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避熟就生与化生为熟》作者张福勋原载《文史知识》2 0 0 0年第 8期杨万里说 :“旧家句熟近来生”。由“熟”到“生” ,是艺术家不断追求创新的表现。人才有限 ,而诗艺无穷。欲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艺 ,靠的就是诗人的创造。“就生”是一种创造 ,而“化生”也是一种创造 ;“避熟”是一种创造 ,而“为熟”也是一种创造。关键是要运用好其中的辩证法 ,转化好“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让“就生”与“化生”各尽其妙 ;“避熟”与“为熟”各造其境。《说摘句》作者张福勋原载《名作欣赏》2 0 0 0年第 6期摘句评在古代诗评中 ,是一种最常见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正莲子百合煲瘦肉汤材料:莲子、百合各20克,猪瘦肉100克,盐适量。做法:加水适量同煲,肉熟烂后用盐调味食用。服法:每日1次。蜂蜜蒸百合糕材料:百合120克,蜂蜜30克。做法:拌均匀,蒸至其熟软。服法:时含数片,咽津,嚼食。黄精首乌烩海参汤材料:材料:黄精、何首乌  相似文献   

3.
家庭药膳     
何首乌煨鸡 原料:制首乌30克,母鸡1只,食盐、生姜、料酒各适量。 制作:1.制首乌研成细末,备用。 2.将母鸡宰杀治净;用布包好首乌粉,纳入鸡腹内;将鸡置瓦锅中,加水适量,煨熟。 3.从鸡腹内取出首乌袋,加食盐、生姜、料酒适量即成。 用法:食用时,吃肉,喝汤,每天2次。 功效:补肝养血,滋肾养精。适用于血虚、肝肾阴虚所引起的头昏眼花、失眠、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相似文献   

4.
正何首乌为中医滋补肝肾的良药,但近年来屡有肝损伤案例报道。临床不合理用药是导致何首乌肝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药性功能定位不当、药不对症(证)可能是造成何首乌不合理用药的源头性风险。何首乌如何  相似文献   

5.
叶燮《原诗》以“对待”论诗,在诗学理论中引入了辩证的运思,纵横捭阖,极有可观。关于“对待”,叶燮是在讨论诗歌的继承与发展——陈熟、生新的问题时提出来的。但从实际的论述看,叶燮已将其贯彻到诗学论述的各个方面。叶燮说:“陈熟、生新,二者于义为对待。对待之义,自太极生两仪以后,无事无物不然。日月、寒暑、昼夜,以及人事之万有;生死、贵贱、贫富、高卑、上下、长短、远近、新旧、香臭、深浅、明暗,种种两端,不可枚举。”并以庄子“其成也毁、其毁也成”加以佐证。,因为明确把握到了无事无物不然的这客观存在,叶燮在思…  相似文献   

6.
董根洪 《浙江社会科学》2015,(4):97-102,158
生生观是中国传统哲学之魂,从天地生生之道而天地生生之德而人类生生之德,构成了传统生生哲学的内在逻辑。而从人类生生之德到中华民族的乐生、好生、健生、永生、和生、创生、厚生,构成了中华民族最高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7.
正有些朋友问:听说女人不能吃生水果,但吃熟水果是有利养生的,而且男女老少皆宜。熟水果真的比生水果更健康、更滋补吗?其实,所谓女人不能吃生水果,是个伪概念,多数健康女人都能吃生水果。但对消化不良、吃水果不舒服、喝凉水容易拉肚子等身体虚弱的人来说,吃熟水果时胃肠更容易接受,能轻松得到其中的钾和果胶等健康成分。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图腾问题质疑陈烨一、狼-鹿说的源起及其证据之不足《蒙古秘史》开篇即云:“承受天命而生的苍狼与惨白色鹿相配了,他们一同渡过腾汲思水,来到斡难河源头的不儿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唤巴塔赤罕。”有学者认为这就是关于蒙古族狼-鹿图腾说的明确记载,且为不争之实...  相似文献   

9.
自傳原稿的真偽問題年先生把(1)忠王自傳原稿(2)忠王親筆答詞(3)忠王鈞諭李昭寿三个文件的各項照片放大,仔細对此,發現忠王諭李昭寿手書各字較熟練,筆勢蒼勁;而所謂原供(青按:指忠王自傳原稿,以下同)及親筆答詞各字,則不甚熟練。年先生商請了有关机关送請司法部法医研究所研究筆迹的?胰彾ā>菟痉ú糠ㄒ窖芯克?56)法医物字第0124号函附之筆迹檢查說明書鑑定的結果,所謂“原供”与所謂“親筆答詞”“字迹潦草不甚熟練”,而忠王諭李昭寿手書則“書寫整齐而老練,筆勢挺而有力”,由于字体与所謂原供及所謂親筆答詞,“草書比对,虽然难獲其相同之点,但从熟練程度上來看,則有老練与生澀之別”。据此,法医研究所的結論是:忠王諭李昭寿手書与所謂“原供”及  相似文献   

10.
徽商文化研究中发现了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徽州的许多风味小吃、名肴佳品本身,就是因徽商而创、因徽商而生、蕴含徽商故事、折射徽商文化的徽商食品。民谚云:“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古徽州的男人大多走的都是这么一条背井离乡、投亲靠友、四处经商之路。由于山高水长交通不便生意繁忙,他们得忍受长时期的亲人分离之苦和节俭创业之艰,留守家乡的亲人便通过捎搭家乡徽菜土特产品的方式寄托慰籍、思念或嘱咐,  相似文献   

