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章泽武 《探求》2011,(6):110-114
2011年10月22日,中共广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和科研处组织了广州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座谈会。与会的省社科院、省委党校、市社科院、市委党校及部分高校经济学研究工作者,对目前广东和广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已取得的成绩、需要突破的领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凝聚共识、聚焦民生、谋求突破”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  相似文献   

2.
黄剑 《探求》2012,(4):75-80
增长极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诠释了“双转移”战略的理论基础,“双转移”战略既是广东省现实状况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广东的创新实践。本文通过分析“双转移”战略实施中的转出地平稳发展、具体操作模式、社会经济结构、政府治理目标与原则等前沿问题,探讨贯彻实施“双转移”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也是始终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作为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先试先行者和首善之区的广东,理所应当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贯穿2010年广东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4.
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对广东“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指示和要求,中共广东省委李长春书记作了贯彻落实的工作部署,提出了关于加快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发展新的增长点以推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调查研究课题。这一课题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有直接的关系。李长春书记在全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新技术革命浪潮蓬勃兴起,知识经济时代正在来临。”为此,要全面实施“科教兴粤”战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这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广东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的需要。笔者认为,要想实现这…  相似文献   

5.
王伟 《社科纵横》2006,(10):39-40
资本市场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不仅仅是要在总量规模上把中国资本市场推上一个新台阶,更需要资本市场能够形成一个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体系。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要求,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需要,也是提升中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冯立鳌 《探求》2014,(1):77-80
儒家孔子的敏行观着眼于看重力行的人格塑造,也包含着守信的道德追求和审断多思的理念。广东文化中的敏行观发育于商业文明成长的环境中,它已没有了道德信用层面上的多言之讳和失言之忌,是出于人们生存生活的固有方式,属于文化精神中的内在品格;近代孙中山提出“知难行易”,更是给传统敏行观赋予了科学理论的灌注。经过改革开放的时代洗礼,广东文化精神中的敏行观具有了全新的时代特质:以不尚空谈为前提,以求真务实为基点,以人本主义为内核,体现着一种优良的时代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7.
创新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推动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构建,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培育,创造新的需求并拓展消费空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创新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驱动力。但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资源配置机制的不完善、创新组织模式的不健全、市场环境的不配套以及创新文化和人才培育的欠缺,成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需要克服的主要阻力。要以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夯实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打造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8.
郭少华 《探求》2011,(4):10-13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代共产党人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本文分析了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本质要求,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关系,明确提出了基层党组织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深刻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积极探索“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方式方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9,(3):49-53
全域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旅游业转型期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发展格局与方式。目前,发展全域旅游,是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优化旅游空间配置、开辟旅游业发展新空间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兰州全域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兰州全域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地震灾区社会工作、社会资本及经济发展之间内在逻辑联系的理论架构。影响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要素是社会资本;根源于人们基本的生存、发展和社交需求,社会工作有助于地震灾区增进相互信任,增进社会资本,恢复社会秩序,进而促进灾区经济增长。地震灾区社会秩序的重建,应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社会工作服务为切入点,营造个人、社工机构、企业与政府之间高度信任的环境,促进社会资本的积累,复兴经济。为此,需要整合灾区福利资源,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体系中明确社会工作的地位、角色、权利,并搭建社会工作交流平台;同时,以政府和公益慈善机构通过社会捐赠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为主,加大社区重建的经费投入,保障地震灾区社会工作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11.
论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津 《学习与探索》2008,(1):131-136
经济发展的本质是劳动整体的技能水平提高.由劳动发展决定的经济发展在现时代的表现是资本对劳力和土地的利用方式发生了具有创新意义的变化.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劳动主体的智力因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在于高度重视非生活必需品消费的扩大,鼓励人们普遍地增加非生活必需品消费,尤其是增加劳务性的非生活必需品消费;积极地全方位推进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现代化,从根本上改变第一产业落后的状态;从基础上实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关键是实现高等教育的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经济发展方式包括生产、消费与分配等社会化大生产的三大环节的发展方式,阐述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必须实现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调整的理论观点,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关系。在对“转型”与“升级”两个慨念的含义进行逻辑辨析的基础上,论证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重组,并探讨了实...  相似文献   

13.
蒋红  陈娜 《学习与探索》2012,(10):26-29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基础探索生态危机形成的社会制度根源,探求既能解决生态危机又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思潮。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看,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深刻根源在于以资本为主导的社会发展模式的弊端,这种社会发展模式包括:强调经济增量、忽视社会效益的经济发展方式;资本逻辑影响下的利己主义政治行为;强调控制自然、忽视生态道德的文化观念。要想有效地应对我国当前的生态危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确的途径是在经济发展方式、资源配置政策和文化发展导向上深入推进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儒家孔子的敏行观着眼于看重力行的人格塑造,也包含着守信的道德追求和审断多思的理念。广东文化中的敏行观发育于商业文明成长的环境中,它已没有了道德信用层面上的多言之讳和失言之忌,是出于人们生存生活的固有方式,属于文化精神中的内在品格;近代孙中山提出"知难行易",更是给传统敏行观赋予了科学理论的灌注。经过改革开放的时代洗礼,广东文化精神中的敏行观具有了全新的时代特质:以不尚空谈为前提,以求真务实为基点,以人本主义为内核,体现着一种优良的时代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5.
广东经济正处于大转型的关键时期,转变发展方式是整个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性产业,将成为广东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支撑.那么,广东流通业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难点?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措施?本文在对六大成效和一系列重点难点分析的基础上,从发展战略、渠道体系、产业政策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道德是人立身处事之本。当今时代,道德也是生产力和资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离不开道德;道德与社会进步以及我们的生活、工作等诸方面都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对提高生活质量,尤其是对年轻人的成长和发展都大有裨益;道德力在促进人自身的完善与人际关系和谐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在推动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国家治理、防病治病及做人等方面均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把握撬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杠杆,需要认清现行方式的本质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悖论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能力缺口,并与外资依赖互为因果,阻碍了产业升级,使粗放发展方式顽固地延续甚至恶化,也使中国经济越来越容易受到外部力量的左右。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关头,如果不能在技术能力、组织能力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深刻的发展,外资依赖与能力缺口就有可能使中国经济发展遭受重大挫折。因此,能力成长才是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变量。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讨论会上讲话时,要求广东“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为了贯彻这一精神,广州提出要在建设中心城市及体制、开放、科技、文明城市等5个方面增创新优势。这5个方面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本文只着重就增创广州经济发展的新优势谈点看法。一、增创广州经济发展新优势,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如何理解“广州经济发展新优势”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广州经济发展新优势,新在哪里。自改革开放至今,广州的优势一直是发展速度比中西部地区要快。20年来,广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日本战前时期和战后时期教育的各种形式及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 ,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于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以下方式 ,人们可以认识到这一点———教育能够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 ,而对于生产过程来说 ,这种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和劳动一起能够成为一种重要的推动力。因此 ,通过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人们完全可以推动经济向前发展。人们也可以这样认为 ,教育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最后 ,对于科学研究、经济发展和科技发明来说 ,教育和人力资本也是一…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种改动内涵发生重大变化,它更强调经济系统协调性、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和增长成果共享性,这是我们党时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次飞跃.通过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三个产业协同带动和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创建环镜构建体系予以保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更好地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