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隋唐时期,唐诗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标志着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而历时近三百年的唐代,是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坛上百花齐放,文学成就辉煌灿烂.白居易作为其中的一个优秀代表,与其说白居易是一个诗人,倒不如说是一位学者,本文将深入剖析一位深受儒家经典影响的中国古代文人的诗与儒家经典之间的联系,将白居易诗学思想的儒家经典来源探究清楚.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一代鸿儒辜鸿铭以其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坚信儒家学说正译可以纠正西方对中国的偏见、造福所有的民族。他大力传播儒家文化,开创了中国人翻译儒学经典的先河。当代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一生致力于文学翻译工作,出版了包括《论语》在内的多部典籍译本。本文拟从德国功能派翻译目的论和作为中国文学翻译目的论的三之论视角来浅析二位译者英译《论语》的目的及译文特点。最后得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的结论,并且针对如何应用该结论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一代鸿儒辜鸿铭以其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坚信儒家学说正译可以纠正西方对中国的偏见、造福所有的民族。他大力传播儒家文化,开创了中国人翻译儒学经典的先河。当代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一生致力于文学翻译工作,出版了包括《论语》在内的多部典籍译本。本文拟从德国功能派翻译目的论和作为中国文学翻译目的论的三之论视角来浅析二位译者英译《论语》的目的及译文特点。最后得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的结论,并且针对如何应用该结论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华 《民族论坛》2007,(8):42-43
沈从文是一个风格独特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有个性、有影响的批评家。沈从文的文学批评极力维护文学独立、自由、纯正的品格,同时也强调文学对民族品德重造的社会作用,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以文学代替经典。  相似文献   

5.
明代回族文人的杜诗接受活动是他们通过诗文向儒家经典文化靠拢的有益尝试,体现了回族诗人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认同,是文化交流交往交融的硕果。韩雍是明初诗坛一位极具代表性的回族诗人,受当时诗坛尊杜风气的影响,加之个人经历、人生目标和文学理想与杜甫相投,他在诗学理论、诗歌创作上取法杜甫,与之有密切的承继关系。他的文学活动因台阁诗学的影响,固然有其片面单一性,但代表着回族诗人宗杜诗学起步阶段的面貌,是回族诗人杜诗接受史上不容忽视的一环,对于了解回族诗人接受传统文化具有范例价值,开辟了回汉文化交融共生的又一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6.
唐代音乐繁盛,而白居易所生活的中唐时期,更是兴起了崇尚新变的音乐潮流。白居易通晓音乐,精通文学,以其独特的文人审美观,根据"洛下新声"创作了《杨柳枝》,摆脱了旧曲的格局,在曲调、本事、体式、内容和风格等方面都展现出全新的艺术面貌。这一个案生动地体现了中唐音乐崇尚新变的社会潮流,为古代音乐文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唐代音乐繁盛,而白居易所生活的中唐时期,更是兴起了崇尚新变的音乐潮流.白居易通晓音乐,精通文学,以其独特的文人审美观,根据“洛下新声”创作了《杨柳枝》,摆脱了旧曲的格局,在曲调、本事、体式、内容和风格等方面都展现出全新的艺术面貌.这一个案生动地体现了中唐音乐崇尚新变的社会潮流,为古代音乐文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回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不仅仅是在作家和作品数量的增加上,更表现在文学与文化结构的扩展和增添。回族作家和学者不但促进了中国文学文体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引进了人类另一重要的文明成果——阿拉伯和伊斯兰文化及文学,从而对中国文学起到了有力的丰富、补充和拓展作用。回族作家的创作实践表明,他们始终将民族与国家、民族性与人类性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无疑是一个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契诃夫不仅是一位短篇小说家,而且还是一位剧作家,其创作了《伊凡诺夫》等经典剧目,为俄国戏剧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契诃夫的《伊凡诺夫》为过去僵硬、呆板的戏剧艺术增添了浓厚、鲜活的文学色彩,这部剧作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为俄国引入了“俄罗斯”式的戏剧风格。但《伊凡诺夫》不仅是俄罗斯的,也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0.
江凌  李辉 《中国民族》2014,(10):56-57
大禹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治水英雄,也是儒家"内圣外王"的典型代表。将神话内容转化为古史,自古以来就是存在的。但到了上世纪的20年代,受到日本"疑古"风潮的影响,中国出现了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对大禹身份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顾氏的观点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使这一问题成为史学、文学乃至哲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李叔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传奇式的人物,曾以绝世的才艺驰名文学、艺术两界,是为一代名士。中年后,看破红尘,剃度出家,过起了苦行僧人生活,成为佛门一代高僧——弘一法师,其为人可谓是“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出家,后人有种种揣测,最经典的莫过于其高足丰子恺的“三层说”。  相似文献   