11.
"陈熟"与"生新"是中国传统诗学的基本问题。叶燮认为"陈熟生新"包含"相续相禅"与"踵事增华"两个层面,前者重点在"陈熟",后者重点在"生新","陈熟生新"是两者的有机统一。他批评没有"生新"的"陈熟",也批评没有"陈熟"的"生新"。但相比较而言,叶燮更倾向于"踵事增华"中的"生新",并将其作为诗歌批评的重要标准,显示了他诗歌批评的立场。他对诗歌创作演变逻辑的探索,在时间轴上得到敞开,为后人阐释"陈熟生新"思想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的“物感”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古代文论中有一个广泛流行的见解,就是认为文艺创作来自作家的情之动,作家的情之动又来自客观的物之感。这,就是大家熟知的“物感”说。这个“物感”说源远流长,其最初的源头是《礼记·乐记》中的一段话: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这段话讲的是音乐(按:此处所说的音乐,实为乐、诗、舞的统一体),是说音乐的产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这显然是对音乐产生原因循科学解说,也是对文艺源泉的科学解说。列宁指出:“唯物主义的理论,即…  相似文献   

13.
秋高气爽,属金而肺气旺盛,秋天燥邪干湿,易伤肺之津液。金能克木,木属肝,主酸,不宜多食辛味,可保肺气而不伤肝。秋季之后,水冷草枯,多发宿患,慎食新登五谷,药食宜选平补养阴润燥为主。桑首鲤鱼材料:鲤鱼500克左右一尾,桑葚10克,首乌6克,丁香1粒。制法:鲤鱼去鳞及内脏洗净,桑葚、首乌加水先煎汁。  相似文献   

14.
黄娇 《家庭科技》2013,(11):37-37
脱发是让很多人苦恼的问题,尤其是爱美的女性。下面介绍6款健康有效防止脱发食疗方。何首乌煲鸡蛋何首乌60克,鸡蛋2个,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取蛋再煮约5分钟,吃蛋饮汤。适用于血虚体弱引起的须发早白、脱发过多、未老先衰,对"虚不受补"者疗效更佳。羊骨粥羊胫骨1~2根,捣碎,加红枣、桂圆各10枚,糯米100~150克,加水适量,煮粥食  相似文献   

15.
"生之谓性"与二程的"复性"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世陵 《中州学刊》2005,(1):138-142
中国儒学宋以后的复兴实质是复性,复性多方而二程选择了"生之谓性"."生之谓性"与"性善"的矛盾通过"性中元无"与"生之而有(善恶)"在二程得以沟通,并新解"性善"之"善"为叹美之意.人不能言说"人生而静"的天性本身,但可以通过人的修道或澄治之功对天性施加影响.从天地之大德经絪緼化醇到生之谓性,表现为一种经由"生"之善道而从一般本体到具体人物之性的生成过程,因而天下无性外之物.但天道性命的客观普遍性需要"通之以道"才能实现,这既是指心超越形气的束缚而实现内外、己物一体,也是因为性道一体乃在于人"天德"自足.自足的天德会有污坏,需要敬治以"复旧",回复到"天然完全自足"的"本质"上.  相似文献   

16.
民间常听到用“天”来比喻宏观世界之大,而又用“头发丝’、“针尖”比喻微观世界之小。其实,人们肉眼看到的那蔚蓝色的“天”,在整个宇宙间确为沧海之一粟,天文学家用射电望远镜已观测到遥距我们约120亿光年的星系。大家知道光每秒速度为30万公里,光走120亿年,那是多么惊人的辽远啊!至于头发丝、针尖对真正的微观世界那它就谈不上微了,甚至可以说仍然是宏观世界的东西,这里先搁下宏观世界之宏不谈,而专谈微观世界之微。 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小单位是什么,这就是微观世界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人们已经探索过数千年,在我国古代曾出现过关于物质构成的各种猜测说,有人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有人说世界万物的最小单元是“太极”,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老子认为世界的基本单元是“道”,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  相似文献   

17.
《荀子》“制天命”新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苟子·天论》:“大天而思之,软与物言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聘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软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2凡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多年来,不少人认为:这段议论表现的是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的思想。甚至有人认为“仅仅强调征服自然,而不注意顺应自然,不注意与自然相协调,是片面的观点”。①其主要根据是将“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理解为:与其推崇天而思暮它,哪里比得上把天当作物来富养而控制(或驯服、制服…  相似文献   

18.
<正>草木任生而不恤其死,禽兽患死而不知哀死,人知哀死而不必患死。哀以延天地之生,患以废天地之化。故哀与患,人禽之大别也。出处:《周易外传·无妄》,中华书局版。赏析:这是王夫之关于生死观的名言,说明了人之生死观同动植物的本质区别。草木有生而无知,因此它们之生是一种无意识、无感觉的自然之生,所以不可能对死亡产生怜恤的情感反映。禽兽有知而无义,它们会  相似文献   

19.
相宗络索     
八识十证一名十理。以十理证知八识体相。此护法师以二乘不知八识。证明其于前五外。实有非妄。「特种」谓执持一切善染种子。流转还灭皆依持此识。以此识本是如来藏白净识之本体。即可复真归元。故能持菩提湼盘之种。不尒众生必无成佛之理。乃为七识熏染。受异熟果成阿赖耶。则顺流注于七六前五生诸心所。作不净因结输迴果故能成十二因缘。流转不息之种。「异熟心」异熟有三义。一变异而熟。谓如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字学与儒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文字学与儒学思想臧克和“一代于心性之结习成见,风气扇被,当时义理之书熟而相忘、忽而不著者,往往流露于文词语言。”①这段话是钱钟书先生自道其治学手眼。我们曾在《〈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等场合提及,以期引起有关研究者应有的注意。我们这里提出“中国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