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孙中山以武力彻底推翻清王朝的北伐计划一时难于实行。南方的革命军力量相对弱小,要战胜强大的北洋军阀也无可能。在此情况下,孙中山毅然放弃北伐的计划,决定让出临时大总统之职予袁世凯,以便假借袁世凯之手实现推翻清王朝的目的,这实在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切实可行的策略。一味地指责孙中山不坚持武装斗争,是不公正的,简单地把让位说成是“失误”或“悲剧”,也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2.
<正> 自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方革命力量曾多次举行北伐,但均未获得成功。而从1926年7月开始的北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两个军阀集团,打败了北洋军阀政府。为什么这次北伐能成功呢?根本原因就在于这是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国共两党的密切合作是取得北伐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由于“左”的思想的束缚,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进行过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纪念北伐战争六十周年之际,本文拟就国共两党在北伐中的合作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试论二十年代初孙中山的两次北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20年代初,孙中山先生曾于1922年和1924年领导过两次北伐。对于这一重要问题,国内外史学研究者很少论及。本文试作述论。一剖析我国辛亥革命以后到20年代初的时代背景和阶级关系,可以看到,孙中山在1922年之所以提出北伐,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1、辛亥以后的中国政局的影响。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并没确解决。当时,中国政治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窃夺辛亥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反革命政权。中华民国在以袁世凯为首的官僚武人的摧残之下,“仅存  相似文献   

4.
1927年北伐战争时期,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第一军和胡景翼领导的国民军第二军在北方抗击、牵制着近50万奉、直、晋、鲁各系军阀势力,通过南口大战、西安解围、甘肃平乱,继而挥师东进,与南方国民革命军遥相呼应,会师中原,为铲除北洋军阀,完成北伐大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国民军所以能目标明确地策应北伐,并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是与李大钊自始至终的艰苦努力分不开的。 一、确立“联合国民军,打倒段奉”的正确策略 随着1924年11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刚刚宣告成立的中华民国国民军和奉系张作霖的不共戴天之敌——直系军阀倒台,国奉双方暂时维系着表面“合作”的局面。当时冯玉祥请段祺瑞出山维持政局,段却与张作霖暗通款曲,排挤冯玉祥。奉系15万大军三次进逼京畿,其武力称雄、席卷全国的野  相似文献   

5.
华岳(?-1208年),字子西,号翠微,贵池(今安徽)人,南宋著名武学士,一生不得志,《宋史》人史义传①。开禧年间,南宋王朝展开了对金的北伐战争,对开禧北伐较有深刻认识的华岳,在其《翠微南征求》和《翠微北伐录》的著作中,阐述了自己系统的军事思想。本文仪就华岳的北伐思想略作评析,以就教于同行。以1206年5月宁宗正式下诏北代为界,华岳的北伐思想经历了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1206年以前,华岳主张暂缓北伐,仓促用兵只能是“师出无功”,“不战自败”②,1206年以后,华每的思想有了根本转变,从不同意北伐转向支持北伐,到…  相似文献   

6.
雍熙北伐,是宋辽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北伐之后,宋辽长期对峙。歧沟之战,是战争史上的重要战役。本文重点探讨北伐失败的原因与后果,战争的性质与必要性。所及论点,多与前人及流行看法相异,以求探索。 一 雍熙三年(986)春,宋太宗经过多年准备之后,决定倾全国之力,大规模北伐辽国。北伐之前,“初议兴兵,独与枢密院计,中书不予闻。”这样的军国大事,不与掌管国家行政的中书研究通气,怎能协调同心,一致对外?所以,战后田锡就曾上奏,批评宋太宗:“岂有议边陲、发师旅,而宰相不与闻!”所谓“独与枢密院计,”也是走过场。这样,在北伐之前,就已种下了败根。之后,宋太宗又擅自决定兵分三路:宋军大部由曹彬出雄州,取涿州,攻幽州,由潘美出雁门,取山西北部,由田重进出飞狐,为中路;三路兵马会师幽州(今北京市,辽为南京)。行前,“太宗谓曹彬曰:‘联令潘美出雁门,先取灵、应,卿以大军声  相似文献   

