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新兴社会化媒体,微博自推出以来迅速成为流行的通信平台。借助微博,用户可以即时发表简短信息来描述、更新和分享他们当前的状态以及对事情的态度和看法。文章以“情感‐判断‐鉴赏”为分析框架,以“哈尔滨浓雾”为微博议题,提取新浪微博中的微博文作为研究对象,以微博用户对此微博文的评论作为语料,分析评论中的态度资源。统计分析显示:情感资源多以显性方式表达,反映出网络语言具有生动形象化和直观化等特点;与情感和判断资源相比,鉴赏资源中多以隐性方式表达其否定的态度意义。在基于事件的微博中,用户通过情感、判断、鉴赏话语策略传递对评价对象的态度倾向,多以隐性方式表达对事件的否定态度,但对实现人际意义却采取积极介入的语言策略。  相似文献   

2.
微博已经成为网络热点事件发布、传播以及推动过程的重要媒介,在微博中评论的内容尤为关键,它们可以推动热点事件的发展。微博评论中的情感冲突是网络热点事件中网民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本文选取"玉林狗肉节"的微博评论作为案例,运用ROSTCM软件和文本分析法,采用"词—句—内容—策略"的研究脉络,梳理出情感冲突的内容和策略,发现了基于共识解决情感冲突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3.
关于书法艺术表现情感一说历来有很多论述.人们常以"艺术创作表现作者情感"这一出发点去理解书法艺术,使书法艺术的创作和审美阐释陷入困境.当我们用苏珊·朗格的艺术情感理论来诠释书法艺术的情感表现方式,就会准确理解书法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情感所在.在创作和欣赏中,可以进一步从文字符号涵义,书写活动过程以及书法特定的造型、风格等方面来把握书法艺术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4.
关于书法艺术表现情感一说历来有很多论述。人们常以"艺术创作表现作者情感"这一出发点去理解书法艺术,使书法艺术的创作和审美阐释陷入困境。当我们用苏珊.朗格的艺术情感理论来诠释书法艺术的情感表现方式,就会准确理解书法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情感所在。在创作和欣赏中,可以进一步从文字符号涵义,书写活动过程以及书法特定的造型、风格等方面来把握书法艺术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5.
新浪微博中网民的情感动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动员是学术界研究较少的议题。以新浪微博的在线生活为研究基础,从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两个视角分析微博中的情感动员,即个体情感动员与群体情感动员。通过研究个人情感动员,发现个人的诸多情感动员策略,而通过对群体情感动员的分析,发现微博公共事件的情感动员逻辑。从中发现中国当前社会情感结构的要素,对情感动员引发的社会后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农村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日益增多的农村核心家庭造成了更多农村空巢家庭的出现,且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致使空巢老人城乡倒置局面的形成,并产生了很多农村空巢家庭问题,其中也包括农村空巢老人的情感表达问题。通过田野调查法对农村空巢老人的情感表达进行调查,并且对老人们的话语进行分析,发现农村空巢老人有着强烈的情感表达,但满足度比较低,造成其情感的"消极化"、"失范化"、"隐秘化"、"空洞化"。随着空巢老人的增加以及情感问题的日益突出,需要国家、社会及其个人多种力量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天地》2012,(9):17
微博,是一种在我国刚刚问世两年的公共网络平台。140字的低门槛和与手机互动的功能,让每一个人能随时发表自己的生活感悟。微博草根化的话语环境,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因其推生了很多"微博名人"。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家道德情感的培养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其培养机制路径体现在由"仁爱情感表达"到"同理推恩",进而经由"情感反应—理解宽容—愉悦心境—情感升华"具体推进的三层次、六个环节过程。首先,在先秦儒家看来,"仁者爱人"的情感表达是第一位的,没有"仁爱",谈不上具备起码的道德水平;"仁者爱人"情感发展突破了自我,将自己内在情感与他人情感相连,形成情感发展的人我纬度。其次,"同理推恩"的情感表达是以同理心把"恩"推至他人,福及四海百姓;促进人与人之间情感连接,形成情感发展的横向人际纬度。第三,在需要的时候,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情感,允许直接的爱憎分明情感表达,体现了情感的深度。第四,情感发展离不开对他人情感的接纳与宽容,体现了情感的弹性和宽度,为情感的丰富发展提供空间和载体。第五,培养孔颜乐处的积极愉悦情感体验,安贫乐道,信守践行仁爱道德的同时,自身内心也感到愉悦满足。最后,个体要通过不断学习体验,将朴素情感升华为高级情感的理智感和审美感,促进道德感发展,提升了道德情感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桂林民歌传承人秦国明的人生旅程与他对民歌的情感相依,自觉创作民歌、传承民歌是他对"歌之情感"的另类表达。"歌是命来命是歌",秦国明把自己对山歌的情感表达到了极致,其原真的"自我"情感是自身传承和传播民歌的内生动力。秦国明情感的流变与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连。在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下,秦国明人生旅程中的"社会人"情感的变化正反映了桂林民歌的历史传承和桂北的社会进程。"自我"微观情感与"社会人"宏观情感共同构筑了人的情感世界,激发了人的文化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诗论既强调情感的抒发,同时又以"理(礼)"来节制和规范情感的表达,形成了古代诗歌情感表达细腻含蓄的特点。在诗歌的接受上,中国古代诗论强调读者不仅应该"披文入情",而且还必须"以心会心"地加以体会,从而才能与作者发生情感上的共振和默契。  相似文献   

