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诗歌作为诗歌与网络传播两种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天生就带有强烈的文化属性。这种属性赋予了网络诗歌不同于以往的独有的文化特征,并藉此挑战着传统诗歌创作、发表、传播、消费的各个环节。此文从网络诗歌所具有的大众文化特征与民间立场、消费文化特征、后现代主义特征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解读,并且提出希望网络诗歌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能够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改变了诗歌的存在形态,进而改变了诗歌阅读与写作的方式。网络诗歌写作的新特征主要表现为:写作方式上"实体书写"到"虚拟书写"的转变,传播层面上"共时性"取代"历时性",以及写作者心态的自由化和随意性。网络为诗歌阅读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同时也给诗歌阅读带来"信息"与"文学"的冲突,"娱乐化"和"严肃化"的对立,以及文字与其他媒介的交错、博弈等悖论。在网络日常化的今天,要充分认识纸媒和网媒、传统读者与网络诗歌以及"慢"与"快"的博弈关系,使它们可以在一种更加和谐的状态下相互依托,以重建诗歌与时代、媒体的良好生态。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降的网络诗歌因"诗意的放逐"在备受争议的同时,也打破了沉寂的诗坛。不同于"下半身写作"、"垃圾"写作、"口水写作"等"一路下滑"的激进网络写作,丁小琪作为著名的网络诗人在汇入汹涌的网络诗歌写作时,保持着一份冷静与智性,在其口语化、叙事性、女性意识下的诗歌写作方面无不体现着她在反叛传统又眷恋传统所形成的张力间对诗意的努力探寻。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学层面探究网络诗歌的属性与特征,是网络诗歌研究的一种新路向。在网络诗歌中,网络平台构成了诗性言说的公共空间,网络诗歌创作增进了诗人的社会参与意识和适应现代科技的意识,网络诗歌论争是诗人社会公民意识的明确彰显,作为网络诗歌代表的地震诗潮体现着民众对社会事件的普遍参与。总之,从社会学角度来说,网络诗歌在公民意识的培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着极为显在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中西浪漫主义诗歌的诗学渊源作比较性研究,主要从传统文学思想的继承、社会经济结构、哲学世界观三个方面来诠释不同文化母体所孕育的浪漫主义诗歌具有区别性特征。研究发现:中国浪漫主义诗歌产生时间早,受自然经济意识影响较深,注重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精神境界;西方浪漫主义诗歌产生时间较晚,但商业经济意识浓厚,视自然为对立物,希望达到一种超越"自我"抵达"非我"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美国生态诗歌是生态危机时代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诗歌体裁,与传统自然诗歌有着本质的区别。生态诗歌从生态整体主义而不是人类中心主义出发,全面关注自然生态和人类的精神生态,其主题特征表现为强调生态整体观、批评人类中心主义、文明批判和生态预警,以及对人类家园意识或位置感等精神状况的深层关注。为此,梳理20世纪美国生态诗歌的主题特征,以期把握当代生态诗歌的思想脉络和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7.
在奥地利德语诗人特拉克尔的诗歌中,"去人性化"特征相当明显。文章分析了特拉克尔诗歌"去人性化"特征的普遍体现和独特体现,并指出:特拉克尔诗歌中"去人性化"的独特性在于对浪漫主义的回归。诗人不仅深受浪漫主义艺术传统的影响,而且自身的"癫狂"性情从根本上成就了其诗歌的"去人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詹姆斯·麦考利是20世纪澳大利亚文坛的著名人物,他在诗歌创作和文艺批评等领域的影响力不可小觑。麦考利早期的诗歌创作带有现代主义特征,让他一举成名的"厄恩.马利事件",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其在现代主义诗歌方面的才华,但他最主要的贡献则是新古典主义诗歌的创作和批评。麦考利重视传统宗教与哲学,倡导审美与实用相结合的艺术创作,强调古典主义诗歌的优越性,他以"秩序"、"理性"、"逻各斯"等为准则的新古典主义文论对澳大利亚文艺创作与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尽管罗·弗洛斯特的诗歌被许多诗评家贴上"传统"的标签,其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不容忽视,这主要体现在主题的现代性、表现手法的象征主义运用以及诗歌语言的创新性等方面。这些特征使其诗歌蕴含丰富而深刻的哲理,深入探索了个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形式上继承传统,本质上勇于创新,两者的完美结合是其诗歌生命力长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拉斐尔前派既是浪漫主义的承继,又是唯美主义的开拓,且与象征主义、颓废主义、女性主义存在显性或隐性的关联,其艺术主张为"为艺术而艺术"、"艺术形式绝对化",哲学思想为"个人精神绝对化"。拉斐尔前派诗歌具有"形式至上"、"诗画一律"的唯美主义艺术风格,显示出独特的语言张力、意象张力和结构张力;具有"灵肉一元"的唯美主义特征,体现出精神与肉体的和谐一致。国内外学者对其诗歌进行了多视角、多维度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尤其是《拉斐尔前派诗歌的唯美主义诗学特征研究》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拉斐尔前派诗歌研究在国内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