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教育》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教育杂志之一,它积极介绍西方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动态,传播西方教育大家思想,为中国教育界开辟了一条研究、借鉴西方教育的重要渠道。《新教育》对近代西方教育的成功传播,对国人了解研究近代西方教育,加速中国近代教育与世界教育的接轨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新教育》之所以能成为中国近代传播西方教育的重要窗口,与其办刊宗旨的贯彻与坚守、汇聚超强的编辑队伍、传播形式上的多样性等办刊策略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潮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介绍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 ,并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潮进行了简短评价。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当前西方国家的法学教育模式可以看出,这些模式是与西方法学教育的传统紧密相关的,我国法学教育模式改革应当学习西方国家法学教育的先进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学教育新模式,把博雅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作为我国法学教育模式改革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4.
教育注定是人的教育,必然与我们对人的理解有关。西方教育思想都有着很深厚的哲学和人学基础。现代西方教育流派之所以能盛行于一时,必然有其合理、合时的理由,但它最终被新的流派取代的事实,也表明了其理论的局限性。梳理现代西方教育思想的目的,是期望对我国教育改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清政府于1875年开始正式对外派驻公使,以期深化与西方的交流与认知。清季驻外公使的著述,对西方教育多有记载,公使们对西方的层级教育青睐有加。根据他们的考察,西方的小学教育在于培养国民的基本素质,专门教育担负着为行业输送专门人才的责任,高等教育则是西方一切科技进步的发动机。西方学校的作用,在公使们对西方教育的考察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对西方教育的考察,促使公使们对国内教育的堪忧之状,提出了自身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本质强调的是对人的思想品质和文化精神的培养。西方与素质教育思想最为接近的是19世纪以来倡导的"全人教育",即倡导以"育人"为本,强调以开发人的理智、情感、创造力和精神潜能为教育目的。西方教育实践中值得借鉴的教育模式,适合个性发展的教育观念,开放性的教育系统,灵活的评价体系,问题式、反思式、探讨式的教学方法等。我国素质教育应避免的误区:一是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二是认为西方教育尤其是美国教育强调"素质"。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陈独秀的教育思想,论证了陈独秀不仅有丰富的教育实践,而且有系统的教育思想,是一位知名的教育家。在陈独秀看来,中西教育有三大不同:在教育方针上,西方重全身,中国只重脑部;在教育内容上,西方重现实、重实证,中国重幻想、重遗文;在教育方法上,西方重启发,中国重灌输。因而,中国教育必须取法西洋。新旧教育的差别也存在三个方面:在教育主义上,新教育面向社会,旧教育面向个人;在教授方法上,新教育是启发式的,旧教育是教训式的;在教育效力上,新教育务实,旧教育务虚。因此,要改革旧教育,发展新教育。展示了其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8.
19世纪西方教育思想演变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19世纪是西方近代教育理论趋于成熟的时期。本文试图分析19世纪西方教育思想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理论体系、办学观念等方面的冲突与演变。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宏观上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眼光考察了广义意义上西方教育目的演进的主要历程,阐释了每一演进历程中西方教育目的主要特征和思想内容,并从西方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中理性探索了西方教育目的的三种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女权主义是一种影响广泛的西方社会思潮和政治运动。在教育领域,女权主义者把研究内容定为教育中所有与女性有关的问题,核心是性别间的不平等及其对学校教育和整个教育系统的影响。对西方女权主义教育产生的思想基础以及在中国传播情况的分析,探讨西方女权主义思潮对中国女性教育的启示,寻求解决当代中国女性受教育问题的途径,对于提高中国女性的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将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