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女性的生活中,作为正式的谈判高手出现的机会,一年少则两三次,多则十数次。那都是媲美人世谈判的“硬仗”,反映的不仅仅是女性的个人魅力和机敏战术,往往也反映出谈判群体的高规格高水准。至于小型的“谈判”,包括约见客户、催讨贷款、召集项目协作会议,以及对客户一对一的游说和服务,则可能每周都有这样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一条能助你成事的“定律”一种利益再分配的学问涉外商务谈判不同于一般的外事活动,商务贸易进出口业务中,每一笔业务的成交都不能避免一个重要环节──谈判。怎样使谈判做到不卑不亢,合情合理,使双方利益找到一个结合点,在“不流血的战斗”中,使自己不被动,就得拿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本领。择先效应世界上许多学者都在潜心研究“谈判”问题。英国剑桥谈判咨询公司的麦克·科尔顿和弗兰克·威加斯对谈判研究出最新成果:可供选择的方案、利益、合法、承诺、通信和关系,谈判的类型和所涉及的主题,这个框架都为确定一个好结果提…  相似文献   

3.
从1993年提出正式申请至今,俄罗斯已走过了近11年的“入世”谈判之路。俄罗斯一直为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俄罗斯依然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外徘徊,而且在短期内还难以跨入门内。本文从分析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的艰难历程以及入世谈判的核心问题着手,全面分析了俄“入世”的利弊得失及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谈判作为一种动态过程,影响因素较多。参与谈判各方所处的地位除了受制于他们的实力和关联因素的影响外,还取决于谈判者的谈判水平和谈判能力。同时谈判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道德、习惯等“社会规则”条件下进行的,这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外国人做生意免不了要有各种各样的谈判。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具体讲,就是对外国人的谈判特点、谈判风格、谈判方法要有一些了解,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谈判中处于主动。和外国人谈判就是了解外国人,了解他们的文化,了解他们的民族特性,了解他们的风俗礼仪等等,因为这些因素会随时左右或影响谈判进程。  相似文献   

6.
李黄珍  李峰亮 《职业》2010,(5):20-21
优秀的工资谈判员,不仅是一个“传播员工话语”的麦克风、一个寻求劳资双方利益交汇点的中间入,更是一个用智慧“谈”出金矿的“矿工”。  相似文献   

7.
商务谈判是一项集政策性、技术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社会经济活动,商务谈判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谈判对象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谈判的多变性和随机性,都会给谈判的成功带来不确定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商务谈判逐渐成为企业开拓市场、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制定决策时慢条斯理,实行决策时雷厉风行”,这就是日本人典型的谈判作风。这与日本“慢慢地进行变革”的观念有密切关系,对于阻碍事情发展的障碍物,他们并不强求推动。也就是说,当急流受阻时,谈判者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不是将障碍物炸掉,而是在其周围找到一条出路,让水慢慢地流走。日本人慢条斯理地做决策,往往使谈判对手失去冷静,形成压力,从而大获全胜。假沟不合。在谈判交战中,日本人表面装糊涂,暗中筹划,富而待发,伺机使对方让步成诱使对方上当.有一次,日本航空公司就引进美制飞机的问题与美国某飞机制造厂商进行谈判…  相似文献   

9.
曾月郁 《老年人》2003,(2):10-11
中国与东盟筹备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于2001年11月正式启动,预计到2003年11月可以完成。此后,谈判将进入实质性阶段,预计2010年最终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其间,谈判10年,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15年谈判相比不算太长,它的进行过程及其最终结果对于中国与东盟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目前,描述经济全球化最常用的词汇是“跨国公司”和“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跨国公司暂且不谈,仅挂牌于国际社会的自由贸易区、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贺伟 《当代老年》2009,(6):18-18
1937年7月中旬,蒋介石在庐山举行各界人士参加的“庐山谈话会”,在“谈话会”上发表了《抗战宣言》,正式宣布对日抗战。当时,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正在庐山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但并未接到出席“谈话会”的邀请。第二年5月,宋美龄也在庐山举办“战时妇女工作谈话会”,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不但是与会的正式代表,而且是会议的核心人物之一,为会议的圆满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谈判是公共关系实务中重要且经常性的活动,其结果对组织的切身利益影响极大。作为智慧的较量,一次成功的公关谈判,要经历一个复杂、艰难的活动过程,这其中除了谈判双方的动机、需要、人员的素质、情报的掌握等因素之外,正确把握谈判的时机性策略至关重要。时机性策略是指有效的控制谈判进程、恰到好处的时机准确把握、选择最佳时间和善于控制“终极时间”(即谈判结束前的“片刻”),以争取收到最理想的谈判效果,时机性策略就像排球中的  相似文献   

