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明月 《当代老年》2013,(9):16-17
2013年6月26日上午,王亚平与其他两位战友经历了15天的太空之旅后,乘坐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回家”。然而,从农家女到中国“神女”、“太空教师”,母亲给了王亚平太多的关爱和付出。面对记者,王亚平说:“我要感谢母亲。因为,母亲给了我成长的力晕,给了我‘飞天’的阶梯!”  相似文献   

2.
吴志菲 《职业》2003,(11):12-15
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奉献了他们的青春和汗水。在这支科技大军中,有一位年仅41岁的专家,他就是载人飞船系统总指挥——  相似文献   

3.
2013年6月26日上午,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位航天员安全出舱,微笑着接受了鲜花和掌声。此时,有一位耄耋老人从电视直播中看到这一幕,紧张的眉目舒展了,露出了微笑。他就是中科院院士、我国火箭控制系统专家、89岁高龄的梁思礼老人。  相似文献   

4.
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主着陆场预定区域,3名航天员健康出舱至此,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准操控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健康在轨驻留,全顺利返回"的任务目标"神十"3名航天员此次飞天征程中,成功实施进驻天宫一号(微博)、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以及航天医学实验、技术  相似文献   

5.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继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后,中国又一次太空之旅。在古城南京,一双浑浊的双眼在时刻注视着电视,她就是“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兼发射总指挥叶培建的母亲周忠秀。泪眼婆娑中,她讲述了和六旬儿子的别样亲情。  相似文献   

6.
柳歌  胥柳曼 《女性天地》2005,(12):24-25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世人瞩目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神六”飞天的前几天,就在飞船发射架前,有一对新人举行了婚礼,这是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自1958年建成以来第一次出现的特别婚礼。两位新人都是常年驻守在基地的一线航天工作者。而月老,就是“神舟”航天飞船。  相似文献   

7.
正她作为一名火箭零部件数控铣工,经常要加工要求精度比头发丝还要细的零件,而这些零件将被用于神舟飞船、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等火箭发射平台上,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面对这份要求极高的工作,她百折不挠,滴水穿石,27年如一日潜心钻研技术,如今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精通数控工艺、编程及操作的顶尖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和国家航天特级技师。她叫韩利萍。  相似文献   

8.
胡铁华 《老年人》2008,(11):34-35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6点43分,“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开始出舱;16点45分,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16点59分,结束太空行走,返回轨道舱。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成功返回地球。  相似文献   

9.
正甲板上有人生,桅杆上有梦想。身姿笔挺刚毅,双手紧握舵盘,目光直视前方……23岁的天津女孩顾敏,毕业于天津海运职业学院,是我国最新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7号船的首位女舵手。她驾驶着远望7号船参与完成了天通一号、神舟十一号、长征五号、天舟一号、嫦娥四号等十余次重大海上测控任务,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相似文献   

10.
五年间,从神舟七号到神舟九号升空,"中国高度"实现华丽转身;"蛟龙"号7062米深海下潜成功,刷新了"中国深度"。从大型飞机项目开启,到中国高铁延伸演绎着"中国速度"……  相似文献   

11.
视野     
《职业》2004,(7)
中国女航天员5年后诞生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的计划,第一位女航天员将“诞生”在2010年以后中国实施空间站计划的神舟号飞船中。据介绍,中国选拔的女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中主要是充当载荷专家的角色,虽然将在普通女性中选拔,但可能对其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等方面要有相应的要求,让其在太空中进行空间研究、试验等工作,而神舟号飞船驾驶员的工作还是会交给男航天员去进行,  相似文献   

12.
已经过去的2005年对于吴海军和他的神舟电脑来说可谓是风光的一年。早在神舟六号发射之前,同名的“神舟电脑”就已经借“超级女声”赚够了眼球。以闪电速度签约本年度超女冠军李宇春,这让很多人感到惊讶:老吴此次何以出手如此之快,以至于抢在了联想和 TCL 的前  相似文献   

