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八十年代初,小平同志提出用“一国两制”和平方式来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和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值此香港回归之际,回顾我们实践的历程和成功经验,正确认识它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对国际社会的重要意义很有必要。一、香港回归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回归是我国政府按照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构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次伟大尝试和成功的范例。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体会这一实践的成功意义和深远影响。首先,“一国两制”构想是在改革开放和国际新形势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邓小平…  相似文献   

2.
当谈及“安全”这一概念时,我们往往迅速地并且仅仅将其视为军事术语。这种条件反射似的反应不足为奇,尤其是当我们了解了台海两岸风云变幻的过程,以及美国人作出的那种咄咄逼人的保护“安全”姿态后。一个重要的提示是,所有怀有善意的人都应充分认识并理解此中所包含的潜在危险,尤其应意识到在“安全”的概念下进行的分裂领土的图谋无不演进成军事冲突这一历史事实,无不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对于中国大陆、台湾、美国来说,如果对台湾问题缺乏清晰的理解,即中国统一是一个没有任何讨价还价余地的命题,所谓的安全格局就不可能呈现出一个明确的外貌。香港已经回归,澳门也已经回归,“一国两制”的国策由于它以实实在在的国家利益为准绳,因而进退有据,具有很高的连贯性和可预见性。稍有中国文化知识的人都知道,统一始终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根本传统和立国之基。历史将证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将是中国真正成为世界强国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在香港,澳门已回归祖国多年,而台湾问题的解决仍一波三折,统一大业,还未最后实现之际,重温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中的领导艺术,无不给我们重要启迪:这就是实事求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刚柔相济,抓住历史机遇,解决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海外所称“江八点”发表7周年。7年前的春节前夕,在海峡两岸关系发展演变的关键时刻,江泽民主席发表了关于解决台湾问题和实现祖国统一的八项主张,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中国政府继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构想之后,在对台政策领域和国家统一大政方针方面推出的又一个权威性的、纲领性的文件。  相似文献   

5.
在香港,澳门已回归祖国多年,而台湾问题的解决仍一波三折,统一大业,还未最后实现之际,重温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中的领导艺术,无不给我们重要启迪:这就是实事求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刚柔相济,抓住历史机遇,解决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6.
今年12月20日澳门将回归祖国怀抱,这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继香港之后的又一次成功运用和祖国统一大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港、澳的相继回归,为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提供了示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澳门问题的由来及其解决过程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澳门已纳入中国版图,该地隶属南海郡番禹县。南宋末年,这一带成了赵宋皇朝作最后抵抗的海上战场之一。1535年(明嘉靖十四年),明政府将市舶提举司(贸易管理机关)移至澳门,允许葡人和其他外国商船在澳门附近海上进行贸易。1553年,葡萄牙殖…  相似文献   

7.
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和“公投”论使两岸关系波澜再起,国内公众群情激愤,有不少人认为,“打”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惟一出路,晚“打”不如早“打”,因为“台独势力不会给我们太多的时间”。事实上,台湾问题涉及的复杂程度和内容远非简单的“打”与“不打”所能驾驭。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国家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  相似文献   

8.
台湾问题在近年来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政治问题。而此前主张台独的领军人物一直执政,更使这一问题具有了某种爆炸性。面对这样一种复杂而险恶的局面,我们应如何应对,是一个十分难以把握的问题。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的分裂将使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这些都是毋庸质疑的。但是,下面的问题回答起来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那就是,我们是否要立即解决台湾问题,是否立即要用武力来解决台湾问题?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对一些基本的情况有一个正确的估计。第一,台湾能否真正地分裂出去?从常人的眼光看,台湾离大陆的距离不会越来…  相似文献   

