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贾男  张亮亮 《统计研究》2011,28(8):43-48
 本文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中的“习惯形成”效应进行了研究。本文以家庭的食品消费微观数据作为非耐用品消费的代理变量,并运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来解决模型的内生性问题。本文研究发现,“习惯形成”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释近年来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不振及高储蓄的现象,这一效应即使在考虑了城镇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之后仍然是稳健的,并且其对消费的边际影响比“预防性动机”更为重要。不仅如此,本文还发现家庭越富有,习惯形成越强,储蓄倾向越高。  相似文献   

2.
住房按揭贷款成数和年期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的主要风险 住房按揭可看作是由住房买卖合同、住房按揭协议、住房按揭贷款合同连接起来的三角关系(见图1).置业者因购房而向银行贷款;发展商因银行贷款给置业者而向银行提供回购担保;银行因置业者买楼并用楼抵押而向置业者贷款.  相似文献   

3.
《统计与信息论坛》2021,(7):120-128
目前,居民收入不平衡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购房意愿与家庭消费的关系和居民收入不平衡导致的住房攀比有关。基于相对收入假说,利用2010—2018年CFPS数据,从居民收入不平衡视角分析购房意愿与家庭消费的关系。首先,建立面板二值选择模型考察居民收入不平衡对家庭购房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高收入家庭率先改善住房条件的行为会对低收入家庭产生示范效应,因此家庭购房意愿会因为周围人群住房面积扩大而增强,而家庭平均住房面积增大与居民收入不平衡紧密相关。因此,居民收入不平衡对家庭购房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次,建立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购房意愿增强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由收入不平衡导致的购房意愿增强会对家庭消费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为了比较不同收入群体购房意愿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以家庭手存现金的中位数作为分组标志将家庭分为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分组回归的结果显示,房价上涨背景下购房会强化低收入家庭的流动性约束,与手存现金多的家庭相比,手存现金少的家庭的消费受购房意愿的影响更大,对同期收入也更加敏感。最后,分别从长、短期提出逐步实现居民收入平衡增长和促进居民消费稳定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城市居民家庭消费呈现出基础型消费质量持续提高、支出比重总体趋于下降,保障型消费刚性特征显著、支出比重略有下降,改善型消费在服务、汽车和个性化消费等推动下支出比重快速上升等特点。而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扩大的因素包括城市居民家庭消费倾向逐年下降、购房支出及还贷挤压消费能力、社会保障功能偏弱成为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为此,建议保持收入稳定增长,增强收入增长预期;完善社会各类保障制度;稳定住房价格和物价水平;培育和引导消费结构升级等。  相似文献   

5.
3月份 ,淮安市城调队在63 %的中高收入居民家庭中随机开展了居民住房消费意向调查。据这项调查表明 ,我市市区居民住房消费意向明显 ,占调查户35 %的家庭在近三年有购房意向 ,其中欲购买90平方米以上住房占有意购买家庭的62 86 %。从欲购房的式样看 ,绝大多数仍为单元式住房。调查结果显示 ,欲购单元式住房占有意购房家庭的88 57 % ;欲购跃层式住房家庭占有意购房家庭的5 71 % ;欲购其它式样住房家庭占有意购房家庭的2 86 %。从欲购房地址看 ,有88 57 %的准备在市区购房 ;有11 43 %的准备在郊区购房。从准备购…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考虑居民收入不平衡和地区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了家庭购房压力系数指标并以此作为门限变量,采用2010—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对房价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整体而言,我国住房资产增值并不能拉动消费,并且在研究住房资产增值对消费的影响时共同因素是不容忽视的。考虑地区经济增长率这个共同因素的影响后,住房资产增值并不能拉动消费,一旦遗漏该变量,模型将存在内生性问题,估计结果将表现为住房资产增值能够拉动消费。(2)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这种异质性的存在不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和扩大内需。当家庭购房压力系数不超过15.77时,房价上涨带来的住房资产增值并不能拉动消费增长,对于家庭购房压力系数超过15.77的群体而言,房价上涨加重了其负担,将抑制他们消费的增长。(3)不同地区的房价收入比存在明显的差别,与其他省份相比,房价收入比高的地区消费增长相对较慢。  相似文献   

