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以期实现农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文章基于1978-2012年财政支农支出、农业经济增长的数据资料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弹性系数为0.507,但短期弹性系数仅为0 203;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中,支援农村生产以及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农业科技三项经费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明显,而农业基本建设费用支出和农村救济费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并未表现出正效应,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财政支农支出职能转变的新时期 ,就财政支农资金对示范园区投入的情况及产生的效益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的评价 ,有利于提高支农支出资金的使用效益 ,大大加快了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0-2009年山东省17地市的面板数据,建立引入气候因素的农业投入产出生产函数计量模型,对影响山东省农业产出的气候因素、政策因素和投入要素及各变量对农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1-2009年山东省农业产出增长的主要支撑是财政支农支出、机械动力、化肥、播种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的增加。月均降水量的平均贡献率为69.61%,月均气温为-0.05%,降水对农业生产影响非常大。分地区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鲁西南地区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鲁中地区、鲁西北地区和半岛地区;降水对四个区域的影响都非常大,均大于45%;气温变动相对不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加剧,需要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技术研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财政支农支出,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科学规范的资金绩效评价,有利于有效遏制财政资金浪费,促进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的提高。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SD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蔬菜产业项目资金绩效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对财政支持的蔬菜产业项目资金绩效影响最大的是资金投入因子,其次是可持续发展政策环境因子与社会力量推动因子。据此认为,政府应该加大支农资金投入,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支农项目农业设施建设,进而提高支农资金绩效。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我省当前财政支农资金缺乏稳定的增长机制、投向与农民的愿望背离、对农民的农业生产性投入的带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认为财政支农虽然是国家行政机制的作用,但必须通过发挥市场机制来放大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并相应地提出政策建议,以提高我省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构建农户参加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理论框架,通过对江苏省葡萄主产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情况进行入户调查,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厂商理论和Tobit模型,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与农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农户具有加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动力来源;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农户生产资料的供应、生产技术的指导、生产过程的监督、品质的认证对农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产生不同影响;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约束机制对农户生产行为安全性的作用比激励机制大.  相似文献   

7.
财政支农是农业发展的必要手段.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土地流转加剧、农村新业态发展、农业政策转型及外部环境变化等机遇和挑战,对财政支农提出了更多要求.文章通过梳理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支农发展现状和特点,认为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存在支农规模总量及比例偏小、财政支农结构欠优化、支农补贴方式滞后、财政支农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主要问题.文章建议应健全支农资金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支农结构、积极推进农业补贴政策转型、创新财政支农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1978 ~2006年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及结构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有利因素,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却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救济费支出也未产生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预期效果.为此,要发挥财政支农支出积极作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应建立长期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坚持对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实行动态调整的原则,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 ,甘肃财政为支持农业作出了巨大努力 ,推动了全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财政支农支出也存在着若干问题。应该加强甘肃财政对农业支持的力度 ,建立适应公共财政要求的财政支农新模式 ;保持资金总量持续增长 ;调整支出结构 ;加强资金管理。  相似文献   

10.
土地、劳动和投入是农业生产中基本而重要的要素。由于人口的增多,土地有限性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投入的重要性就更为显著。农业投入不足,已成为湖南农业发展的“瓶颈”。一、湖南农业投入的现状1.财政支农投入少、比重低,尤其是科技支农投入少。2002年湖南地方财政支出533·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