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著录于《四库主书总目》集部诗文评类的国空图《诗品》,《四库全书》集部诗文评类并未收入,却又在其他部类中不止一次地收录。这种一面失收、一面重复的奇将现象及真形成原因,便是本支探讨的内容。失收情况《四库主书总目》集部诗文评类在“本事诗一卷”弓“六一诗话一卷”之间,著录有“诗品一卷(内用藏本)”,提要云:唐司空图撰。图有文集,已著录。唐人诗格传于世者,王昌龄、杜甫、贾岛请书,率皆依托;即皎然《抒山诗式》,亦在疑似之间;惟此一编,真出图季。其《一鸣集》中有《与李季才论诗书》,谓“诗贯六义,讽谕、抑扬、停…  相似文献   

2.
清代以来,徽州地区方志与谱牒的编修,进入全盛时期。其时,不仅府县乡镇产生了一批体例成熟、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志书,而且诸姓氏族也纂修了大量记述族姓源流、宗族世系的谱牒。另外还有许多学者竞相私撰了各类专志,成书数量之多,实乃空前。民国间,婺源虹关人詹佩弦所编《古樟吟集》,可为一例。这一例且是特殊的一例。因为,一书专记一树,想必在全国也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3.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在1957年12月重印出版了《藏书绝句》(外三种)一书。因为在过去学术界对这一书的著者是谁,有过争论,所以,该社在《出版说明》中说:“《藏书绝句》一卷,清宜都杨守敬撰。计诗三十二首,一九二三年左右上海(?)隐(?)铅印本。先是一九一三年三月二十日所创办的《文史杂志》月  相似文献   

4.
顾颉刚《缓斋藏书题记》的丰富内容中蕴含的学术价值,一是,可见顾之藏书情况,祖传、购求、受赠是其藏书的主要来源,战祸、人祸、水祸则是散失的主要原因。二是,可见作者古籍整理研究之设想,如欲将贾服注与杜解、孔疏并读,作《左传析》;搜集纬书各家辑本,集录为一编;又欲把范家相《家语证伪》与孙志祖《家语疏证》合而刊之,以定王肃伪造之案等。其三,有些题记似目录解题,既评书又品人,或褒或贬简洁明了。其四,承载着顾先生的读书历程与情感生活。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拙著《庄子复原本注译》的五十二篇“题解”和“辨析”选要的第四部分。文章体例形式同选要一《庄周所撰(庄子)内七篇题解及辨析》。本文主要辨析庄门弟子所撰外篇四,文风义理异于庄撰内篇和蔺魏所撰外篇,庄学传统疑难,以及郭象篡改反注的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6.
杨年保 《云梦学刊》2009,(4):151-151
《周易本义》(李红著)于2009年3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共分三编:上编是《周易》经文,以传世通行本与马王堆帛书本逐卦对照,附以《彖传》、《象传》和《文言》;中编是《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以上两编均有白话译释。下编则“是参悟《易》道和《周易》入门的知识”,有《悟(易)本相》、《读(易)举隅》及《读(易)入门》三篇。这三篇更能看出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马世年 《文史哲》2013,(1):101-108,167
先秦子书的成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关涉到古书体例与"轴心时代"的经典生成。作为诸子集成之作的《韩非子》,其编集过程在先秦子书中颇具代表性。其成书大致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韩非去世后已有门徒整理师说,将其著述搜集汇为一编,但此本与今本相比并不完整;第二,汉初能见到宫廷内府藏书者,又将《初见秦》、《存韩》等秦廷档案文书编入,这是在武帝建元元年罢黜申、商、韩非等诸家学说之前完成的。以此为个案考察先秦子书的成书,可以对"轴心时代"的意义作更为深刻的理解:所谓此时期的"精神导师",更多是就文化元典的创制者而言,他固然主要指学派创始人,却也与整个学派相关。  相似文献   

8.
《湖南社会科学》2000,(4):111-111
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而优秀的民族。早在民国时期便有不少学者,开始对苗族族源、迁徙、经济生活、语言、习俗等进行调查研究。近几十年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对苗族史研究的专论渐多,收获不少,但是缺少一种贯穿古今,全面系统的研究,缺少一部体例严谨。内容完整的苗族历史的通史著作。最近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伍新福研究员撰写的《中国苗族通史》( 1999年 12月出版)一书,填补了这个空白。该书分上。下两册,共八章,90万字,这是伍新福研究员集数十年的资料积累和学术研究,在业已有了二部研究论著的基础上而撰成的。…  相似文献   

9.
《史记》一百三十篇,共分五体: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体均为人物传记。但这三种体例之间的区分界限是什么?太史公依据什么标准,分别对人物加以编排?譬如说,秦、秦始皇、吕太后为什么立本纪?孔子、陈涉、外戚为什么入世家?吴王濞、淮南、衡山王为什么编列传?等等,历来聚讼纷纭。或认为《史记》为体不纯,自坏家门;或认为作者在体例安排上自存褒贬,寓意深刻。两种意见,实际上都是对《史记》体例的否定。我们认为,《史记》体例的安排是有其客观标准的;其中对人物固然有褒有贬,但与体例编排无关,列于本  相似文献   

