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982年国家统计局第一次编纂《中国统计年鉴—1981》(按资料年份出版,从1983年开始,年份的标注按出版年份),此后作为资料性年刊每年编辑出版,到2011年已经过去了整整30年。回望过去30年,《中国统计年鉴》作为政府统计信息发布的重要载体,按年度收录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经济社会统计数据,为中国经济社会在这30年间的发展提供了一份系统记录,同时也见证了中国政府统计在这30年里发生的转型和功能扩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正式加入WTO后,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1978年至2002年,中国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从97.5亿美元猛增到6208亿美元.相应地,中国在世界贸易国家排名榜上也从第32位上升到了第5位.其产业发展也进入按国际分工结构来选择和实施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3.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是一个常态化社会现象。本文用人13普查数据,试图从我国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分男女、城乡以及老年类型进行分析研究。我们的研究显示,老龄化程度并非某些文献说的那样来势猛、速度快,我们认为中国到2030年都可以认为只是中龄老年人口,到2040年才真正成为高龄老年人口。  相似文献   

4.
<正>1992年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以下简称CSNA-1992)正式发布。从1992年到现在,不知不觉整整30年过去了。回望过去,追溯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开发建设过程,可以深切感受到CSNA-1992的历史性意义。一方面是告别过去,它的发布意味着中国放弃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管理需要、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中国各省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从省际、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域三个维度用测度不平衡的相对指标基尼系数、Theil-L指数和Theil-T指数测度了中国技术不平衡,并同时运用Theil指数组群分解方法,从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域两个维度对中国技术不平衡进行分解.测度和分解结果表明:中国技术不平衡发展现状较为合理,从动态角度来看,中国技术不平衡在过去16年间呈现出下降趋势.整体技术不平衡主要由区域内差异所造成,区域间差异贡献较小,八大经济区域间技术不平衡程度较东中西部间技术不平衡程度高.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择了经济回归分析领域中常见的混合模型和随机混合模型作为基本的分析工具,选择了从1996年到2009年的中国GDP增幅数据代表国家宏观经济运行,选择了从1996年到2009年的上市公司资产收益率(ROA)均值代表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对二者开展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早春三月,乍暖还凉,《2007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简称《公报》)在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中如期发布了。过去的2007年是上一届政府任期五年的最后一年,也是贯彻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起步之年。在《公报》所公布的众多繁杂数据中,即反映出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也呈现出了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走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短缺统计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弥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之不足,为找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为奠定社会和谐发展之基础,我们有必要给出一份中国短缺报告。投资渠道的短缺表1数据表明,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个人平均储蓄率为22.54%,截至2005年12月,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而美国税后收入的人均储蓄比率则从1990年的7%下降到2005年的不足1%;即使有传统储蓄习惯的日本人,其家庭收入储蓄率也从1990年的15%下降到2005年的5%。导致我国个人储蓄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投资渠道的短缺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省政府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出发,适时提出2004年率先在全国普及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十五年教育,而我省普及十五年教育的难点是普及高中段教育.高中段教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不但直接影响着教育的综合实力,而且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10.
赵红 《统计研究》2005,22(8):16-6
一、引言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前所未有的持续高速增长吸引了世界越来越多的注意力。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不变价人均GDP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增长了5倍。人均GDP从1953~1978年间的平均495元增加到1979~1986年间的平均1133元,进而又增加到1987~1998年间的人均2722元(《新中国五十年历史资料汇编》,1999)。当一个拥有约1/5世界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取得如此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之后,其结果必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及财富分配状况产生巨大的影响。Berry等人(1983)与Chow(1993)的文章均曾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财富分配状况。那…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市场研究行业从诞生到现在已有20年的时间,经历了从起步、学习,到历练、成熟的阶段,取得了持续的快速发展。据CMRA2008年报告对中国市场研究行业规模的评估数据看,中国市场研究行业的营业额逐年递增,已从1998年的6.1亿元增长到了2008年的估计额61.4亿元,增长了十倍之多。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作为中国经济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一条重要纽带,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相关数据表明,中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从1985年的1.7亿美元增长到了2006年的694.7亿美元,年均增幅达到33%;与此同时,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平均年增长率也达到了13.82%,出口产品的结构进一步优化,进出口行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统计与社会》2011,(1):21-22
过去5年,云南GDP从3462亿增至7220亿,年均增长11.8%2/3财政资金投向民生,累计5126亿政府工作报告显示,经过5年努力,云南省经济总量从3462亿元增加到7220亿元,年均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从7809元增加到15749元;第一产业增加值从662亿元增加到110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从1426亿元增加到322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375亿元增加到289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041亿元增加到2500亿元;财政总收入从766亿元增加到1809亿元,  相似文献   

