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自2001年美国发生骇人听闻的“9·11”事件以来,新闻媒介经常发表有关恐怖主义的消息报道,人们也经常看到世界各地在不断发生大大小小的恐怖事件。尤其是中东地区愈演愈烈的巴以冲突,几乎每天都在向人们传递着相同的信息:巴勒斯坦、以色列,还有宗教圣城耶路撒冷,被笼罩在一片恐怖之中,那里每天都在流血,都有无辜的平民伤亡。美国也一直在宣传: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虽然已被摧毁,但国际反恐怖战争才刚刚开始。历史的和现实的种种情况表明,恐怖主义在全球广为蔓延,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大祸害。什么是恐怖主义?目前尚未有权…  相似文献   

2.
“社会解体论”与青少年问题江志华"社会解体论"是美国犯罪社会学家克利福德·肖和亨利·麦凯等人,以大量经验主义的数据为基础,在经济急剧发展的过程中,发现了人们相互关系形式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的规律,认为社会"城市化、工业化会引起社会形态─人际关系的急剧变...  相似文献   

3.
迈克尔·杰克逊幕后秘事①编译/蒋子丹天皇巨星和孩子在一起,竟也一脸妩媚!迈克34岁仍是童男子迈克·杰克逊告诉记者和九千万电视观众;他曾经两次沉浸在爱情里─—与波姬·小丝和“另一个女孩”。今年2月,迈克腼腆地出现在电视台九十分钟的特别节目里,他没有说出...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演讲家马克·吐温平生对冗长的演讲最头疼,有一次,他在教堂里听牧师布道募捐,起初听得津津有味,感到演讲很有力量,准备倾囊捐赠。可过了半小时,牧师仍然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马克·吐温决定自己留下整元的钱,而只给牧师一些碎钱。又过了半小时,牧师滔滔不绝的演讲让他深感绝望,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献了。待牧师讲完,收款的盘子递到他面前时,马克·吐温非但没给钱,反而从盘子里拿出两美元。这则趣闻是对喜好长篇大论之徒的揶揄和讽刺。可见,那种空洞无物、“马拉松”式的演讲是为人们所厌恶的。历史上记载了一…  相似文献   

5.
罗杰·罗尔斯是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在这儿出生的孩子,耳濡目染,他们从小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少有人从事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 在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对他提问:是什么把你推向州长宝座的?面对三百多名记者,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未提,只谈到了他上小学时的校长——皮尔·保罗。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值…  相似文献   

6.
千奇百怪的吻趣最长的吻目前,世界上接吻最长纪录,是1984年9月,美国人埃迪·莱温和杰利芬·克拉在芝加哥参加“马拉松接吻”大赛时创造的,时间是连续接吻17天10小时又30分钟。每小时只许休息5个钟,一天里睡觉、吃饭和上厕所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以吻...  相似文献   

7.
一本世界教育史上的奇书 1800年,在德国哈雷近郊的洛赫村,52岁的卡尔·威特喜得一子,他给儿子取命仍为卡尔·威特,以表达他的喜悦之情。小卡尔一生下来就四肢抽搐、呼吸急促,明显先天不足;婴儿期,反应又相当迟钝,显得极为痴呆。人们都认为小卡尔是个白痴,甚至他的母亲也绝望地说:“这样的傻孩子,教育他也没有什么出息,只是白费力气罢了。”  但是,卡尔的父亲并不绝望。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52岁才得到一个儿子……现在看起来虽然毫无出色之处,但我必将他培养成非凡的人。”果然,小卡尔·威特八九岁时已经够自由…  相似文献   

8.
美国沃尔玛公司(Wal-Mart),在世界著名的美国《财富》杂志(Furtune)一年一度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上,以1732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排名第一,超过通用、戴姆勒-克莱斯勒和福特三大汽车公司,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大公司。 奇迹的缔造者,沃尔玛的灵魂——山姆·沃顿一直默默无闻,直到1985年lO月才被著名杂志《福布斯》列为全美第一富豪。人们做梦都没有想到零售业竟创造了全美首富。沃顿创造了一个普通美国人实现创业梦想的神话。人们称他为“Made inAmerica(美国制造)”“Only in America(唯有在美国)”。1992年3月17日,时任美国总统的乔治·布什飞往沃尔玛公司总部,授予沃顿“总统自由奖章”——美国最高的平民奖。嘉奖状中写道:“山姆·沃顿,地道的美国人,具体展现了创业精神,是美国梦的缩影……”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只有荷兰、比利时和美国俄勒岗州承认安乐死的合法性,而在特里·夏沃所在的佛罗里达州,一个无辜生命的安乐死缘何交由法官来决定?一个如此复杂的问题为什么最终选择由法官的裁决一锤定音?又是什么使美国国会和总统对案件的干预无济于事?事实上,在错综复杂中,特里·夏沃案提供了研究美国法制社会的极好案例。  相似文献   

