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某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一部分大学生的信仰出现迷茫.究其原因,主要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国内腐败现象以及市场经济浪潮中价值取向的偏差和以前信仰教育的问题等.基于此,并考虑到现在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必要性,根据信仰教育的"认识--信念--行为"的规则,提出了"懂、信、行"的教育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重视与加强对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研究在当前犹显重要,它关涉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推动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文章围绕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的信仰状况、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境遇、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根源、解决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教育策略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取向这五个方面对学界前沿研究进行了综述和简评.  相似文献   

3.
论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时代变化和社会不良信仰态势的挑战,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两课"教学,突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高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校园文化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和灵魂,是实现“中国梦”、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当代大学生精神家园的需要。当前我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着西方社会思潮和非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的冲击,信仰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被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等诸多问题。面对当前困境,高校须建立健全信仰教育的长效机制,构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3+1”新模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使命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注入新活力,同时增大了信仰教育的难度。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应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胜任力,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模式,进而不断提升大学生认同程度和水平,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使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6.
坚定而科学的信仰是精神的支柱,行动的指南,力量的源泉,道德的基础。部分大学生没有树立共产主义信仰,这有社会、高校教育、家庭和自身等方面的原因。为此,要加强和改进高校信仰教育,营造有利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社会氛围,加强家庭信仰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信仰现状的调查与信仰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新的挑战,通过对在校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问卷的统计,从宏微观分析了大学生信仰的现状、特点及其原因。有针对性的探讨了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于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信仰仍是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但是也不能忽视其它信仰的存在。本文主要对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旨在整合各种方法,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学生宗教信仰人数和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这种状况的形成一方面与大学生对信仰的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生活需求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各种信仰体系博弈的结果。针对大学生的信仰现状及面临的信仰危机,必须认真更新信仰教育理念,构建新型信仰体系,改革信仰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未形成一致定论,部分调查认为大学生群体存在信仰危机。通过对山西某师范院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马克思主义信仰仍是高师学生信仰的主流,但大学生信仰中出现的多元化倾向,以及部分学生对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前途缺少信心等问题,需引起重视。为此,应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并发挥网络媒体、党团组织和党员的独特作用,引导、帮助高师学生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相似文献   

12.
诚实守信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诚信教育对于大学生知晓诚信的意义和价值,树立诚信意识,养成诚信行为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受助学生心理弱点、诚信意识淡薄和我国诚信机制建设不够健全等方面看,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非常必要,应着力提高受助学生诚信素质、塑造其和谐人格、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方面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高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诚实守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从我校的具体情况看,虽然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整体上呈现出良好态势,但考试作弊现象比较严重,学生之间相互信任度不高。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为大学生的成才和建功立业提供的无形资本。开展诚实守信教育,必须努力培养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加强校园的诚信文化建设;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大学生诚信行为;加强舆论监督,形成良好的诚信氛围。  相似文献   

14.
教师人格魅力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对学生有隐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有显性的教育引领作用,是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障。“原理”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信”、“识”’、“情”、“技”四个基本因素的综合体现;在“原理”课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产生吸引、感染、示范、折服的效果,进而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亲”、“受”、“信”、“行”,使“原理”课的教学实效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是大学生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要求,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的需要。面对当代部分大学生缺乏坚定理想信念,持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观点的现状,需要通过提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理支撑,坚持主体性教育、形象教育和实践锻炼等途径,提高在大学生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郑宇 《理论界》2014,(7):171-174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毕生追求的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多年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为的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让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是国家的高级人才,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希望,大学生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追求目标,让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回归人的本身,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角度,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认同作用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增强其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刘建伟 《阴山学刊》2013,(6):97-102
90后大学生存在政治信仰淡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盲目崇奉西方政治价值观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中国当前社会矛盾的存在及其解决的长期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调整及其容纳性,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迷及其曲折性,互联网技术的推动及其负面性,以及大学信仰教育的削弱及其功利性等。化解大学生信仰危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解决人民群众长期关心的重大问题;重视和完善信仰教育,强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治理和规范网络环境,建设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9.
近期,笔者对广东十五所高校的两千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网购行为状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网络购物给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面临着挑战。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视角,坚持从政府、学校、社会、个人四个维度对大学生的网购行为进行引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义不容辞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基础。通过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的分析并找出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以便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