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论述了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其具有的特殊性,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基础,政治心理环境优化是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点,指出妥善处理宗教问题是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加强民族团结是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正确应对国际环境的影响是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一条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西部民族地区目前普遍存在的传统政治心理及其消极影响,提出了有利于西部地区社会稳定的现代政治心理以及实现途径,指出构建民族地区政治心理的预警机制和干预机制,能有效促进传统政治心理的逆向转化,为西部地区社会稳定奠定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对国家统一和边疆安定、实现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以及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原因,西部民族地区还存在着许多影响民族关系和社会稳定的因素,暴力恐怖势力、极端宗教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有所抬头。建立和健全客观和主观相结合的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指标体系,监测和预警社会稳定,对准确认识和掌握西部民族地区的现实状况和发展态势,采取必要应对策略是极其必要的。保持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还要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加强社会建设,培育积极的社会政治心理,改进政府管理,及时并正确地处理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4.
论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指标体系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对国家统一和边疆安定、实现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以及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原因,西部民族地区还存在着许多影响民族关系和社会稳定的因素,暴力恐怖势力、极端宗教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有所抬头.建立和健全客观和主观相结合的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指标体系,监测和预警社会稳定,对准确认识和掌握西部民族地区的现实状况和发展态势,采取必要应对策略是极其必要的.保持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还要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加强社会建设,培育积极的社会政治心理,改进政府管理,及时并正确地处理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政治心理体现为政治认同的层次性、政治认知的敏感性与政治动机的冷漠性并存,以及政治认同心理的复杂性等特征;其政治心理结构主要通过族群利益协调机制、族群互动机制和政治社会化机制等内外机制的共同作用而形成。应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四个向度对西部少数民族政治心理机制进行调适,以求引导和培育西部民族地区正向的、积极的政治心理,建立社会稳定的预警与疏导机制,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6.
指出民族政治心理是影响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极其重要的因素,为了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必须认识到消极民族政治心理的表现及其产生和依存的土壤,采取相关的对策,优化民族政治心理。  相似文献   

7.
论西部民族地区的消极政治心理与非制度政治参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部民族地区发生的非制度政治参与方式多样、动机复杂、阶层广泛,其表现出的暴力性、非理性和频繁性,极大地影响了西部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西部地区民众中存在的特权心理、法不责众心理、清官意识、平均主义心理、从众心理以及政治疏远心理是非制度政治参与的心理动因.保持西部地区社会稳定,必须将政治参与制度化,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并坚决打击极端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同时,培育有序政治参与的积极政治心理.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民族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我国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全国最大的直辖市——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例,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强调只有深化合作医疗制度,才能真正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关系发展态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部大开发的主要目的既是要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各地区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全国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实现全国现代化的重大决策,又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措施。而这一战略决策的实施,需要一个政治稳定、民族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因此,深入开展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关系发展态势研究,探析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对做好新世纪民族工作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构该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加强民族团结,保障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