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诗学专著严羽的《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倡导“妙悟”为核心的审美认识论,以“兴趣”为重心的审美特征论,以“入神”为极致的审美标准和“优游不迫”与“沉着痛快”的审美趣味共存论,构建了严羽《沧浪诗话》的美学思想体系。《沧浪诗话》所总结的宋代诗歌的经验和教训,对明清诗坛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于当代诗歌美学理论的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严羽是近古期南宋末年的美学家.他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以禅喻诗,以禅论诗,重在“妙悟”的观点,竭力反对“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偏向,强调追求“兴趣”和“入神”的审美特征,《沧浪诗话》所总结的宋代诗歌的经验和教训,对明清诗坛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也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沧浪诗话》产生几百年来,对它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至于对具体问题的论争,更是众议纷坛,莫衷一是.我们无意于对不同意见进行评述,本文只想重点探讨“妙悟”与“兴趣”在诗歌创作和诗歌批评中的审美作用.  相似文献   

3.
《沧浪诗话》论及李、杜诗歌的具体评述和严羽提倡的“别才别趣说”及“兴趣说”体现了其审美理想的矛盾之处。“别才别趣说”与推崇杜甫之间的矛盾,“兴趣说”与李、杜诗歌的审美特征并不相符是严羽本身性格的多重性和时代影响的结果。《沧浪诗话》所体现的审美矛盾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严羽,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沧浪诗话》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钟嵘《诗品》中提出“直寻”说,影响深远;严羽的《沧浪诗话》则以“妙悟”说为后人关注。本文着重分析了从“直寻”到“妙悟”诗学理论背景。  相似文献   

5.
诗话之作,自北宋欧阳修《六一诗话》问世之后,作者蜂起,但在严羽《沧浪诗话》之前,“诗话”之作多是记录诗坛异闻轶事的谈薮笔记,少有系统性、理论性较强的著述。严羽的《沧浪诗话》可说是宋代诗话著作巾第一部较有系统性和理论性的论著。自此之后,才逐渐有作者在撰述诗话时注意理论性和系统性。应该说严羽的《沧浪诗话》一书,是诗话创作中具有开创性的著作,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当前,严羽诗歌理论的研究有不少进展,但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探讨,这里试就严羽诗歌理论的本质从整体上略作申述,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6.
严羽的《沧浪诗话》,从论著的规模,到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较之《文心雕龙》等著作,虽稍逊一筹,但它着重谈诗的艺术性,又以禅喻诗,自出机杼,自成一家,以其特色影响着后世的文学理论。然而,历来对它评价不一。这就需要我们考察诗论的历史源流,并从总体上来把握《沧浪诗话》的宗旨,以掌握它的美学思想特征。 1 中国古代诗论有两大渊源,一是萌生于《诗经》的“诗言志”说,《尚书·尧典》:“诗言志,歌咏言”,它是先秦、两汉时代评诗、论诗的重要准则,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阐释严羽的核心概念“兴趣”说基本涵义的基础上,对《沧浪诗话》中其他若干难解的艺术理念或观点进行了必要的梳理。“兴趣”说的基本涵义就是人格生命或真切的生命体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文将严羽的“兴趣”说视为生命美学。  相似文献   

8.
严羽论杜甫     
在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宋代严羽《沧浪诗话》是继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之后,比较能够自成理论体系的一部论诗专著,影响深远,后世对它的认识和评价,分歧很大,争讼不息。其中,严羽是怎样认识和评价杜甫及其诗歌?这是一个重要关键,弄清这一问题,对于正确理解《沧浪诗话》的理论本质,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严羽的《沧浪诗话》在我国诗话一类作品中可以说是流行极广,影响极大而引起争论也极多的一部作品。此书之所以影响大,是因为他的诗论确实揭示了中国诗歌中一种特殊的“妙处”,讲究艺术作品的审美风貌和意境,使其显示出较为完整的理论形态。在古代文学理论发展史上,有独特的价值。首先,严羽讲究以禅喻诗。宋代禅学极盛,严羽的《沧浪诗话》以禅喻诗,以悟论诗  相似文献   

10.
诗话美学     
纵论历代诗学,有一点非常突出,即一以贯之的人本主义传统。第一部诗论专著——六朝钟嵘《诗品》发展孔子“兴观群怨”说,奠定了“诗唯性情”的理论。唐代释皎然《诗式》,从精神境界谈艺术构思:“须至难、至险,始见佳句”。同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风格立品,是自觉美学追求的开始。宋代欧阳修作《六一诗话》,探讨诗作如何“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开拓了审美深层次。严羽的《沧浪诗话》以禅喻诗,注重诗人的修养,要求主题隐蔽“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后世研究陶、李、杜、韩、苏诸大家,更提出诗的人格精神。清末民初王国维综合神韵说、性灵说,创立“意境论”,把“真景物、真性情”作为有无意境的标识。  相似文献   