13.
她是一位闻名上海的“左联”女诗人,也是一位深入“76号”魔窟与日伪特务较量的红色女谍,她吟出过“宁为祖国战斗死,不做民族未亡人”的铿锵诗句,而“汉奸”骂名却令她两度蒙冤。爱痛撕裂,她把所有的委屈都藏在心底,甘愿拿自己的名誉和生命为共和国的诞生而奉献。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0月1日,来自上海的航天技术人员王蕾与工作在戈壁大漠的发射中心参谋杨延峰,在“神舟六号”飞船将要起航的地方——载人航天发射场举行了一次特别婚礼。杨延峰和王蕾让巍峨耸立的“神舟”飞船发射塔架见证了他们的爱情。  相似文献   

15.
时讯盘点     
时讯盘点之飞天篇过去的这一个月最喜乐的名字无疑是“神舟”五号和杨利伟。“神舟”飞天,华夏扬眉。中国人第一次飞上太空,中国人第一次俯瞰地球,这是中华民族史无前例的高度。十六届三中全会刚一落幕,胡锦涛就飞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令人感到中国人的初次太空之旅不仅具有空前的科技意义,在振奋人心、凝聚民族方面也具有意味深长的政治蕴涵。宇航是人类20世纪的里程碑,1957年苏联的第一颗卫星发射,1961年苏联第一次载人航天,1969年美国人第一次登上月球……虽然距人类第一次飞天已过了42年,中国仍因“神舟”壮举荣膺载人航天“第三名”,全球炎黄子孙为此血脉贲张,如痴如狂。当然,飞天又绝不仅仅是“国家秀”,这次伊拉克战争美国人又上演了一次精确  相似文献   

16.
千年飞天梦,今朝梦成真。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6日凌晨6时23分在我国内蒙古中部成功着陆。这是中华民族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已经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在军营生活了40余年的老兵,我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在这举国欢腾的喜庆时刻,我不由得想起了去年我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目睹“神舟”四号飞船从发射到返回的情景。2002年12月29日22时…  相似文献   

17.
岸达 《老年人》2005,(11):6-7
金秋明月夜,翘首望穹天。2005年10月12日9时,我国自己研制的“神州6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在经历了115个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载着两名航天员于17日4时33分成功着陆。这5天5夜,惊心动魄,牵挂着祖国13亿人民的心。在湖北省枣阳市杨垱镇,有一位瘫痪在床的老人,她虽然不能下地行动,但一颗慈爱的心却始终在陪伴儿子遨游太空。她就是航天英雄聂海胜的母亲张金秀。聂海胜,山村的一个看牛娃,如今成了名扬世界的航天英雄。追寻他成长的足迹,人们发现父母对他的影响无处不在。勤劳朴实的父母,不但传给了他吃苦耐劳、忠厚正直的品质,而且…  相似文献   

18.
宗和 《老人天地》2013,(7):28-29
中国“神舟十号”飞船于20/3年6月11日17时38分搭载3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将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再圆中国飞天梦想。那么,在亲人们眼中的3位英雄,在日常生活中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9.
2013年6月26日,我国载人飞船“神舟十号”成功完成航天任务,顺利返回地面,“神州十号”安全着陆那一刻,从飞船发射那天起就一直关注现场直播的“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林励吾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林励吾之所以十分关注神州飞船的飞行情况,是因为其中凝聚了他大量的心血。  相似文献   

20.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1969年,美国人尼尔·阿姆斯特朗戴上一只欧米茄超霸系列登月表做了一次太空旅行,成就了欧米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只在月球上佩带过的手表”之名,欧米茄表由此树立起来的精确无误的品牌形象一直传承至今。可以说,事件营销初显了它的威力。34年后的10月16日,一批包括润滑油、矿泉水在内的品牌借着“神舟”五号升空的东风同样做了一次“超级品牌秀”。这再次彰显事件营销”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