10.
刘兴晖 《兰州学刊》2009,(9):174-176
唐圭璋先生先后在朱祖谋《宋词三百首》原编、重编本的基础上编成《宋词三百首笺》和《宋词三百首笺注》,促进了《宋词三百首》的广泛传播。《唐宋词简释》则是对《宋词三百首》选词的补充和完善,其间体例和选词的变化,呈现出唐圭璋先生词学思想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的情节,历来是受人称道的,古代评论家早已作过评论,尤其是金人瑞评点《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对多方面问题均有惊人的见解、发现,如果进行研究,对我们今后阅读《水浒传》以至对其作多种艺术形式改编、取材等,都不乏一定的借鉴作用。《水浒传》版本有好几种,明清以来,评点家也不少见,今人编有《水浒传资料汇编》,辑录有李挚、金人瑞、王仕云等多家的评点注疏等,曾由中华书局出版,其中“金批水浒”的数量及质量都是最突出的,并且已有相当的体系性。另外,江苏古藉出版社《金圣叹全集》(一)(二)集即收全了“金批…  相似文献   

12.
《史记》成书年代及司马迁死因考罗庚岭湖南怀化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我认为《史记》成书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兹将理由申述如次:一、司马迁作《报任安书》时,即征和二年十一月,《史记》尚未成书。《报任安书》(以下简称《报书》)称:“仆诚以著此书,藏...  相似文献   

13.
《宋刑统》的制定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刑统》是宋代建国后的第一部系统的成文法典。从其篇章体例和主要内容上看,它具有因袭《唐律》的明显特征。因此有的学者将其视为“只是唐律的翻版”。但把二者加以比较,却发现它们之间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宋刑统》并非“实亦全部唐律也”,而是表现出了自己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4.
锺兴永 《云梦学刊》2013,(1):160-160
著名史学家、收藏家何光岳研究员在重病期间,一手捂着病痛之区,一手清理藏书,数月间整理出《何光岳藏书楼藏书目录》之一,共30余万字,于2012年10月刊印。该书刊列了何光岳藏书楼中14万册书中的明、清、民国及现代线装书中的一部分,包括稿本、抄本、孤本、珍本、善本、微缩本、巾箱本、折叠本等一万多种(册),值得学者们珍藏参考。  相似文献   

15.
《番僧源流考》,无名氏作,后经著名藏学家吴丰培先生考证,为晚清钟方所作,“书中不著撰人姓名,然编入钟方之《藏务类函》中,当即钟方所编”。钟方本人在《驻藏须知》自序中也写道:“故将所办所为者,分类摘要,归成一书,名日《驻藏须知》,并将《番僧源流》附之后”。是书的成书时间,为晚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该书作为西藏地方的宗教史典籍,系作者根据西藏地区藏文、汉文旧档和相关调查资料写成,对西藏地方包括达赖和班禅在内的共计44位活佛的法统源流、出生地、生卒年月以及部分呼图克图的驻锡寺庙进行了简要的叙述,其后并附有金瓶掣签典礼、掣签仪制图和西藏宗教节日单,对研究西藏宗教及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是动用全国人力、物力,按照封建政治标准,进行大规模古籍整理而成的一套标准本藏书。在这套标准本藏书的基础上,又由许多著名学者撰写了一部我国最大的目录学著作——《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及《总目》附入存目之书,大多来自民间。为了使读者知其书之来历,表彰藏书家“珍?资益之善”,清高宗命令在《总目》中注明各书的来源。凡是进书在  相似文献   

17.
现藏于日本东洋文库的海内外孤本《宁灵厅志草》,系编纂者稿本,正文内容有67页。是书类目设置上全同《(雍正)甘肃通志》,撰写方法及辑录内容则多同《(嘉庆)灵州志迹》。因其非定稿,故编修体例、内容、文字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充实、修订,但其在研究宁灵厅历史、地理、经济、教育、语言等方面的价值还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试论《尚书》的编纂资料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秋战国之前出于统治管理的需要,经常发布各种诏令文件,是即所谓“书”。书的撰拟出自史官之手,同时还有一套严格的档案文件保管制度,使得书的保存流传成为可能。这是后来《尚书》得以编选的前提条件,从中亦可窥见到《尚书》之名的由来原因。《尚书》的编纂资料来源决定了其性质,因而《荀子》谓“故《书》者,政事之纪也,”《史记》谓《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都正确指出《尚书》源于统治管理文件的根性及成因。近代的疑古学者钱玄同虽不相信《尚书》,但又谓《尚书》似乎是三代时的“文件类编”或“档案汇存”,却有几分道理  相似文献   

19.
<正> 《岁时广记》是宋代私撰类书中较有特色的一部书,但目前谈论它的文章尚属罕见.本文拟对此书做若干方而的探讨,舛谬之处,恭请指正.一、宋代类书与《岁时广记》.宋代官私撰类书的活动极盛,官撰类书卷帙鸿大,内容丰富,但既已编成,旋庋深宫,虽曰浩博,俗子莫睹,于是,私家编撰类书者屡出,在类书发展史上形成了私撰类书勃兴的局面,使宋代的私撰类书,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种类上都超过了前代.这些类书卷帙虽小,但已不囿于一般综合性类书的泛泛收辑,出现了一些与以往类书的不同特点:能够在收辑一定数量的社科资料的同时,又注意大量收辑科技方面的资料,因而宋代私撰类书已从传统的以用典使事、写诗作赋和科举考试为编  相似文献   

20.
爱国·述变·求真——《吕著中国近代史》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思勉先生(1884-1957年)是与陈寅恪、陈垣、钱穆并称的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四大家之一。他学殖宏富,知识渊雅,在一生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治学生涯中,除了著力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外,还十分重视对中国近代史的探索。吕先生生前曾出版过《国耻小史》等多种近代史论作,并撰有《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近世史前编》、《中国近代百年史概说》、《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等未刊讲稿。这几种未刊讲稿连同商务印书馆旧刊《日俄战争》,计五种,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合编为《吕著中国近代史》于1997年9月出版印行。这部书32万字,内容详实,富有特色,堪称是一部爱国、述变、求真的近代史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