12.
“公司+农户”模式中,龙头公司和农户是一种契约关系,两者都是独立地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市场主体,在参与收益分配的问题上两者进行的是零和博弈,但由于双方谈判力量的对比,相对弱势的农户往往“风险多担,利益靠边”。  相似文献   

13.
《无法说不:从对抗到合作的谈判》一书讲述了谈判中的种种故事、诸多技巧与令局面峰回路转的“手筋”,这一切被作者以流畅简洁的文笔演绎得“严肃而又有趣”,由此让我不禁回忆起大学时代在法学院里关于辩论与谈判的训练、学习,而后在多年的商业实践中,更是深切感悟到“谈判无所不在”。因此,今天读到这本书,备感亲切自然, 与作者的观点也有诸多共鸣。  相似文献   

14.
中国从1986年7月正式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2001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十五年间的中国复关和入世的谈判之路可谓漫长。“黑发人都变成了白发人!”当年朱镕基总理的一句感言,道出了中国重新加入世贸组织的艰辛。 在谈判进程中,中美的双边谈判成了中国“入世”的关键。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只要和美国人谈判谈成了,中国“入世”道路就基本摆平。  相似文献   

15.
肖欣 《老年人》2008,(9):10-11
2008年7月29日,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在瑞士日内瓦宣布,由于各国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分歧难以弥合,旨在寻求多哈回合关键性突破的世贸组织小型部长级会议谈判最终破裂。这意味着始于2001年多哈回合谈判今年内完成的希望变得愈发渺茫,谈判进程将可能无限期地搁置下去。无疑是对持续7年未果的多哈回合谈判的一个“沉重打击”,同时也给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和国际多边贸易合作的深入开展埋下了隐患,对于世界经济来说,可渭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商业谈判,虽然与外交谈判、军事谈判有着本质的区别,达其语言交锋的过程,却又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譬如,商业谈判中也是有进攻,有防守,有让步,又有回避的。正是在谈判的共性特点基础上,商业谈判又显现了其个性特点:“攻、守、退、避”两求利。现将上述四个环节具体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俊 《现代交际》2006,(2):50-51
“你打算怎么写我,写多少字,发几个版,登在什么位置,什么时候出?”刚一坐下,还没等开口,高峰就先抛出了这一连串的问题,言语中透着几许霸气。看来,这位传说中的“中国第一谈判专家”绝非浪得虚名。“第一”的头衔,他远不止拥有一个,其中还包括“国内公共危机干预权威”、“反劫制暴战术谈判中国第一人”、“中国反劫持谈判专家总教头”等。高峰掰着手指头很得意地回顾着这一个个让他红遍大江南北的名号,然后又话锋一转:“这不是我自己说的,都是媒体给我封的。”  相似文献   

18.
一 解决天津成为一个方式,叫“天津方式”。剩下来的就是北平了,是要打,还是要降? 自1948年12月中旬起,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已就和平解决平津问题,与傅作义派出的代表进行过多次谈判。1949年1月14日,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与南京国民党政府及其任何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进行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  相似文献   

19.
84岁的郭保中老人,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38军339团政委,在抗美援朝第一二次战役中,全军上下同仇敌忾,英勇无敌,曾被彭德怀元帅授予“万岁军”称号。后来,根据总参指派,周恩来总理任命,已是师副政委的郭保中被任命朝鲜“板门店谈判”首席参谋。目前,记者专赴郭保中老人家进行采访,郭老的思绪一下又回到抗美援朝那段峥嵘岁月……  相似文献   

20.
王凡  东平 《中外书摘》2007,(9):24-27
李富春告诉段子俊:中央决定成立航空工业局 1950年12月,东北邮电总局党组书记段子俊一见面.李富春就告诉段子俊:“中央决定成立航空工业局,要调你去工作,而且马上就组团到莫斯科,进行苏联援助我国建设航空工业的谈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