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代情痴谢和赓与“赛金花”王莹的传奇恋情文/伊非30年代,她曾以领衔主演历史名剧《赛金花》轰动整个上海滩和南京城,被称为“人人敬慕之中华女杰,一颗洁白的明星”;他曾以任吉鸿昌、白崇禧、李宗仁、蒋介石等中国现代史上显赫人物的机要秘书而闻名于“党国”,被...  相似文献   

2.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返南京,被扣留,这一囚禁就是漫长的半个世纪。然而,无论是在大陆还是逃亡到台湾,蒋介石为什么始终都没有杀害张学良呢? 张学良得以保全的原因之一应归功于于凤至。是于凤至睿智地同蒋介石周旋,最终驾驭了局势,改变了一代爱国将领的命运。 早在张学良“东北易帜”后,蒋介石为笼络并控制张学良,曾授意宋美龄与于凤至结拜金兰,于凤至也拾级而上,拜宋美龄的母亲为干娘。十数年来,张学良、于凤至与宋家一直有“通家之好”。  相似文献   

3.
戴煌 《炎黄世界》2010,(2):26-28
陈琏——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的女儿。1939年,她瞒着父亲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华东局宣传部勒令陈琏交待“历史问题”,她从11楼跳下自杀。1979年,陈琏被平反,胡耀邦称之为“家庭叛逆,女中英豪”。  相似文献   

4.
枫叶 《当代老年》2009,(1):18-19
他曾是西北军战将,又成了蒋介石的救命恩人,却和周恩来保持着单线联系。 蒋纬国说他是潜伏在蒋介石身边时间最长、最危险的“共谍”;朱德元帅却不止一次称他“有奇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5.
他曾是孙中山的警卫,后又成为蒋介石“剿共”的干将;他既为蒋介石立下赫赫战功,又敢于和他唱对台戏;他在抗战中虽创下辉煌战绩,胜利后却被解除了兵权;在辽沈战役中他暗做“内应”,配合了解放军的战略进攻,事后却成了中共公布的战犯;蒋介石下野后,他逃到香港隐居,1955年初却突然返回大陆……这就是国民党爱国将领卫立煌曲折而传奇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曹聚仁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和记者。1956年到1959年,曹聚仁曾先后6次从港澳返回大陆为两岸和谈牵线,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也曾与在台湾的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畅谈”国共第三次合作的事宜。  相似文献   

7.
在北伐战争期间和其后的几次战争中,作为总指挥的蒋介石曾三次遇险,命悬一线。但天不绝蒋,每次都被人解救于危难之际。后来,蒋介石对这三位恩人都是恩典有加,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三位“恩人”后来都走上和老蒋截然不同的真正革命家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司徒雷登是近代来华重要的美国人,他生于中国,事业发展在中国.可以说近代以来没有一个外国像司徒雷登那样了解中国,热爱中国,与中国的交往之深是没有一个外国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的.正因为如此,他与中国各阶层人士建立起了广泛的联系.与司徒雷登交往的人士中,就有像蒋介石那样对近代史产生重大影响的“重量级”人物.那么,他们二人发生交往的机缘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同乡情缘、宗教信仰和事业背景三个方面进行逐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胡敬,中国知名模特,曾获得2002年新浪·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冠军、2004年首届美视中国影视模特大赛冠军等多项殊荣。然而,身高1.78米的胡敬,却被比她低7厘米,年龄比她大一轮还多的“三德子”俘虏了。而且,为了“三德子”,模特冠军还放弃了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10.
当西方误读中国之时,她挺身而出,在她面前没有文化的鸿沟、没有厚厚的坚冰.她的优雅、睿智、坚韧和干练,让鸿沟成了桥梁,让坚冰成为活水。傅莹,这位曾被外媒评价为“善于发挥智慧和魅力攻势的大使”,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之后,再次吸引着公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1.
她本是才女,能诗能文能导能演。 她还曾是军人,经历过淮海战役的洗礼。 她进入体育界缘于贺龙元帅亲自点名,当时被形容为“女秀才进武庙”。 此后她不但成为共和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在国家体委担任副主任的女性,而且还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奥林匹克勋章的女性。  相似文献   

