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获得人民支持和认同的根本保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刻把握,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力量源泉,从而使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解红晖 《国外社会科学》2023,(3):19-33+241-242
马克思民主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就是一部创造性地践行马克思民主观的伟大历史。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过程中对马克思民主观所作出的原创性贡献,主要表现为:凸显民主治理效能,提升民主价值内涵;深化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关系的认识;强调民主环节和民主机制的完整性;明确民主政治的评价标准与评价主体;扩展民主领域,彰显人类联合的本质。阐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原创性贡献,有助于批判错误的西方民主思潮,深刻体会“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重大论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3.
人民信访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有益补充。信访制度是政府回应人民民主诉求的制度设计,解决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信息难题,驱使党政机关回应人民关切,它对科层制的制约是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张扬,它把民意的表达和回应嵌入到政治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张顺喜 《探求》2003,(5):7-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必须还权于民,将人民当家做主制度落到实处;必须关注宪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5.
李笑宇 《学习与探索》2023,(2):58-65+2+192
民主是现代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西方民主转型范式对众多后发国家实现民主化的目标、动力和路径具有一定的影响,但该范式存在将竞争性选举视为政治发展的唯一目标、否定经济社会发展是民主政治的结构性前提等弊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新形态。从人民民主推进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发展形态可以概括为,执政党及其主导的公共权威担当着国家建构与民主发展的中轴力量,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进行自我完善与发展,渐进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推动民主创新,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这一全新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对后发国家建构民主政治提供了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李建 《学术交流》2016,(4):60-65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共中央为承接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而做出的战略选择。作为一种内生于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政治实践中的本土化民主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从本质和功能上都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不断优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态和提高人民民主质量。依托国家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我国现阶段公共事务治理中显示了巨大的民主优势,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民主逻辑、制度逻辑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7.
钟声  宏波 《社科纵横》2013,(5):9-11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必须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人民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和法律制度,从而以此促进和保障社会和谐,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我国长期秉持的人民民主理念相契合,与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当家作主的愿望相呼应,是我国长期探索民主形态、建设民主政治的最新成果。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坚持人民导向,不断与时俱进、自我完善,体现出鲜明的人民性、科学性和发展性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道路百年探索的重大实践创新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从实践效果而言,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超越了西式民主,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民主新方案。  相似文献   

9.
中国基层民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直接地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蕴含了直接民主的特点,从基层民主的发展过程来看,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六点:第一,群众利益的关联性;第二,群众参与的有序性;第三,基层民主与社会环境的相适性;第四,基层民主建设的渐进性;第五,基层民主建设主体的广泛性;第六,基层民主建设内容的直接性。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7,(12):53-56
理论上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互有侧重、互有优缺、互为补充;历史地看,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追求和实现人民民主的进程中创建了两种民主形式并一直推动两者共同发展。两种民主形式未来需要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温岭民主恳谈会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成功 ,“温岭模式”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 :温岭民主恳谈会深植于温岭的经济、政治、文化实际 ,具有内生性根源 ;它蹈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在其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过程中 ;它依椐民主政治建构和运行的基本要求 ,把治理和自治有机统一在一起。认真总结和深入探索温岭基层民主建设的经验和规律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是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汉卿 《探求》2001,(6):66-68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政治利益,而政治利益主要体现在民主权利的实现。从党诞生之日起就把争取和实现民主作为为人民谋利益的重要内容。民主革命时期,一方而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民主和人权的斗争,另一方面在其领导的地域内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使局部地区的人民开始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后,创造性地实施了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及其它一系列民主制度,使中国人民享受了广泛、公平、真正的民主。尽竹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某些挫折和失误,但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总结了经验教训,在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下,进一步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遵循邓小平关于民主政治的基本思想,提出和回答了现阶段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一步指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3.
韩锴 《浙江学刊》2005,(5):194-197
中国共产党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作为全党今后务必努力提高的五大执政能力之一,说明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将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本文梳理了抗战胜利前夕共产党人关于民主问题的讨论,①旨在阐述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政治追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比较系统的讨论了宪政在民主和自由两种语境中的含义;对民主宪政论和自由宪政论的主要观点和理论逻辑作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和回应。本文认为,宪政问题决不是简单的学术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国政治发展主题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民主义革命时期提倡宪政符合特定历史时期民主政治的性质和政治斗争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人民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用“人民民主专政”代替了“民主主义宪政”。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成果用宪法和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这就是邓小平所说的“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在西方的概念中,宪政不等同于民主,宪政和民主在理解上虽有交叉但含义和偏重不同,所以用社会主义宪政表述人民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容易造成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从中国政治制度的性质和政治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个人权利和自由不能作为人民民主政治的逻辑起点和核心价值。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也不必然以社会与政府的分离或对立为基础,限制政府权力也不必然能够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党和政府是保障和发展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依靠力量。我们不能在没有充分理论论证和对政治后果作出明确判断之前就认定宪政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民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正确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主题和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本土内在生成的必然性。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政治实践予以科学总结,大力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健全的路径在于:确认健全的目标,明确发展完善的方向;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出发,明确健全的资源现状与客观依据;把握协商民主的基本内容,保证制度建设的人民性;遵循协商的基本原则,建立高效有序的协商运行机制。鉴于此,应采取相应的保障举措:搞好顶层设计,先行试点,逐步推开;切实解决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与践行中存在的问题,为协商民主顺利开展扫清障碍、创造条件;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使之在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进程中得以贯彻、落实与深化。  相似文献   

17.
徐贵香 《学习与探索》2023,(10):88-95+180
探究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守法意蕴,是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贯彻于我国法治领域中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守法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两者的主体具有同一性,两者的价值追求高度契合,两者的运行机制具有同构性。这决定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丰富的守法意蕴。其守法主体意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守法主体范围的广泛性,拓展守法主体参与的全面性,强化守法主体精神的真实性;其守法价值意蕴体现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化守法的工具价值生成,助推守法的目的价值实现,优化守法的整体价值协调;其守法机制意蕴呈现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助于丰富守法机制的层次性,增强守法机制的科学性和提升守法机制的有效性。这三种意蕴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作用,构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守法之间的多重意义关联样态。这种意义关联样态生成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整体框架之中,由此决定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守法意蕴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8.
陈云云 《创新》2010,4(6):26-29
协商民主与党内民主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党内协商民主对当前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虽然协商民主并非是发展党内民主的惟一路径,但党内民主的推进无疑可以借鉴协商民主的若干合理之处。具体而言,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从协商民主中汲取符合国情和党情并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有益的元素,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杨志 《社科纵横》2012,(6):83-86
文章比较了日本检察审查会制度和中国人民监督员制度,认为在价值维度上日本是以司法民主作为指导,中国是以司法法治作为依据;在制度架构上,日本走的是大众模式而中国走的是社会精英路线;在制度效果上日本的民主价值强于中国,而中国法治规范功能明显。文章最后认为要将人民监督员建构成一种常态法律制度,应当适当吸收民主因素,增加民主内涵,兼顾民主和法治价值是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严颖杰 《学术交流》2005,(11):37-40
把建设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表明党中央对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重视,必将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为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提供了有利条件.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为进一步促进党群关系的和谐创造了有利条件,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为促进党群关系和谐提供了制度保障,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为促进党群关系的和谐提供了有利时机.要进一步增强党员和群众社会主义民主意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进一步增加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民主含量,形成党和人民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和谐的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