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藏自13世纪中期被正式纳入元帝国版图,元朝中央对西藏地方实施了有效的治理和管辖,设置宣政院机构并以帝师兼领院事;在西藏地方设置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封授有实力的地方实力集团为万户等。元朝对西藏地方的直接治理和萨迦派为首的藏传佛教上层在元朝扶植下的政教合一形式的统治对其后700年的西藏乃至整个藏族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朝中央对西藏的管理形式也成为明清两代中央王朝统治西藏的滥觞。  相似文献   

2.
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唐宋时期就发生了,元朝统一西藏后,使这种交流活动更加广泛和深入。元代西藏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各族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提高,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兄弟民族间的传统友谊和祖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自从元朝统一以后 ,西藏纳入祖国的版图 ,元朝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统一西藏的同时 ,全方位地接受了藏传佛教文化 ,从此政治和宗教之间形成了互动关系 ,使藏传佛教文化在蒙藏地区不断发扬光大。后来明清两代沿用元朝的策略 ,政治上积极支持藏传佛教 ,促进藏传佛教文化的发展 ,这对各民族的团结 ,国家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的历史作用在于为经过四百年战争混乱、分裂割据的西藏重新统一于元朝中央统治之下奠定了基础。元朝在西藏归顺后即设官建制、清查户口、额定赋役、缴纳贡赋 ,确立领主庄园制和政教合一的封建体制 ,给西藏带来了相当长时期的政治稳定局面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的西藏地位刍议喜饶尼玛西藏地方是中国的一部分,尤其自13世纪元朝中央政府在西藏派官设治、清点户口,设立驿站、划分十三万户……西藏与祖国的关系更加紧密;明朝实行“多封众建”,继续元与西藏的领属关系;清朝中央政府则进一步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派出驻藏...  相似文献   

6.
西藏自元朝开始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后,历代中央王朝即对其进行了有效的管辖。文章就元朝和明朝在藏区的施政模式进行了考述与比较。  相似文献   

7.
1239年蒙古军队深入到西藏,在拉萨北面的杰拉康发生了一次规模不算很大但是对青藏高原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影响的战斗。本文依据史籍的记载和在西藏的实地考察,对导致凉州会谈和西藏纳入元朝统治的杰拉康之战做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由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樊保良与甘肃省文史馆副馆长水天长主编、并由樊保良主要撰稿的《阔端与萨班凉州会谈》一书,是一本论述蒙藏关系和中华民族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中一个重大事件的学术专著。蒙古汗国皇子阔端与西藏政教势力代表萨班,1247年在凉州(今甘肃武威)举行了一次历史性会谈,成功地解决了西藏归属问题,其后元朝政府对西藏行使了有效的行政管辖。从而西藏划入中国版图,以法律的形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书深入详细地反映了“凉州会谈”是西藏与祖国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标记,是关系史上的一大转折。西藏地…  相似文献   

9.
元朝帝师八思巴家世考述王启龙藏族圣僧八思巴(1235—1280),本名罗追坚赞,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有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为13世纪西藏在政治上正式投入祖国怀抱,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统一作出过卓越贡献。八思巴的家世与吐蕃其他某些王族一样,家族自身的人都把自己...  相似文献   

10.
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西藏民族是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自元朝以来,中国历届中央政府都对西藏行使自己的主权.1911年前后,帝国主义者趁清政府被推翻之际,挑拨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离间达赖与班禅之间的友谊,在噶厦政府及军队中培植亲信,企图搞西藏独立,成立其卵翼下的“西藏国”.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内向力以及近百年来西藏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使西藏人民更加认清了帝国主义者的本质,更加倾向于中央政府.帝国主义的阴谋始终未能得逞.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1.
前  言元朝忽必烈即皇帝位的同时任命西藏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为帝国宗教界首席国师( 1 2 6 0年 ) ,随后又将他任命为帝师 ( 1 2 70年 ) ,1 2 6 4年设立的佛教最高官署总制院 ( 1 2 88年改称宣政院 ) ,也由八思巴来管理。此后历代帝师均由萨迦派高僧来担任 ,从此佛教(尤其是西藏佛教 )便成为蒙古皇室尊崇的对象。有元一代先后建立了大量寺院 ,并对寺院以及佛事、法事采取了役税优惠政策。元朝在尊崇佛教的过程中 ,对西藏佛教以及全部佛教是怎样加以特殊保护的呢 ?并且在官制、法制、税制等方面又是怎样表现这一特殊政策的呢 ?本文主要以…  相似文献   