7.
许多人都想购买商品房,一次性付款又 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想办理按揭贷款,又不 知道采用什么方法还款最合算,笔者根据自 己购房的经验总结出一套还款的方法,供您 购房时参考,这就是借款期限、还款方法和 还款方式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借款期限。目前我国各 银行开展的住房按揭贷款期限为5-20年, 最多不超过30年,5年以内(含5年)贷款 的年利率为4.77%,5年以上(不含5年)贷 款的年利率为5.04%。借款期限越长,借款 利息越多,每万元借款5年期按揭贷款利息  相似文献   

8.
高帆 《统计研究》2014,31(12):41-46
本文利用1992-2012年我国29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城市化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以及城乡消费差距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显示:城市化是引致城乡消费差距变动的核心变量,且城市化导致中国的城乡消费差距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倒U型”趋势,“倒U型”拐点大致发生在2003年,东部地区城乡消费差距的“倒U型”趋势显著于中西部地区。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的城乡消费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城乡消费差距拉大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效应,且这种负面效应在东部要比中西部表现得更为显著。可见,我国的城市化、城乡消费差距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依次影响的关系,且这种影响关系具有时段差异性和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9.
杭斌  余峰 《统计研究》2018,35(7):102-114
笔者认为,收入不平等与家庭消费的关系与信贷约束程度以及家庭社会地位偏好有关。住房是典型的地位性商品,收入差距扩大时,人们为了维持或提高现有的相对地位会努力改善居住条件,住房攀比最终会导致全社会住房面积标准提高和房价上涨。在信贷缺乏的环境中,购房标准提高和房价上涨意味着家庭未来遭遇流动性约束的风险加大,为此,家庭在增加购房预算的同时会抑制日常消费。利用2010年、2012年和2014年的微观跟踪调查数据所做的实证分析支持了我们的观点:(1)周围人群的住房面积的扩大,会促使家庭选择购买更大的房子。并且,攀比效应对住房需求的刺激作用明显大于房价上涨对住房需求的抑制作用。(2)家庭平均住房面积扩大和房价上涨都与收入不平等引发的住房攀比有关。(3)收入不平等对城镇家庭消费皆有拉动作用和抑制作用。(4)潜在流动性约束对家庭消费的抑制作用与家庭地位等级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
居民购房应算投资还是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购房支出计入投资还是计入消费,这部分支出对投资率的影响有多大,一直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住房是由政府和单位出资建设,居民享受的是福利房,建房款作为投资毋庸质疑;但住房改革后,住房货币化了,改善居住条件成为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四川省情》2006,(11):53-53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构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为了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相继出台了若干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相辅相成,构成了我国特有的住房保障体系。这些政策法规大致有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贷款金融政策等五个部分。国务院和国家职能部委出台的这些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构成了我国城市住房保障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互相制约,一方面从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购房贷款等方面提高低收入家庭购房能力,降低住房给低收入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家庭能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别在线性Engle-Granger协整模型和非线性指数平滑迁移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 (ESTAR-ECM) 的框架下,对我国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序列进行了长期均衡关系的检验。发现线性协整模型不能捕捉到我国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的长期均衡关系,而对于ESTAR-ECM模型,无论利用商业银行1年期贷款利率还是7天期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名义利率的代理变量,均证实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表明“费雪效应”在我国是成立的。但由于“费雪效应”系数小于1,表明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仅存在弱的“费雪效应”。其意义在于,我国利率政策对稳定通胀预期、抑制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正面效应,但由于利率对通货膨胀反应不足,导致完全依靠利率政策控制目前较高的通货膨胀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江苏统计》2000,(9):44-44
最近 ,常州市统计局城调队在市区200户居民家庭中开展了一次住房消费意向调查 ,调查结果反映出居民在住房消费方面的种种心态。居民购房关心啥 ?购房 ,也许是工薪族一生中最大的一笔消费投资 ,因此 ,在决定购房时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实在是太多太多。调查资料表明 ,价格适中和交通便利 ,被居民列为计划购房时最关心的两个问题。其他依次是治安状况、周边环境、社区配套设施和户型结构。据调查 ,在计划购房的76户家庭中 ,有30户家庭把价格因素放在了第一位 ,占回答人数的39 5 % :有23户家庭优先考虑交通便利程度 ,占30 3 %。可见…  相似文献   