7.
1924年,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北伐大业的顺利实施,促进了民族的进步.北伐是孙中山的一贯主张.早在1921年5月,他在广州宣誓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时,在《就任总统宣言》中,表示要"竭志尽诚以救民国,破坏障碍,促成统一,巩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进行北伐。就在北伐正式出师的前两天,即1926年7月7日,中共机关刊物《向导》上刊出了陈独秀的一篇文章《论国民政府之北伐》①。此文一出,各界哗然,国共两党内部更掀起了轩然大波。国民党中央主席张静江书面指责共产党是破坏北伐,蒋介石在公众集会上对共产党进行恶毒攻击,声言一定要制裁中共,并禁止购买《向导》报,所以这篇文章在当时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在史学的研究领域,台湾学者认为陈独秀作为中共的总书记是反对北伐的,其文章挑拨人民与国民政府间的感情,破坏国民革命。国内史学界也以此…  相似文献   

9.
王智勇 《甘肃社会科学》2007,(4):129-131,111
岳飞北伐是南宋中前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北伐最终功败垂成,固然是宋高宗、秦桧等执行投降路线所致,但从军事的角度分析,宋军东部和西部战场未能有力配合岳飞军团作战,亦是值得探讨的重要原因.该文从宋、金双方军事力量的不对等、仙人关等大战后西部宋军实际的军力,西部宋军防御强于进攻的特点及后勤供给的匮乏等方面,分析了西部宋军未能有力配合岳飞北伐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0.
<正> 1927年7月,是国共两党第一次由合作到分裂从而也是大革命由胜利到失败的转折点。由于这个转折,才酿成了国共合作历史上的一场悲剧。那末,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很多学者认为“敌强我弱”是其主要原因,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大革命的对象是北洋军阀,大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消灭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实现“南北统一”。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长江流域,皖系、直系军阀土崩瓦解,吴佩孚、孙传芳落荒而逃,奉系军阀张作霖如惊弓之鸟,躲进了自己的“老巢”。这充分说明当时革命力量足以推翻旧军阀的反动统治,怎能说是敌强我弱呢?或许有人讲“敌强我弱”中的“敌”,还应把国民党新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包括在内。但是,把国民党新右派当作革命的对象是在土地革命时期而不是在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时期。因此,我认为应该把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国共统一战线的破裂,即国共分裂才是大革命失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顾全芳先生《评北宋雍熙北伐》一文,是一篇关于北宋雍熙三年(986)春,宋太宗赵光义倾全国之力北向伐辽的专论。文中着重叙述了雍熙北伐的失败,咎由谁取,雍熙北伐的起因,谁是始作俑者;雍熙北伐的性质,正义在谁方。  相似文献   

12.
北洋军阀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通行说法,虽有实事为本,主要还是由他指和后认层垒叠加而成的.从近年来学人研究的情况及梳理习见资料可知,“军阀”和“北洋军阀”的指称,出现的时间至少较专题研究所说各早两年,而北洋政府的指称,主要是北伐之后才逐渐流行的.尤为重要的是,在“北洋军阀”的集合概念形成之后,所指称之实事的谱系化一直持续发生,使得这一概念的内涵外延随时有所变化.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概念指称整个北京政府时期的民国史,难免以偏概全,误读错解,甚至误导相关研究的取向.  相似文献   

13.
诸葛亮北伐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课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论题.由于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提出了以人谋智计安天下的路线,替刘备规划了三分天下的蓝图,经过十余年的征战,得以实现.诸葛亮被目为智慧的化身,认为他的“权智英略,有逾管晏”.但后来诸葛亮北伐,手握重兵,却未建奇功,在当世就引起了人们的争论.吴国大鸿胪张俨所作《默记》,在《述佐篇》中就提  相似文献   

