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旅游循环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游循环经济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为现实的必由之路。本文认为,旅游循环经济的运行存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应以旅游企业内部循环为基础,大力发展微观层面循环;加强与相关产业的耦合,积极拓展区域层面的中观循环;利用旅游业的广泛关联性,争取融入社会层面的宏观循环。  相似文献   

2.
控制污染减排是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公共参与。在污染减排系统中,政府主导的环境管理应当以市场为基础,并与推行企业自愿环境协议相结合,要充分发挥企业、社会公众及环保组织的力量,通过立法监督、管理落实和公关推进活动,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发展环保产业、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实现污染减排系统的整合优化。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因具有可持续发展内涵而越来越被重视.现有对循环经济的研究更多地强调政府对推行这一模式的作用,但作为一种充满活力的绿色发展模式,建立趋利主体自愿卷入的驱动机制更为重要.本文阐述了循环经济对产业的改造及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探究了循环经济的驱动机制,强调进逼机制、支持机制与诱导机制所形成的"三位一体"驱动体系是循环经济模式推行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福建乡村旅游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与台湾乡村旅游发展相比在发展理念、开发主体、开发路径、政府支持、产业融合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成长差距"。福建乡村旅游要实现产业升级,应学习台湾乡村旅游的先进经验,注重以下方面提升:理念升级放在首位;创意贯穿乡村旅游开发的每一个环节;完善政策法规;推进跨界融合。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的特征及其发展战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有着本质区别。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走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应重点建设循环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循环型社会;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政策体系、技术体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能源节约战略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近几年来,面对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循环经济已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一大发展趋势。而企业也在政府的支持下,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其长期发展战略。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一些企业针对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循环经济在企业层面的推行,不仅为宏观循环经济发展注入了力量,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行为转变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峰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2(8):102-105
企业是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的微观行为主体,企业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下是不会改变传统经济模式的运行惯性的.技术推动力、需求拉动力、竞争驱动力及政府主导力是企业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先决条件.而循环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广普及、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和购买力的提高、企业间博奕的纳什均衡的改善以及政府法规政策的配套措施则是各方作用力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8.
对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与实施层面的再认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循环经济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其本质是生态经济。它的运行模式就是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实施层面有企业层面(微循环),区域层面(小循环)和社会层面(大循环)。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循环经济实施的第四个层面:废物处置与再生产业(超大循环)。从而更完善地在这四个层面上形成一体化的循环经济社会体系。  相似文献   

9.
广西乡村旅游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广西的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和季节变化特点,主要有高科技农业观光型、古村落开发型和观光农业型。目前的乡村旅游主要有四种开发与管理模式,分别为政府、企业与村民联合开发与管理;村民自行开发与管理;政府与村民联合开发与管理;企业开发与管理。乡村旅游首先在乡村基础设施较好的地方发展起来;反过来,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公路和乡村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乡村旅游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从总量上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改善,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村民的贫富差距。文章认为,今后广西的乡村旅游应加强对乡土性、乡村文化的开发利用,新农村建设应较好地体现当地民居风格和乡土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循环经济与政府经济职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需要从粗放型的管理向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来转变;政府要从关注经济增长向关注经济发展来转变,从而保证市场经济要在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条件下来调节微观主体的各种行为。政府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是引导行为模式,规范企业运行、将循环经济全局调控。而且政府需要从完善制度、产业政策、技术政策、消费政策、教育政策和法律保障等六个方面进行实施。  相似文献   

11.
研究基于农民旅游消费意愿的相关理论,采用浙江省780个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农户旅游的若干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的旅游消费意愿受到教育程度、外出务工收入、家庭人均收入、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以及电脑和互联网等因素的影响。受教育程度越高,会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的农户,旅游消费意愿越高;有家庭成员外出打工,人均收入较高的农户旅游消费意愿较高;参加了养老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的农户,其旅游消费意愿也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清新福建"建设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平台,在"清新福建"旅游建设中,政府、旅游企业及市场三者都运用了共建共享的人本思想,在清新福建旅游建设共建机制中,也出现了在地思维、旅游企业的价值取向、缺乏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推进"清新福建"旅游建设共建机制更好地凸现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3.
乡贤通过各种方式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成为地方"美丽乡村"建设中坚力量。分析乡贤参与乡村旅游的动机和模式,结果显示:(1)乡土情结是乡贤参与乡村旅游的主要推动因素;政府政策引导与支持是乡贤参与乡村旅游的主要拉引因素;宗族情感是乡贤参与乡村旅游的重要情感因素;土地及不动产是乡贤参与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本考量;(2)乡贤参与乡村旅游模式大体有"出租土地、不动产和声誉"、"作为协调人"和"作为投资的主体"三种模式;(3)知青乡贤是福建内陆乡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和特色力量;90后大学毕业生,在父母辈乡贤的引导下,通过农村淘宝等"互联网+"的新模式参与乡村旅游,在农村创业,成为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亮点。  相似文献   

14.
体验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回忆的消费活动.体验经济有非物质性、高增值性、互动性、非生产性等特点.体验经济在我国各地蓬勃发展的环都市乡村休闲产业中得到了初步体现,这是因为乡村休闲有着明显的体验特质,较好地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体验需求.从传统旅游产业重点强调"观光"到现代乡村休闲产业着意凸显"体验",不仅仅是一种视角的转换,而是强调充分挖掘体验经济的价值内涵,对乡村休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也是拓展乡村休闲产业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论循环型社会的内涵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型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是循环型社会的核心和关键,循环型社会是循环经济实现的前提和保障.循环型社会要求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有限承载能力,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价值取向,以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为核心,以有利于推进循环经济的制度框架、社会环境为基本保障,适度生产、适度消费,尽量减少天然资源的消费,降低环境负荷,形成经济、社会与环境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乡村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乡村旅游中融入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其开发工作要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当前,河南省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中还存在开发层次较低、政策法规不完善、缺乏科学规划、旅游人才匮乏等问题。在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进程中,要大力发展河南省乡村生态旅游,可以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机遇大于挑战--兼论加入WTO后中国旅游业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之后,对始终处于对外开放前沿阵地的旅游业来说机遇大于挑战.作者提出旅游业应对挑战的对策是①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增强应对能力;②深化体制改革,强化规则意识,提高工作效率;③在继续推行"政府主导"发展模式的同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旅游产业微观活动的直接干预;④坚持以入境旅游为主导、以境内旅游为基础的方针,积极把境内旅游提高到应有的规模和档次;⑤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宣传促销能力;⑥提升企业文化,注重以人为本,完善激励机制,增强企业后劲.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的文化转向——以江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随着中国居民休闲消费需求与能力的提高,乡村旅游已经步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越来越多的游客之所以青睐乡村旅游,除了在乡村旅游中可以欣赏到美丽的田园风光外,更重要的是可以体验乡村古老的、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因此,不断提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含量无疑是促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优势农业集群、循环济的新农村建设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三农"问题解决的目标,重在"建设".本文结合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的模式探寻出以优势农业集群和农业循环经济为基础,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思路.新农村建设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家庭经济;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型基地农业;依托优势产业,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此,需要基础支持;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政府要扶持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特色龙头企业;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改革.  相似文献   

20.
乡村社区参与旅游中的利益矛盾及协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乡村社区和居民的参与.文章首先对我国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进行总结,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从政府、乡村社区集体组织、社区居民、乡村旅游企业、乡村旅游者五个方面分别对其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矛盾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协调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