14.
张雯 《统计与决策》2016,(9):165-167
文章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小产权房视角,研究产权性质对住房资产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居民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高达13%,其中对耐用品消费、旅游、医疗和教育等特定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考虑产权性质时,小产权房的财富效应显著低于普通商品房约3个百分点,主要通过特定消费实现.低收入家庭两种产权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差异最大.我们认为低收入家庭规避风险的能力较弱,而小产权房无法提供完全的产权保障,从而抑制了家庭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5.
住房贷款是获取购房资金的最主要渠道,贷款类型的差异也会对楼市产生不同的作用。通过构建理论模型,从住房市场的短期情形和长期情形分别对照不同房贷类型所引发的供需及均衡变动,并以上海市为例展开实证分析,最终总结出住房贷款模式的差异化选择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住房商业贷款和住房公积金贷款均能显著促进住房消费,且后者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两类贷款均会对房价产生正向推动作用,但后者的推动作用强于前者。基于此,需要改革与完善我国住房金融体系,鼓励实施差别化的住房融资策略,以此遏制一、二线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助力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已成了中国一部分老百姓的一种消费时尚,由此银行开办了"住房贷款"、"汽车贷款"、"教育贷款"等多种按揭贷款业务.现在银行推出的按揭贷款一般都是等额还贷,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预期收入将逐步增长,再说贷款前期可能手头紧一些,人们自然希望按揭贷款的月还贷额前期少一些,后期多一些.也就是希望银行能推出变额还贷的按揭贷款.文①曾对变额还贷的按揭贷款在其中一种情况下作过讨论.下面我们利用一阶线性差分方程,根据不同的还贷方式,建立4种不同的变额还贷的按揭贷款模型并推导出相关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摸清农民工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特征对扩大内需、寻求新的消费热点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2011年全国28省1 249份有效农民工非实验性问卷调查的数据,用SPSS17.0软件整理出农民工当前消费的基本情况,然后利用ELES法,深度分析农民工消费结构并与市民消费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食物、服装、子女教育以及人情开支消费需求弹性比市民大;教育与娱乐消费份额偏低;医疗消费与住房消费特点与市民相似,消费倾向小,但住房支出的价格弹性大。最后,提出了优化农民工消费结构,扩大农民工消费需求,促进农民工深度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城镇居民商品住宅的消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是认识城镇居民商品住宅需求规模与结构的前提 ,也是广大住宅开发商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市场信息面。本文拟从消费意向、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三个方面对我国城镇商品住宅的消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一、消费意向分析据有关调查资料 ,我们发现在现行住房制度下 ,我国城镇居民购买住房更多的是属于“中长期规则”而非“短期计划”。计划在五年以后购买住房的居民占 56.98% ,而计划在 1年之内、2年之内、3年之内购房的比例分别只占 12 .0 7%、8.84 %和 5.75%。具体情况随职业、收入、年龄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9.
政府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动态演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冲 《统计研究》2011,28(5):13-20
 内容提要:本文从我国居民的消费特征出发,在诠释政府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机理以及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上,利用时变参数模型来探寻二者之间关系的动态演化。研究表明:从总量上看,政府公共支出对全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都具有挤入效应,但是这一挤入效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字型”趋势。从结构上来看,投资性支出和民生性支出对全国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而消费性支出产生了挤出效应。具体到城乡之间,投资性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而对农村居民消费经历了一个先挤入再挤出的过程;消费性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对农村居民消费则经历了一个先挤出再挤入的过程;民生性支出对城乡居民的消费均始终具有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了解当前我省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与投资意向,把握房地产市场的今后走势,省城调队组织杭州、宁波、温州等11个地级市城调队,于2001年9月对1210户城镇居民家庭进行了仕房消费情况的专项调查。调查表明:有10.5%的家庭拥有两套住房;有26.7%的家庭在五年内有购房意向;购房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价格、质量和环境;赞成货币分房政策的居民占60.1%,货币分房的覆盖面仅为38.9%。 一、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现状 (一)拥有二套以上住房的家庭占10.5% 被调查的1210户城镇居民家庭共拥有住房13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