12.
邓颖超,这是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令人敬仰而又极富亲和力的名字。她是周恩来总理的夫人,他们是伟人伴侣;她被公认为20世纪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她历经百年风云,贡献卓著;她被千百万中国人亲切地称为“邓大姐”、“邓妈妈”、“邓奶奶”,她平凡的外表背后,是不平凡的高贵品格和超凡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13.
日本姑娘岩崎春香被网友亲切地称作“香香”,她曾以志愿者的身份,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当了一年半的护士。香香见证了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强大决心和不懈努力。2021年由始,查查分享了她的新年愿望:尽管距离遥远,她愿新的一年越来越好,未来有机会再回到中国,看望她的同事、朋友。  相似文献   

14.
秋瑾是近代中国革命的重要人物。她的政治形象在近代先后经历了"男女革命"、"革命先烈"、"女革命家"等三个阶段;这种形象转换和中国近代以来的女权主义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民族战争密切相关,早期往往只强调她其中一个侧面;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她的女权主义思想被替换为男女爱国平等,革命思想被替换为积极抗战,两种改造过后的思想第一次统一到"秋瑾形象"之中,成为当时国民党领导妇运的精神象征。"男女革命"的悲剧人物  相似文献   

15.
陈蓉 《当代老年》2010,(8):20-21
现已95岁高龄的沈安娜面容慈祥,满头银发,精神矍铄。谁能想到,她曾是共产党打入国民党内的一名谍报人员,连续11年战斗在国民党中央核心机关里,蒋介石在国民党会议上的多次讲话,都是由她记录。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台湾岛曾两度接受来自大陆的大批移民,每一次都有穆斯林混杂于其中。第一次发生于明朝灭亡之后的1661年,郑成功率领25,000名追随者,由中国南海岸出发,从荷兰人手中夺取了台湾。第二次发生于约三个世纪后的1949年,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从大陆逃避于此。约有一百多万人,其中多数是士兵和政府官员,背井离乡来到这被葡萄牙人誉为“福摩萨”——意即“美丽的”——的小岛上。  相似文献   

17.
仁悟 《老年世界》2011,(22):6-8
1967年2月14日,一个名叫晏章炎的人,写了一封信给“中央文革小组”,说,1933年,贺龙曾通过熊贡卿向蒋介石“乞降”,企图“叛变投敌”。这是在歪曲历史,无中生有,颠倒黑白。  相似文献   

18.
正冷津津硬邦邦的大排,木柴口味的鸡腿,还有蔫成灰绿色的两片青菜,实在是倒了胃口,如果被中国首位吃火车餐的女人看见,肯定会嗤之以鼻。这个女人,就是“颐和园时装大片先锋”、“清宫火锅研究美食家”、“紫禁城美妆研究小组组长”——慈禧太后。有关慈禧太后坐火车的经历,给我们带来最详细描述的,乃是自称“公主”的裕德龄——她曾  相似文献   

19.
近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解密的《蒋介石日记》表明,蒋介石对参加开罗会议的成果是十分满意的。首先是中国首次以大国地位,与美国、英国共同出席开罗会议讨论盟国之重要决策;再者,他对罗斯福总统有好的印象,罗斯福告诉他,其“最感到头痛”的是丘吉尔,“英国根本不愿见到中国成为大国”。  相似文献   

20.
在父母眼中,28岁的詹妮弗·潘曾是家里的“金凤凰”——学习出类拔萃,被大学提前录取还拿到了奖学金……然而,这一切只是詹妮弗精心编织的谎言而已,所谓的上大学不过是在大学图书馆里混日子罢了,事实上,她连高中毕业证都没拿到! 谎言被戳穿之后,父母将詹妮弗严格监管起来.形同坐牢的“家庭牢狱生活”把詹妮弗逼上了绝路.最终,她和男友雇凶杀死了双亲…… 一、瞒天过海,篡改成绩 今年25岁的詹妮弗·潘,有个好听的中文名字叫潘湘文,是个美丽可爱的女生.2006年,她和父母从中国广东汕头移民到加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