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心理因素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因素、传统的心理因素及现代心理因素等都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消极影响的一面,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对此,必须优化大学生成长的心理环境,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以有利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选取300名全日制本科生,采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评定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中国修订版(GWB)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性发展的现状,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提供一些建议。结果表明,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性发展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性发展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核心是培育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当务之急是注重创新文化建设。本文从创新型人才培育和校园文化创新间的内在关联探讨出发,解析当前创新型校园文化缺失下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现状,从营造创新氛围、活跃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土壤等三个层面提出以校园文化创新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养成的对策,为社会培育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教育创新,是我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迎接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完成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必须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育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梁平 《经营管理者》2013,(29):106-107
对"90后"高职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研究既具有普遍的意义,同时还具有独特的内涵和价值。提升高职学生的幸福感,是注重人文关怀、丰富教育内涵、提升高职教育品质的有效路径和价值体现。调查显示,导致高职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集中表现在精神需求、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等方面。建议从构建幸福和睦的家庭关系、培育高职院校的幸福文化、培养高职学生的幸福能力等方面,提升"90后"高职大学生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总体幸福感逐渐成为衡量人们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本研究采用总体幸福感GWB即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量表和SCL-90量表,对204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借以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总体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人格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格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对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社会转型期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协调的表现,鉴于此,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已成为教育的一个新重点。本文通过剖析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现状,寻找培养和塑造健康人格的途径,从而使其服务于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知识、信息、技术载体的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工作幸福感是主观幸福感在工作场景中的延伸,可以维持知识型员工的健康状态和企业稳定,增强组织凝聚力,从而促进组织提升绩效。工作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情绪情感反应,因此必须充分考虑职业环境、工作特性、人格特质差异,对不同员工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育。文章主要着眼于知识型员工这一群体,从其特征、需求、工作特性着手,分析工作幸福感的功能作用,并试图从薪酬分配、目标激励、组织支持、工作重塑等方面探索工作幸福感的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是一项事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是一项事关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战略性工程。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也是一个过程,践行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要教育广大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知行的统一,正确认识和积极投入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特别是青年学生干部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是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为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传递知识、服务育人。服务育人其中就包含了对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综合素质的建设人才和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11.
一、农业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实施创新教育,培育创新型农业人才是农业院校的历史责任和一大重要课题,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近年来各高等农业院校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发展对创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以及就业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培育创业人才进行了探索,提出建立全面创业教育观、不断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育课程、完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重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选拔与培养等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期高等院校人才培育工作中,协同育人机制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多门专业学科协同合作所构成的人才教育与培养机制。高校教师作为在校大学生知识技能和思想意识的主要教育管理者,将专业基础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并形成协同效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从而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保障全方位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4.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对于职业幸福感的主观感受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为提高工作实效,辅导员应从自我角色认同、自我能力提升、自我情绪调节三个方面出发,提升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如何,创新精神怎么样,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大学生中培育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创新的弘扬和培育是统一的,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同时培育其创新精神,将更有效地实现大学德育的目标,使大学生毕业后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6.
人才的主观幸福感对人才绩效的发挥和整体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积极促进作用,但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人才的主观幸福感体验水平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具体体现为人才的职场工作倦怠问题突出、人才发展的职业通道迫切需要进一步拓宽、领导者简单粗暴的领导方式需要改进、人才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需要加强。为提升人才幸福感,应构建适合本组织的人才幸福软实力模型,树立人才幸福标杆;构建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为提高人才的幸福感奠定基础;完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进而构建多样化发展通道;着力提升领导者的"隐性领导力",向"人"和"事"双中心并举转型;及时破解人才面临的心理健康难题,提高人才的工作幸福指数;帮助人才完善自身人格,平衡生活和工作,提升幸福体验。  相似文献   

17.
程江凌 《科学咨询》2007,(18):60-60
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想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真正成为社会建设有用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同时还要有适应环境,自我调节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正确认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维护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实施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提出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陈荣光 《科学咨询》2024,(2):188-191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开放发展,大学生的婚恋观也在持续变化。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婚恋观展现了当代社会的婚恋价值取向与婚姻家庭走向。正确的婚恋观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家庭幸福,而且有利于社会的文明与和谐发展。但是,当前大学生的婚恋观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培育大学生正确婚恋观的现实意义以及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培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院系党组织党建育人工作是当代高校人才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高质量人才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由毛静、刘勇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新时代高校院系党组织党建育人的探索与创新》一书,结合党建工作经验与实际案例,详细描绘了我国高校院系党组织的工作思路与价值主导形态,深刻彰显了高校院系党组织对高质量人才培育的重要作用。结合该书,笔者认为,高校院系党组织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20.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均具有重大的意义。当今大学生的种种不诚信行为,已引发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高度重视大学生诚信问题,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品学兼优的合格人才,是高校、家庭和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