12.
"两汉"时期的儒家政治化运动,形成了一套自帝王至平民,自政策、法制至学校、家庭的上下纵横、相互贯通的全方位"教化"行政运行机制,保证了儒家理念、政治价值观的全面贯彻落实.其实质是古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运动.  相似文献   

13.
老特和他的三部﹃大史﹄文\本刊记者黎曦﹃老特﹄创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两个﹃第一次﹄第一次由一个少数民族主编出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一次将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一个体系写进中国当代文学史一位藏族诗人面对《中国当代文学史》“有一种感觉:56个民族都平等了。...  相似文献   

14.
大业元年,隋炀帝下令开凿的通济渠、永济渠、邗沟和江南运河,建成了沟通南北的隋唐大运河。宿州就是因大运河开通而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乡村,逐步发展成为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为一体的交通枢纽城市。隋唐大运河时期又是中国诗词发展的高峰期,其中有许多记述、描写、感慨运河宿州的诗人和诗词。笔者通过与宿州有关的皮日休、白居易、苏东坡、范成大等几位诗人的运河诗词,探讨隋、唐、宋、金时期,随宿州随大运河的兴衰发展而发生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5.
人类学根植于古希腊经典,而人类学中国本土化实践也与经典研究的人类学转向密切相关.百年研究实践表明,关注并深入经典是人类学本土化实践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当今反思、重建文化传统与解决民族融合、生态危机特别是人际生态等重大国策问题面前,中国经典尤其是儒家经典作为最重要的思想资源,无疑是人类学本土化实践必须关注的“文本田野”.儒家经典人类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四重证据法及其间性互补调和了证据真实与理解真实间的紧张关系,是人文社科研究中相对科学又具操作性的研究方法.然而实际操作中诸如物象叙事在何种程度上足以替代文字叙事,人类学和考古学对无文字社会的文化重构经验,在何种程度上适用于有文字社会,物证与书证矛盾时该如何权衡辨识等问题值得所有用人类学方法来研究经典者深思.  相似文献   

16.
唐传奇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学类型,融合了多种文体之长,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文学体裁,在古典文学殿堂中熠熠生辉.本文将重点探讨唐传奇在中国文学历史发展中的演进和贡献,阐述唐传奇对于后世文学创造的影响,为唐传奇研究尽一丝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清代翻译政策是清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统治中原而采取的一种特殊语言或政治政策.随着清代翻译政策的施行,翻译人才日渐增多;翻译种类呈现多样化,既注重儒家经典、宗教经典的翻译,还涉及军事、科技、小说等类的译著.清代翻译政策有效地配合了清代统治者对整个国家的管理和统治,也丰富了各民族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学是民族社会生活的现实反映,也是民族社会生活的理论升华。社会历史和时代精神,赋予民族文学以鲜明的时代特点。民族文学随着时代发展、民族社会发展而发展,又在正确地反映时代发展的脉搏,在无情地揭露和鞭挞现实社会存在的不协调、不公正现象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实现自身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功能。作为中国民族文学一部分的朝鲜族文学亦如此。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社会的大变化和大发展,朝鲜族文坛也出现了繁荣和活跃的局面,呈现了自身的诸多特点。本文仅就迈入90年代后朝鲜族文坛小说创作的实态、特点等进行扼要的分析和归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模式,"天人合一"的思想由来已久。天人相通的"天命观"可上溯到西周之前的夏商时期,而比较成形的"天人合一"学说则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由老庄阐述了这一思想概念,后来被汉代儒学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本文对"天人合一"的学说进行了简要分析,从儒家和道家在此学说之上的观点展开了阐述,并对"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体现进行了赏析。  相似文献   

20.
拉先 《中国藏学》2006,(4):87-94
分裂割据时期出现了藏传佛教的许多教派,随着这些教派的兴盛推动了后世藏族作家文学。这时期的文学,与吐蕃时期相比,其内容和形式都有了较大的转型。这种转型是基于各教派的不同法脉传承而形成的,它确定了后世作家文学的发展方向和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