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6 毫秒
1.
鹤岗市是一个因煤而兴因煤而建的城市,煤炭工业是全市的支柱产业,全市的经济发展一直依靠煤炭工业,但由于资源的枯竭和近几年煤炭市场的低迷,使我市经济发展严重受挫,所以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振兴经济的必由之路。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城市转型的成功经验,探讨我市的城市转型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透析松江产业发展进程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松江工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必须以提升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为核心驱动力,据此构建了松江工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性地运用FA-RBF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松江工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8年以来,面对资源枯竭的严峻挑战,萍乡围绕加快城市转型,坚持“对接央企、对接民企、对接科企、对接外企”和“东融西接”的重要发展路径,提出了“坚持在合作中发展、坚持在改革中奋进、坚持在创新中崛起”的重要发展理念,实现了经济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选取36项量化指标,加设一项评判指标,构建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监测泰州市转型升级的发展进程、考量转型升级的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5.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和初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期,当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当初测定总量之70%以上或以当前技术水平及开采能力仅能维持开采时间五年的城市就可将其称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一繁荣一衰退一转型一振兴或消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绍兴和无锡,一直来注重实体经济发展。通过对绍兴、无锡两地经济发展基本情况、特点比较分析,得出工业化进程深刻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启示。在当前发展环境复杂、转型压力加大形势下,绍兴和无锡两地都应坚持立足实体经济、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科技创新驱动等,促进两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君 《统计与决策》2007,(4):112-114
产业转型风险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它直接影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成败。如何评估产业转型风险的高低,对有效进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产业转型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模糊评价模型,对产业转型风险进行定量评估,从而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提供更为科学、可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鸡西市因煤而立、因煤而兴,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本文通过对当前煤炭形势及煤炭经济对我市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揭示出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资源面临枯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矛盾问题日益凸显,城市经济发展滞缓、后劲不足,呈现出典型的衰退特征,鸡西经济面临前所未所的困境。寻求鸡西经济未来的发展路径,本文通过分别对不同产业的分析,找出了做细第一产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做深原有的煤炭、石墨等支柱产业;做强第三产业,进一步挖掘服务业潜力的立足转型、产业升级,发展煤化工,建设高科技、尖端石墨烯产业的鸡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时期,杨浦区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按照"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通过坚持以金融创新服务科技创新,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加强区域联动发展等,推动传统老工业区向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型城区转型,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为老城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不少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转型发展指数对全国各省市转型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省市转型发展指数呈“橄榄型”分布,其中上海转型发展指数在全国领先.在此基础上,对全国各省市尤其是上海的转型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熵值法构建城市民生发展指数,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方法首次从空间和结构两个视角考察我国城市民生发展的差异大小及来源,并运用关系数据分析范式研究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我国城市民生发展水平持续向好,但2010年之后民生发展不均衡现象显著;民生发展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其中东部和中部区域间差异贡献最大,东部区域内差异贡献显著高于中部、西部地区;社会发展差异和生态建设差异是民生发展差异的主要结构来源;人民生活差异、科技创新差异对民生发展差异的影响均从东向西依次减弱,社会发展差异的作用则依次增强,生态建设差异的影响在中部地区最为突出,经济发展差异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较弱;人民生活差异、科技创新差异上升是导致2010年之后民生发展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丰富了城市民生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案,为揭示我国城市民生发展差异状况、探索协同提升对策提供了重要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2.