9.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08,(4):36-36
“资源匮乏”、“环境危机”已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们面临的严峻现实。“绿色生产力”是生产力经济学为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新概念。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难题。然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绿色生产力”仍然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因为,我们不可能指望生产者积极地制造“好环境”。生产“好环境”只能依靠制度约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是当今世界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斗争的重要形式,是国际范围内阶级斗争的主要表现,我们必须从国际范围内阶级斗争和两种制度斗争的高度来认识这一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国际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只是一种外  相似文献   

11.
解决台湾问题,会与日本谈判吗? 台湾问题实质上是统独的问题,一方面它是中国的内政,另一方面它实质上巳经演变为中美问题。香港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与香港人谈判,而是与英国谈判交接主权。澳门问题不是与澳门人谈判,而是与葡萄牙谈判。解决台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积极推动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周恩来同志在世时,曾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出过一套构想,并为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李登辉及其追随者不顾两岸同胞渴望早日统一的意愿,妄图通过大肆军购,挟洋自重,妄图永远将台湾分裂出去。而这种企图也恰恰迎合了美国一些政界官员的后冷战构想。他们将台湾看作是东南亚的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以  相似文献   

14.
谢鹏飞 《决策》2004,(5):12-15
自去年中央政府与香港、澳门签署CEPA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敏锐地察觉到这是广东又一次发展的良好机遇。CEPA的签署,香港人认为是中央送给香港的一个大礼,而我们认为CEPA不仅是给香港的一个大礼,也是给广东的一个大礼,因为CEPA的签署最大的意义在于它为香港和内地的进一步密切合作奠定了一个最好的制度平台,原来很多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现在有了这个制度的安排,就可以使广东的开放在这个制度平台上更加波澜壮阔。  相似文献   

15.
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发表题为“数字地球—— 21世纪对我们星球的理解”演讲报告,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引起了很大反响,相继提出“数字地球”、“数字国家”、“数字城市”的实施构想,美国已经开始“数字城市”的建设。我国国家领导人对此问题极为重视,把“数字中国计划”作为国家战略计划提到日程上。我省提出实施“数字福建”的有关问题,这对将来实施“数字福建”的计划是具有前瞻性的,意义深远。   提出“数字地球”、“数字国家”、“数字城市”的概念,不是谁想提就可以随便提出来的,它必须具有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所一贯坚持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并且指出:“法律上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有民族区域自治法。”正是在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指导下,  相似文献   

17.
《领导广角》2001,(2):50-50
据《世界新闻报》报道,不久前,台湾“行政院”通过了一项“施政计划”,其中在军事方面首次提出了以“瘫痪战”代替“消耗战”的构想,计划在未来4年内扩充军备,积极筹建“打击力量”。分析人士认为,所谓“瘫痪战”,实际上是“台独”势力前一阵子狂妄叫嚣的“决战境外”计划的一个翻版。  相似文献   

18.
一 领导讲话最好讲解决问题的话,讲操作性的话。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群体,任何问题全靠操作来解决的。如果人人都只会讲“宏观控制”的“官话”,而没有可操作的语言,那么,我们的所有事情就没有解决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民主是一个不容置疑的普世性政治价值。张康之教授却认为,民主存在着内在缺陷,特别是包含着霸权主义倾向,这决定了它不可能真正地得到实现。参与治理虽然在理论上推进了民主理想,使之具体化,而在社会治理实践中,依然是一个空想性的方案。因而,张康之教授在思考社会治理体系变革的问题时,提出了合作治理理论构想,试图用“合作治理”超越“民主治理”。当然,张康之教授也指出,合作治理才是真正实质民主的治理,是对近代以来形式民主的扬弃。合作治理能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实现对形式民主的替代,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证明的问题,不过,20世纪后期以来社会治理中出现的许多新现象似乎能够验证张康之教授的合作治理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20.
在中美关系中,台湾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两国之间为这一问题经常性、结构性地发生摩擦,这使得国人常常对美国的对台政策判断失误,小事化大而大事化小。 1月2日,台湾《中国时报》发表报道,援引军方内部消息,称美国准备以“撤侨小组”的名义,派人员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