14.
131年前,太平军挥戈北伐,纵横驰骋于苏、皖、鲁、豫、晋、直六省,横扫六十余个府县,长驱五千余里,一直打到清王朝的京畿地区,不屈不挠地浴血奋战了两年零三个月,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英勇悲壮的一章。五十年来史学工作者,为搜集、整理太平军北伐史料,探讨、研究太平军北伐的业绩,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回顾研究的概况,对于今后的工作不无益处,为此我们试把有关问题作一简单的述评。 一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了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的南京之后,洪、杨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军北伐,结果全军覆没。考究北伐战略决策的得失,成为人们经常评论的课题。范文澜认为:当时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推翻清政府,假如派遣石达开统率几十万大军,乘敌不备,长驱进攻北京,一举消灭清政府,穷追捉拿清帝奕詝,无疑会成功。但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后,不用全力北伐,林、李孤军深入,后援不继,终至一败而不可收拾。这是战略上的错误。范老的意见,被大多数史学工作者所接受。 茅家琦、方之光则认为:当时革命力量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它还是不巩固的。在当时江南敌我力量的对比中,太平天国只占相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东岳论丛》2016,(12):184-190
北伐后秦,是刘裕代晋建宋的最后准备,除却建构取信朝野的疆场功勋以外,刘裕在文化层面上也为禅代做了诸多准备。研究者多从军事与政治的层面加以关注,而对于其在文化层面的影响则鲜有论及。历经北伐后秦,士族文人逐渐由门阀政治的操控者演变成了皇权政治的臣服者,同时也由文化的主导者转变成了皇权体制下的御用文人,士风与文风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士族文人是晋宋之际文化发展的主要代表,其士风与文风的转变体现了晋宋政治文化变革的基本规律,也预示了刘宋乃至整个文人士大夫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6.
二十年代的红枪会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枪会是民国时期活跃于中原及华北地区的乡村民众自卫武装组织.它起源于民间秘密宗教八卦教系统,继承了八卦教流裔大刀会、义和拳的组织传统,在金钟罩、硬肚,仁义会等秘密社会组织发展融汇的基础上形成.20年代曾一度掀起了一场以红枪会为主体反对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以及盗匪劫掠的群众性武装自卫运动,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对促进北伐成功,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作出一定的贡献.然而、长期以来,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却一直未能给以足够的重视.本文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拟对20年代红枪会运动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17.
宋太宗于雍熙三年(986年)大举伐辽.最近,李一氓同志在《读〈辽史〉》一文中(《文艺研究》1981年第4期),认为是“宋五路攻辽”;常征在其《杨家将史事考》中,也认为宋军兵分五路,北攻辽朝.雍熙北伐究竟兵分几路?常征说,除了山西、河北三路宋军攻辽外,还有高琼“曾率水军浮海北攻平州,并占领今滦河下游及秦皇岛地区,为北伐中宋军重要的一路.史传疏漏其事,而观于《辽史》,其军事行动曾严重危胁契丹,故肖太后曾派重兵御之也.”考《辽史·圣宗本纪》,统和四年三月十四日,“诏林牙勤德以兵守平州之海岸以备守”;又《耶律化哥  相似文献   

18.
蒋烜婷 《理论界》2006,(6):176-177
随着革命实践的发展,北伐前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理论探讨已有许多正确的认识,包括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资产阶级的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通过民主革命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野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江汉论坛》1981年第6期发表了王宗华、张光宇同志的《重评武汉政府继续北伐的战略决策》一文(以下简称《重评》).读后颇受启发,但也想提出几个问题来求教于王宗华、张光宇同志.(一)关于宁汉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重评武汉政府继续北伐的战略决策》的作者认为:"与蒋介石的主力部队比较,武汉政府的主力部队数量较多,战斗力也较强".还说:"军事形势对蒋介石是很不利的",等等.认为宁汉对立  相似文献   

20.
刘永生 《兰州学刊》2010,(3):195-199,70
北伐和湖南农民运动的声浪远没达到荡平三湘四水所有土匪的地步,在受北伐和农民运动影响不深的边缘地带,土匪的活动较前更加猖獗。文章通过对相关民国报刊的爬梳,揭示了北伐时期湖南土匪的分布、行为特点、北伐军各级军政部门在土匪问题上所持的态度,并分析了这个时期湖南土匪剿而难灭的根本原因,对于我们今天根治某些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