吴翌琳 《统计研究》2019,36(11):14-25
当前数字化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深度融合,引领改革发展、创新驱动的未来方向,为提升国家竞争力乃至综合国力注入强大动能。本文对传统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进行扩展,构建国家数字竞争力评价体系,整合国际权威数据,系统评估全球数字竞争力状况,按照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两个维度进行国家划分,研判中国数字竞争力在全球的位置、差距及影响因素,为“数字强国”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和国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分解为技术研发过程和技术转化过程,通过构建网络SBM模型和Tobit模型,较全面的评价和分析了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高技术产业形成了以原始创新资源投入为主,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资源投入为辅的创新模式;技术创新活动的整体效率和两子过程效率都较低,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相对于技术研发过程的低效而言,技术转化过程并不是导致技术创新活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地区的高技术产业表现为两过程效率的双重低下或一高一低;区域经济实力、产业结构、政府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申萌等 《统计研究》2019,36(3):17-31
本文将新古典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归置于不同发展阶段,从而建立了从投资拉动到创新驱动的复合增长模型。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本向新兴创新行业转移,而产品创新也加深了市场垄断程度,由此带来了“转型冲击”,而数值模拟的结果显示,转型后的经济增速会出现短期负面冲击,在长期则显示持续的反弹。利用国际投入产出数据,发现中国目前投资拉动的现象比较明显,经济整体上还未进入创新驱动阶段。基于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发现创新引致了我国产出增长率的短期下滑,但长期则有利于其持续提升,从而验证了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5.
区域R&D活动统计分析与促进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 (下文简称为R&D活动 )作为科技创新系统的源泉 ,是发动机 ,它的发展对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鉴于此 ,本文拟通过江苏与全国 2 0 0 0年度R&D经费支出同在前六位的北京、上海、山东、广东、陕西等省的R&D活动的资源、经费支出、产出等指标的比较 ,研究区域R&D活动发展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找出可供借鉴的先进经验 ,为制定区域的促进经济发展的R&D活动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一、核动力 :R&D活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 ,经济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经济结构变化的视角,通过构建一个拥有资源开发部门和制造业部门的两部门经济模型,提出了一个关于"资源诅咒"成因的解释框架。研究表明,封闭经济中,"资源诅咒"不会产生,而在开放经济中,资源产品在当地较低的加工度、较高的资源禀赋水平、较高的资源价格水平会是资源从"福音"走向"诅咒"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和谐社会"科学内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陕西省各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评价陕西省各地市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陕西各地市和谐社会发展进程和建设的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西安市为和谐度最高的地区,但是存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不协调的现象;宝鸡市、咸阳市、安康市和延安市属比较和谐地区,咸阳与宝鸡存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太协调的现象;安康市的科教、医疗与社会保险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延安市存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不协调的问题;次和谐的地区有:渭南、汉中、榆林、商洛和铜川。  相似文献   

18.
孙慧 《统计研究》2012,29(10):96-98
本文通过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收入差距的变化及收入结构的转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改革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已形成从以低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梨型”向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转型的趋势。影响其转型的成因与对策,则在于调整收入分配的制度、经济结构的偏差,以及居民消费的抑制等因素。  相似文献   

19.
徐超等 《统计研究》2019,36(6):42-53
我国制造业金融化是当下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遏制制造业企业“脱实向虚”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借助2009年增值税转型改革准自然实验捕捉实体税负的外生变化,基于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了实体税负与制造业金融化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改革引发的实体税负下降显著降低了制造业企业的金融化水平;改革对于重资产企业和融资约束较小的企业影响较大,对于轻资产企业和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影响则相对不明显。激励机制检验表明,增值税转型改革相对提高了制造业企业实体资产收益率,并引导企业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创新投入。本文将为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去金融化的相关税收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余静文等 《统计研究》2021,38(4):89-102
中国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直是金融发展的重要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银行业以国有银行为主的结构出现了重大变革,银行业竞争程度不断提高。关于银行业竞争的经济效应存在“市场势力假说”和“信息假说”两个假说,本文尝试在银行准入管制放松政策的背景下和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情境下,利用匹配的微观层面数据来实证检验以上的假说,主要得到以下几个结论:首先,银行业“松绑”有助于企业“走出去”; 其次,采取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应对样本选择问题, 并用工具变量方法应对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最后,银行业“松绑”引起的融资成本下降是银行业“松绑”影响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渠道,企业“走出去”的分析结果也支持了中国情境下银行业“松绑”的“市场势力假说”。本文的研究为银行业改革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证据,并验证了中国情境下银行业“松绑”的“市场势力假说”和“信息假说”,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评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经济效应,对更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