11.
在禅学大行于世的宋代,宋人论诗每好以禅为喻,以禅喻诗、以禅说诗,甚至比学诗为参禅,此在宋人诗话或笔记中往往在所多见.其中最受人瞩目者,又当首推标榜以禅喻诗的严羽《沧浪诗话》.正因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以禅理说诗,于通论诗禅之际,其说能深契禅学旨趣,是以后世追溯以禅喻诗之说源起时,甚至有人会以为应当始自严羽.虽然在严羽之前,其实以禅说诗已在所多有,论诗时以禅为喻,甚至标榜以禅法、禅悟说诗,在唐宋人诗论中往往习见,然而严羽于《沧浪诗话》内所提出的诗禅学说,事实上自有其在诗学上的重大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严羽,字仪卿,一字丹丘,自号沧浪逋客。他的生卒年月,史籍阙载,难以准确考定,约当生于宋孝宗淳熙末年,卒于理宗末年。著有《沧浪先生吟卷》。其诗多感时忧国、思乡怀友之作;然而,严羽却是以其诗论专著《沧浪诗话》闻名后世,奠定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和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以及《答出继叔临安吴景先书》中,对江西诗派是采取  相似文献   

13.
《沧浪诗话》的“兴趣”说,是严羽诗论的核心。它的内容包括互相联系的两方面:一方面,对诗人来说,必须通过“妙悟”,具备“别才”;另一方面,对诗歌来说,必须以“盛唐为法”,达到“盛唐气象”的境界。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创造出来的诗歌才会是有“兴趣”的诗歌。  相似文献   

14.
严羽的《沧浪诗话》对明、清两代诗歌创作和理论批评,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有褒有贬,前人评价即有分歧,近人看法也不尽一致。然而古、今论者都承认,《沧浪诗话·诗辩》是严羽论诗的基本纲领。诗话全书分五部分,《诗辩》居其首,其余《诗体》、《诗法》、《诗评》、《考证》,都是《诗辩》理论纲领的深入阐发和具体应用。严羽在《答吴景仙书》中开头就说:“仆之《诗辩》,乃断千百年公案,诚惊世绝俗之谈,至当归一之论”。明确地道出《诗辩》在全书中居统领地位。  相似文献   

15.
说诗以禅相喻,这是严羽《沧浪诗话》的主要特征,而借助于“悟”、“妙悟”等禅学概念,有针对性地揭示诗歌艺术的审美特性,描述诗歌所特有的内在神情韵味,则构成了严沧浪以禅喻诗的独特内容。“悟”在禅家看来,是信佛众生对佛理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进而豁然掌握奥赜的真谛  相似文献   

16.
《沧浪诗话》非严羽所编——《沧浪诗话》成书问题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沧浪诗话》无论是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还是在中国美学史上都具有极高的地位,其所提出的理论对于后来时代的诗学理论及诗歌创作都产生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不仅如此,这部著作还被认为是诗话从以资闲谈的笔记体著作走向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严肃理论著作的标志,被视为宋代诗话的集大成之作,是诗话发展史的一个高峰。《沧浪诗话》是严羽生前亲自编定的一部完整的诗话著作,这乃是学术界的定论,从来没有引起过人们的怀疑。但笔者经考证认为,《沧浪诗话》并非严羽所编。《诗辩》等五篇原本并不是一部诗话,而只是一些单篇的著作,这些著作由严羽的再传弟子元人黄清老汇集在一起,到明代正德年间才被胡冠以《沧浪诗话》之名,而其定名为《沧浪诗话》则是在明末。由于《诗辩》等五篇原本并不是一部诗话著作,所以学术界关于《沧浪诗话》在诗话发展史上地位的论断乃至整个诗话发展史就有重新认识之必要。由于通行本《沧浪诗话》的文本为元人所辑,故其文本价值就要重新认识,由文本差异所引出的对于该书的理解及评价的歧异也有重新认识之必要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末年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歌以真挚、自然、平淡的艺术风格被后人交口称赞。钟嵘在《诗品》中称陶诗“笃意真古”,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陶诗“质而自然”,胡应麟在《诗薮》中称陶诗为“开千古平淡之宗”。然而,人们皆知陶渊明不仅是一位诗人,而且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隐士。正因为他过着真正的隐逸生活,又是一位大诗人,所以钟嵘在《诗品》中又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杨歧派看话禅所崇尚的妙悟 ,即神秘的体验方式 ,还是它对文字障碍的超越 ,以及它所追求的羚羊挂角的境界 ,都和严羽的《沧浪诗话》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杨歧派的话头 ,有的是《沧浪诗话》的理论准备 ,有的是对《沧浪诗话》论断的超越。严羽以诗界的妙喜自许 ,实际上承认了他的理论和南宋杨歧派闽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是他继司空图“韵味”说之后提出的自己诗歌审美理论的“兴趣”说代表作。历代对严羽“兴趣”说褒贬不一,争论颇大。本文试就严羽“兴趣”说提出的现实针对性、“兴趣”说的内涵、“兴趣”说的艺术原则等问题做些粗浅的探讨。 一、“兴趣”说提出的现实针对性 北宋时期,宋诗经过欧、梅、苏、黄的开拓和提倡,显示了不同于唐诗的特色,以苏黄为代表的宋诗主流和唐人相比,突破了唐以前诗歌以“吟咏情性”为主要职能的传统,把原来许多不入诗的材料都写入诗中,而且写法上往往采用散文化的叙述手法和结构方式,以文为诗,  相似文献   

20.
《沧浪诗话》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沧浪诗话》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继钟嵘《诗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后的一部比较重要的诗歌理论专著.作者严羽,字仪卿,号沧浪逋客,南宗晚期人.宋代的诗歌创作,曾经受到两个方面的不良影响:一是宋代理学,二是江西诗派.北宋的理学家周敦颐、程颐、程灏等人完全扼杀诗歌的艺术特点,把诗歌当作反动理学的说教工具.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则一味在用事用典、遣词造句上下工夫,讲求“无一字无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