12.
终元一代,元朝蒙古上层对藏传佛教崇信有加,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讲,元朝蒙古上层一方面利用藏传佛教来达到怀柔吐蕃和统治本国民众之目的,另一方面,蒙古统治者自身对终极关怀的极其重视.从客观上讲,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如西藏佛教领袖、西夏佛教、蒙藏文化的相似以及生物基因等方面的影响.不论从主客观,还是从内外因讲,元朝蒙古上层崇信藏传佛教都是多方面的、多因素的.  相似文献   

13.
12世纪末到14世纪中期藏传佛教的东传韦明元朝统治者尊崇藏传佛教,很多学者对此大都从藏传佛教对蒙古族文化的影响这一角度作出了很有见地的研究,本文试图从藏传佛教发展史的角度,通过阐述藏传佛教传入汉蒙之地及其历史特点,欲以阐明这一时期西藏文明东向发展的轨...  相似文献   

14.
略论元代驿站的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元代驿站的职能李云泉元朝统治时期,驿站遍设辖境,东起高丽、东北至奴尔干、北达吉利吉思、西到伊利汗国和钦察汗国、西南至西藏、南至越南、缅甸,皆有驿站相通,形成以大都为中心四通八达的驿路交通网。据《元史·地理志》和《经世大典·站赤》记载,全国共设驿站...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习惯法是早期游牧民族法律文化的缩影,也是元朝法制建设的特殊起点。元朝法制同蒙古法文化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蒙古族习惯法对元朝法律的影响是深刻的,这使得元朝法制始终表现出封建法和民族习惯法的二元特色。  相似文献   

16.
也里可温,是元朝对传入中国基督教的一种称呼。本文从基督教在蒙元帝国时期的传入,剖析基督教景教与天主教两个不同派别,先后在蒙古帝国和元朝时期再次传入、发展与销声匿迹的历程,探讨基督教为什么会随着元朝的灭亡而消亡,以及在中国难以立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政教合一的西藏地方官制始建于元代。十三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正式纳入祖国版图。八思巴受元朝中央政府之令,作为政教合一的首领管理西藏地方。到十八世纪前半期,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经清朝中央政府正式册封后,西藏政教合一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公元1751年,清廷中央颁“藏内善后章程”,进一步明确规定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共同掌握西藏要务的体制。民国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干扰,中央政府派驻的西藏办事长官滞留印度数年,西藏地方官制则沿袭前朝变更不大。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元散曲作家隐逸思想产生的渊源杨泉良,刘晓峰在元朝,蒙古族是处于统治地位的民族,有着诸多的特权。虽然统治者视文人为下九流,但元朝蒙古族散曲作家并没有因此受贬和受歧视,多数担任官职。可以说,元朝为蒙古族散曲作家施展才能,实现抱负提供了最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9.
元代的西藏     
为了使中国的西部边疆地区稳定,蒙古人设立了一些机构来管理西藏和西藏边境地区。在《元史》关于地理这一章中,虽然对乌斯藏即西藏记载不多,但是,在名义上仍把乌斯藏与另外两个区域——纳里速(Na—li—su)和古儿孙(ku-erh-sun,也写作ku—lu—sun古鲁孙)一起视为中国元朝时期的一个路。《元史》关于官吏这一章中,列举了许多隶属于宣政院的机构,宣政院是管理佛教与西藏事务的机构。在库库诺尔地区的朵思麻(指青海湖以南的地区及黄河上游流域)设立了路,这和在朵甘思(指四川西部地区)设路是一  相似文献   

20.
元顺帝时期党争连绵不断,愈演愈烈,直接导致了元朝末年的政治混乱、吏治废弛、经济萎缩和军事解体,严重地削弱了元朝统治,终于使元朝不足百年而亡。元顺帝时期党争激烈的主要原因,是极端利己主义思想在这些人的头脑中作怪,也是元代中期党争的继续.党争是剥削阶级官僚政治的痼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