14.
货物贸易发展态势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以来,货物贸易发展呈现如下的特点。1.货物进出口贸易高速发展,在世界货物贸易中的地位上升。进出口货物贸易额从“入世”前2001年的5097.7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6207.7亿美元,增速为21.8%,2003年进一步提升到8512.1亿美元,增速达到37.1%。同期,在世界货物贸易中的出口比重由4.3%提高到5.0%,2003年的5%以上;在世界货物贸易进口中的比重从3.8%提高到4.4%和接近5%。2.货物进口增速持续高于货物出口,贸易顺差先升后降。货物贸易进口增速从2001年的8.2%提高到2002年29.3%和2003年…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城市生活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规模,到2010年,中国将有近两亿农民进城务工,这意味着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使庞大的农民工由进城务工的短暂的转移向在城市定居状态转变,并最终实现其身份和地位的本质变化,已成为中国能否突破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正是从最有希望的城市化流动人口-外出务工农民入手,关注中国农民工城市生活的基本状况,以期对我国城市化决策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已经在广元市区工作多年的小王终于买下了自己的房子,从一名农民变成了市民.在这之前,小王在老家的邻居已经有几户举家搬进了城里.他们是广元城镇化大潮中的一个缩影——从2008年到2013年的五年间,广元城镇人口共增加了10.9万人.近年来,广元市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镇体系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民变成市民,享受到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1970年代,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并缔结了和平友好条约。1979年12月,大平正芳首相访华,宣布向中国提供日元贷款和技术合作。根据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和日本驻华大使馆的数据,自1980到2000年,日本政府共向中国政府提供了四批日元贷款,累计金额达2.66万亿日元。2001年起,日本政府调整了对华贷款的政策,从过去以“批”为单位改为1年一定的滚动贷款方式。截至2004年3月底,日本政府共向中国累计提供日元贷款3.24万亿日元,折合美元约260亿元,合人民币约1700亿元①。在接受日元贷款的国家当中,中国居印度尼西亚之后,名列第二;在向中国提供政府间贷款的O…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现状分析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国农民的收入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由过去较长时间的停滞超低速增长呈现为波动增长的新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上升到2010年的5919.01元,历时32年,增加了5019.17元,增长了近38倍,年均增长速度达9.22%,农民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较大幅度增长。1、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后期,中国农民收入水平虽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在增长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起伏。1978年—1989年前十年,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速13.92%,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农民收入高速增长阶段。1990年—1999年中十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86.3元增加到2210.3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  相似文献   

19.
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以下简称《竺五千》)中运用丰富的历史文献得出历史时期的中国乃至世界气候是有变迁的。本文根据其中的长江流域河湖结冰、热带平原冬季降雪落霜的年份数据整理得到异常寒冷年份,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性而非完全随机波动。又对葛全胜、郑景云、方修琦等《过去2 000年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化》(以下简称《葛两千》)中重建的过去2 000年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再一次表明中国古气候变化存在规律性而非完全随机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中部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中部综合竞争力的现状,选择中部五省的省会城市为样本,因为从经验和数据分析以及结合专家意见,用某一省的省会城市人才竞争力以代表该省的人才竞争力较有说服力.根据指标数据形成过程的不同,中部人才竞争力指标分成两类,即客观和主客观结合指标.客观指标的数据直接取自2000-2002年<中国区域经济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有关部委的专业年鉴和5个样本的统计年鉴或年鉴的有关数据.主客观结合指标,是以一定的数据资料为基础,进行专家主观评估形成数据指标.由于各项指标数据的量纲不同,再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集成,所有指标数据都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