存在差距。文章以北京某著名高校为例,分析东西部地区高校贫困生在家庭背景、学习表现、经济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上的整体差异,并且运用该高校专门针对贫困生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上述差异的具体表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经济发展对贫困生的家庭收入、学习成绩有显著影响,对心理状况影响不显著,因此需要加速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完善贫困生的教育资助体系,缩小贫困生的地区差异,提升西部地区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是目前我国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相比非贫困生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倾向。本研究使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对西安地区三所高校242名贫困生和392名非贫困生的心身健康状况进行测查,结果发现贫困生心身健康状况差于非贫困生,贫困生心身健康状况存在明显的性别、学科及学业成绩差异。建议高校加强贫困生心身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与关注.贫困生问题不仅仅是现实生活中的"物质贫困"的问题,更有经济、文化的差异所引起的"心理贫困".为此,必须加强政府救助管理、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和高校内部多层次扶助相结合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束仁龙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0):75-77,10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群体迅速增大。从教育公平的视角来考察,高校农村籍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与他人相比处于劣势,不公平现象较为明显。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保障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最现实最有效的措施便是对高校农村籍贫困生实施教育救助。当前,高校农村籍贫困生教育救助在救助观念、救助政策、救助内容、救助方式和救助资金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转变救助观念、完善救助政策、拓展救助内容、改革救助方式和筹措救助资金不失为提升高校农村籍贫困生教育救助效果、促进教育公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贫困观左右着人们对贫困的看法。积极的贫困观有助于贫困生的健康成长,而消极的贫困观则会导致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阻碍贫困生的发展。根据本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湖北省地方高校贫困生中大多数人树立了正确的积极的贫困观,但也有少数贫困生的贫困观是消极的,地方高校要加强贫困生的贫困观教育,引导这些贫困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本次调查分析的目的是通过比较不同高校贫困生心理资本各维度与普通学生心理资本的差异,为开发贫困生心理资本提供理论参照.方法是抽取2011—2017年不同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结果,与普通大学生作比较分析.得出结果是贫困生心理资本在自信、希望、乐观维度得分均低于非贫困生;除自信、韧性两维度外,贫困生在希望、乐观两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贫困生心理资本与发表年度、被试来源地不相关.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模式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新的高校贫困生资助形势下,贫困生认定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基础。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有三种方法,在贫困生认定中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惟有改变传统的资助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8.
大学贫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贫困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据有关部门2002年的调查统计,在校大学生中,有学费、衣食之忧的贫困大学生有近300万人。其中,特困生占近10%,贫困生占近30%,并且这种贫困人数和比重呈快速增长趋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月平均生活费在150元以下的贫困生占31.2%,其中,月生活费在90元以下的特困生占12.6%。西安交通大学的贫困生比例为35%,上海交大贫困生比例占38%,广西师范大学为32%,大庆石油学院贫困生比例是23.3%,其中,月生活费在150元以下的特困生占9.1%。上面这些数据只是显性的,还有许多隐性贫困生,他们不愿把自己的贫困说出来,所以,高校的贫困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高等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是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建立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本文阐述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原因及我国现行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高校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据统计,目前高校贫困生人数已达在校学生总数的20%以上,特困生亦超过5%,贫困生已成为高校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为了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近年来,在政府与社会的支持和援助下,各高校采取多种措施和办法解决贫困生问题。但高校贫困生问题并不是单纯的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