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翻开中国绘画史,可以看到中国各个时期的绘画艺术都具有高度的程式性.从远古的石器时期彩陶制品上绘制的各式纹样,到殷商时期青铜器上铸造的各色线条与纹饰,再至汉代的漆画与帛画上出现的各种图案纹理,最后到后世传统中国画中的各种线描与皴法等等,都具有高度的程式化特征.同时,这些具有程式化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又具有抽象性、装饰性以及写意性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
外族女婿是哈尼族迁徙史诗中比较突出的一个文学形象,他们在不同的异文版本中反复出现,并出现在相似的情节中,具有高度的程式化特征。本文分析了这一形象三个层次的程式化特点,试图挖掘其背后蕴含的丰富的民族文化与心理内涵。  相似文献   

3.
"口头程式理论"是研究口头传统叙事诗的科学理论方法,能够将不同民族口头传统叙事诗中系列的词语、意义、观念、行为等规范化地总结出来,寻找各民族口头传统叙事诗中所存在的共性,有利于在文化领域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该理论现已被广泛地运用到我国相关的学术研究领域之中。《梯玛歌》是土家族口头传统叙事诗的代表作,其程式化和口传性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用口头程式理论对《梯玛歌》进行具体分析,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程式语言的变异性、规律性及稳定性,有助于土家族口头传统叙事诗研究路径的拓展。  相似文献   

4.
鉴于陕北说书口头创作的特点,它有很多高度程式化的词块,掌握这些程式化词块的英译方法对于掌握陕北说书英译工作相当重要。“程式化理论”是翻译口头文学的指导理论,研究的是口头诗学中具有固定韵律结构的高频率语言模式或词块。本文对陕北说书中的程式化语言进行了分类并对其英译方法举例论证,希望能对陕北说书的译介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藏传佛教艺术从产生至形成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每个阶段的演变与发展都是对前一阶段的推陈出新,在相对程式化的轨迹中不断形成新的风格。  相似文献   

6.
王紫 《中国民族博览》2023,(21):216-218
在当下全球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大背景下,艺术形态也面临着融合、脱域的社会现象。随着民族自信的不断攀升,更多的设计角色着眼于挖掘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美学价值,于其中寻找民族本土设计语言。由此产生了诸多艺术创作与语汇的同时也催生了大量如“设计倾入”“语言符号化”等问题。本文探讨了现代设计语境下的中国传统手工艺造物理念与艺术审美价值。以东西方造物哲学观为出发点,分析中国传统手工艺在当代设计语境中所需的现代性、在地性、日常性以及审美教育性。试图通过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美学理念与造物程式来寻找重塑本土语言的艺术形式,思考当下东方设计语境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7.
北魏天安到太和时期(466-490),在云冈、麦积山等石窟寺营建过程中,出现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双窟样式,其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湛,融合了诸多中原及西域造像特征,是外来佛教艺术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与当时北魏文明太后冯氏和献文帝、孝文帝共同临朝执政有密切关系,也是世俗政治力量在佛教窟龛造像中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8.
歌剧艺术十分受到大众的喜爱,具有独特的感染力与美学价值。作为我国戏曲艺术中的一种,歌剧在发展中既受到西方歌剧艺术的影响,又融合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在创作、音乐风格以及歌剧表演上都极具民族特征。新时代为了凸显我国歌剧艺术民族特征,推动其发展,就需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运用多种方式实现歌剧艺术的推动,让民众更多参与到歌剧艺术的欣赏中,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力量。  相似文献   

9.
王志豪  阿旺嘉措 《中国藏学》2024,(1):173-182+219-220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藏传佛教中国化是我国宗教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甘青河湟地区东北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青藏高原东部多文化互动的典型区域,历史时期和当代都处于宗教中国化的前沿地带。文章基于多次实地调研获得的材料,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从当代实践方面对甘青河湟地区东北段藏传佛教中国化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发展态势。研究发现,目前,甘青河湟地区的藏传佛教继续保持着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同时信教群众日趋多元,宗教仪式汉藏交融,寺院神灵汉藏共处,宗教建筑、宗教艺术也更加本土化,这些都无不体现出这一区域宗教中国化的特点。甘青河湟地区的藏传佛教在历史时期已经走出了一条以中华文化为底色、融合区域特点的宗教中国化道路,在宗教中国化的当代实践上也正在呈现出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化是一个具有几千年不断发展历史的文明体系。高度的开放性与巨大的包容性,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系统的交流中,西天的佛祖、欧土的耶稣、阿拉伯的安拉,分别闯入了中国人的神灵世界。不少人告别了祖宗的牌位而皈依佛门;不少人放弃了多神的崇拜而专信独一的安拉;还有人在原先的信仰中加上了来自海外的耶稣。在充满痛苦和曲折历史的过程中,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分别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扎下了根,并且在生长的过程中,汲取了中国文化的各种养料而在许多方面被“中国化”了。  相似文献   