11.
色彩是表达各种情感、理念和信息的载体。它是艺术家们能自由运用的最强有力的表现工具,它能够准确无误的表达出人们各种纤细的情感。本篇通过论述色彩的特性,色彩的情感,探讨色彩的情感效应以及情感表现力。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电影传统风格与情感表现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方电影的情感表达最为真切地透露了与西方电影的区别,由此衍生的行为表现、表现手段、电影风格都别具一格,包括注重内涵的文化传统,偏向意义表达的重心,欣赏柔静的艺术美感等等,使中国电影呈现独特风格形态。而中国电影文化的艺术情感形态相当显要地突出情感表现形态特点,即崇尚中庸为度,节制含蓄的情感抒情方式和"言外之意"的表述方式。  相似文献   

13.
内容、体裁丰富多样的唐诗,不仅仅表达诗人个体的情感、意绪和心境,更多地表达了经过千百年发展、积淀下来的中国诗人代代相承相继的共有的情感、意绪和心境。唐诗中"月亮"意象丰富而多彩多姿的意蕴,是深刻而高远的艺术创意和千古诗心的丰厚载体。"月亮"在诗歌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已成为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抒情、达意、释怀的一种文化符号、情感载体和心灵止泊的温馨港湾。  相似文献   

14.
有真实情感的好文章,读来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缺乏真实情感的文章,读来则味同嚼蜡。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学生缺乏阅历,但不缺乏真情,真实情感来源于现实,现实生活培育真实情感。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真情才能让学生写出动人感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1920年代初欧游归来的梁启超积极参与到新文化运动中,发表了一系列与早年"三界革命"时代的文学观判然有别的演讲和著述。他强调情感与理性、文学与科学的分界,并从阐发文学的情感表现本质,张扬文学的"情感教育"功能入手,将文学纳入其国学架构中,借助中西文学比较等新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学进行了重新阐释。梁启超的情感诗学成为实现其"宣传新文化"、"培养新人才"和"开拓新政治"主张的重要载体。由情感诗学所彰显的梁启超的新文化观,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话语形成深具启发性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16.
情感隐喻概念是指与人的情感--喜怒哀乐相关的隐喻概念.通过使用英汉语表达中的具体实例,阐述了悲伤情感在英汉语表达中的共同的概念隐喻,解释了悲伤情感在英汉语表达中的不同的概念隐鲁喻.对悲伤情感隐喻的解读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情感隐喻的实质.  相似文献   

17.
情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和动作这些非语言交流手段来表达 ,也可以用含蓄的语言抽象地去反映。表达情感的语言交流手段既包括直陈情感的情感词和抒发情感的感叹词 ,又包括暗含情感的情感隐喻 (emotionalmetaphor)。英语情感隐喻系统主要有身体隐喻、自然颜色隐喻、脸色隐喻、自然隐喻、器具隐喻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情感主义认为评价不过是情感的表达 ,没有真假 ,不可证实。本文通过对这一观点的分析 ,提出 :评价是不是情感的表达 ,取决于情感表达是否涉及情感的对象 ;因此 ,有些评价是情感的表达 ,而并非所有的评价都是情感的表达 ;当评价是情感的表达时 ,也有真假之分 ,并非不可证实。  相似文献   

19.
英语语音教学中的情感障碍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学习中的情感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一线教师和研究者都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语言学习中的情感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大学英语语音课的教学实践,归纳影响学生语音习得的情感因素,并提出积极的应对策略,即关注学生的非理性方面的发展,弥补语音课堂的"情感空白"(emotional illiteracy),提高语音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语言习得情感.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汉语网络新闻评论文档在情感表达上的特性,基于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采用语义标注方法,试图从多角度揭示汉语情感语义表达的参数特征。研究发现汉语情感语义的表达呈现多参数性特征。该情感语料库不仅可为目前汉语情感计算提供结构性情感语义资源、方便机器学习、利于观点抽取和整合工作,还将会为现有计算机和语言学领域的汉语情感标注提供一种多参数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