10.
2000年7月15日晚,广州天河体育馆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第二届“奥林匹克花园杯”中国功夫对美国职业拳击争霸赛拉开了战幕。 有“东方侠女”之称的中国选手李明凤出场了。人们在报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她的同时,也为她暗暗担心,因为,这位22岁的中国姑娘的对手是在世界上有名的美国女选手玛莉·奥特加。玛莉·奥特加自出道以来,打遍全球,在16次著名比赛中全部获胜,至这一届争霸之前,依然“金身”未破,号称“天下无敌”、“小辣椒”。因李明凤在赛前身体一直不适,所以刚上台时精力有点不集中,动作也有点缓慢。自我感觉良好…  相似文献   

11.
约旦王后努尔·侯赛因原名伊丽莎白·纳吉布·哈拉比(昵称丽莎·哈拉比)。1951年8月23日生于美国华盛顿。她是纳吉布·伊利亚斯·哈拉比和其爱妻多丽生下的第一个孩子。当丽莎·哈拉比进入学龄期后,他们把她送到华盛顿国立教会学校启蒙。丽莎从小开朗活泼,爱好广泛,积极参  相似文献   

12.
自中东剧变以来,巴以问题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但巴以问题仍是关乎全局的中东核心问题。中国在此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依然极为重要。本文认为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的一贯立场使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历史经验、道义资源,同时当今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也有利于中国进一步介入中东和平进程以发挥建设性作用。因此,中国在巴以问题上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深化角色,力争更好地彰显“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公民身份的职业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个国家都是各种不同身份认同的结合体,如意识形态认同、宗教信仰认同、经济模式认同和社会文化认同等等;每个人也是多重身份认同的结合体,包括职业认同、性别认同、年龄认同、祖籍认同等等。在窦露蕾斯·拉格迪亚(Dolores la Guardia)和汉斯·古斯(Hans P.Guth)主编的论文集《美国的声音:文化与社区》(American Voices:Culture and Community)一书中,作者艾伦·古德曼(Ellen Goodman)认为,在现代社会中,生产方式的变迁孕育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也孕育了公民身份认同的变迁,职业认同逐渐代替籍贯认同,成为现代社会人们重新找回自我的…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的社交礼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人埃米莉·波斯特说:“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却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平易近人。”礼仪是社交和日常生活中帮助人们应付各种情况的行动指南,有助于人际之间的交往,使人们和睦相处。  相似文献   

15.
人口因素与巴以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在“流着乳和蜜的地方”巴勒斯坦持续冲突了上百年.这场冲突过去举世瞩目,今后仍将是世界的关注热点.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多从政治、宗教和民族等方面对巴以冲突进行分析.事实上,人口因素在这场冲突中也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这一新角度对其进行探讨,分析人口因素在巴以冲突中的表现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美国巧遇恐怖袭击与中东地区关联深厚,而反恐行动更是为本已动荡的巴以局势增添了新的变数。反恐利益主导下的美国中东政策的不稳定性客观上加剧了中东局势的动荡。随着反恐行动的后续发展,伊拉克成为新打击对象,中东的两大热点--巴以争端和伊拉克问题在反恐框架中相互交织,中东局势未来走向与美国反恐息息相关。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中东政策将在确保中东根本利益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根据反恐需要做相应调整,而巴以冲突将维持可控制的低烈度状态。  相似文献   

17.
学会幽默     
美国学者赫伯·特鲁说:“幽默感的有无强弱能决定一个人事业成功的程度,”愈来愈多的人承认幽默就是力量,在人生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幽默气质是人的整体素质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人们也希望用幽默来改变个人形象,改善人际关系。甚至有人这样  相似文献   

18.
温文尔雅的侯赛因国王约旦哈希姆王国人口300多万,面积不足10万平方公里,不论从哪个意义上讲都是一个小国,即使在阿拉伯大家庭中也只能算是小兄弟,但这个小国却出了个大名人,大能人,他就是侯赛因·伊本·塔拉勒国王。一年前约旦外交大臣塔希尔·米斯里(后来当了首相)访问了中国,他在和我们聊天时曾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交际》2005,(3):30-30
70年代,美国当代营销大师阿尔·里斯与杰克·特劳特在《广告时代》杂志上撰写的文章《定位新纪元》中,首次提到了"定位"这个概念。如今,"定位"两字已是职业人做职业规划时的专业词汇。定位法则带给职业人的不仅是观念的更新,也是职业人职场生存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1986年,在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道上,美国选手吉·海因斯撞线后,转过身子看运动场上的记分牌。当指示灯打出9·95的字样后,海因斯摊开双手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这一情景后来通过电视网络,至少有好几个人看到,可是由于当时他身边没有话筒,因此海因斯到底说了句什么话,谁都无法知道。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一位叫戴维·帕尔的记者在办公室回放奥运会的资料片。当再次看到海因斯的镜头时,他想,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在百米赛道上突破10秒大关,海因斯在看到记录的那一瞬,一定替上帝给人类传达了一句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