11.
形象造型普遍程式化,是广西花山崖壁画的突出特点。它明显地呈现出由象形到符号化的过渡状态。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不少启示。一、何谓程式化所谓程式化,是指将某类事物的形象概括成为相对固定的几何式样。如西安半坡仰韶文化的鱼纹、鸟纹,就是由真实的鱼形和鸟形逐渐发展为抽象的符号的规范化的几何纹样(《考古学报《1965.1及《西安半坡》)。我国不少地区岩画中的人、动物或其他事物的形象,也是由模拟的、写真的形象发展为符号化的几何形图象,形象因高度  相似文献   

12.
水陆画是佛教绘画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相融合的产物,是佛教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其始于唐,兴于宋,盛行于明清时期,近世以来逐渐被人们淡忘。它是中国传统绘画工笔重彩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笔重彩的补充和发展,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傩面具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色彩的多样性是傩面具显著的特征之一,因风俗人文的影响,又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性;恩施傩面具具有典型性,通过对恩施傩面具的实地考察,并深入分析归纳了恩施傩面具色彩的运用状况,可以看出恩施傩面具色彩运用有着原生性、程式化、生态性和对比强烈的特征;同时,恩施为土家族主要聚居区,且与汉族文化交融频繁,傩面具色彩不仅受到了中国传统"五色观"的影响,还将恩施土家族尚红尚黑忌白的色彩观念融入傩面具色彩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本土化特色。恩施傩面具色彩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傩面具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山水画在历经早期"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山水构图审美绘画特点以后,逐渐发展到五代至两宋的、从成熟到辉煌的绘画历史时期。本文以五代、两宋时期山水画的审美构图特征展开分析,梳理探讨这段历史时期中国山水画从"全景式构图"到"边角特写式构图"的演变、特点,以及对后世山水画创作的审美与艺术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邱瑞 《中国民族博览》2017,(20):137-138
舞台剧是重要的舞台艺术形式,歌剧、话剧、舞剧等都可以划入舞台剧范畴.舞台剧的演出需要"程式化"来进行规范,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本文对舞台剧做了概述,另外介绍了"程式化"对舞台剧表演具有的促进作用和阻碍作用.克服"程式化"的弊端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创新途径包括深入生活、借鉴其他舞台表演艺术、创新表演形式,通过这些方面的创新,舞台剧可以获得良性发展,发挥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河湟汉族答谢歌是一组程式化特征鲜明的婚礼仪式歌。其程式意义渗透在答谢歌的语言、句法、主题和结构等各个层面,每一层面的不同程式,对歌手的表演提供了极大的便捷。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画创作过程中,笔墨文化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及内容,赋予了中国画最内在的灵魂。对于笔墨所具有的内涵,不管是从纸、笔等工具的狭义意义上来讲,还是从抽象绘画形态这种广义意义来讲,都体现了中国画与我国传统笔墨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感染和相关联系的相辅相成性。所以,在国画的创作过程中,对笔墨的融会表达必须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以此才可充分将现代绘画的那种审美艺术特点呈现出来,此同时也才能不断探索出未来的前景与规律。中国画是一种有着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它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灵魂,而且也包含了各种中国艺术刻印的元素。本文重点探讨中国画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其神韵风姿、精神特质与我国传统笔墨之间的密不可分性。  相似文献   

18.
权新宇 《西藏研究》2023,(4):143-154+160
麻昼仪式具有傩舞和苯教的某些文化元素,但不完全是学界一般认为的傩舞和苯教神舞的民间遗留,而是以仪式主体相信万物有灵和鬼神等超自然力量为基点,通过一系列媒介并加以符号化和象征化,在特定时空维度中,以众神之名驱逐侵害人们的鬼邪,旨在落实来年村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现实性诉求的一种程式化叙事。这种程式化叙事不仅是白马人精神世界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文化投射,也是村落语境中白马人对自身文化的追溯性表述。显然,这种追溯性表述与族群的过去、现在及未来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19.
论《格萨尔》的程式化结构特点及其传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萨尔》不仅规模宏大,其突出特点还在于它是一部至今仍被广大群众传唱着、不断丰富着和传承着的"活形态"史诗。民间口头传唱是其主要的流传形式。这部鸿篇巨著的生成和传承与其程式化的结构特点紧密相关。文章借鉴西方史诗和蒙古史诗研究的方法与思维角度。从结构入手,衍用口头诗学中"程式"和"主题"的术语概念,结合《格萨尔》自身所属的语言系统及文化传统的特点,对其整体结构、分部本结构、唱词结构、叙唱语言和曲调五个方面作出了具体的程式化解析;分析了《格萨尔》中"程式"与"主题"的具体内容,阐述了艺人如何利用"程式"和"主题"创作与传承史诗;探究了产生这种程式化的结构特点及传承规律的思想渊源,说明了史诗程式化的特点为艺人的即兴创作与记忆提供了客观上的便利。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流传于甘肃、青海蒙古族中的《巴彦松》祝词的程式句法,证实《巴彦松》祝词的口头特征、程式化的传统结构、表演中的创作和创作的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