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典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精神以道德的心理发生机制和人人间的心理联想律为基点,通过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换位思考及“人”、“己”之间身——心的反观,使己之语言行为的合理性在他人的言行中得以确证,在互相尊重、宽容、理解的基础上体悟自身的道德责任,从而表现出作为“道德金律”在人际关系调节中特有的亲和效应。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社会生活中,人情一直是建构和维系人际关系最为重要的纽带。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关中的定村在生产领域中发生了明显的人际关系变化,并主要表现为村民在生产活动中出现了从“叫人”到“雇人”的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反映了市场化背景下农民思想观念的改变,表现为人际交往对象的扩展以及交往中理性因素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传统人际关系在农村社会生活中的渐变,表现为人情和面子仍然是理性交往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必仁且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仁”和“智”是道德、理智的人待人处事、正当合理地处理人际关系和天人关系所应有的品质和能力。当今人类正面临着一种严峻的关系危机,它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的极度紧张和严重冲突,本来是属于“人的关系”的关系,表现出脱离人的异己性。为了缓解当前的关系危机,使人与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能够真正成为“人的关系”,并走上和谐发展的道路,“莫近于仁,莫急于智”,仍然是当今时代所要求于人们的。  相似文献   

4.
世界图景是人类对世界知识的总和,是一个世界观的基础,表现为其携带者对世界本质特点的认识,是人所有精神能动性的结果。人所处的客观外界形式一般展现为三种不同的世界图景:现实世界图景、文化世界图景、语言世界图景。语言世界图景是世界图景在语言中的局部表达,研究的实质是现实、文化、语言三种世界图景的互动关系。“现实的”语言世界,着眼却是“虚拟的”文化或概念世界。语言世界图景与文化世界图景之间的关系总体上可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予以界定,即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美学尚“雅” ,以“雅”为人格修养和文艺创作的最高境界。“雅”之境是人与自身心、性的构成 ,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在相互对待、相互造就中的构成。“雅”的开端 ,是“作人” ,就价值体系的差异而言 ,“雅”与“俗”的区别首先表现为主流文化与精英审美意识和大众审美意识之间的疏离与对抗 ;从人生美学来看 ,中国古代“尚雅”审美意识的确立 ,与中国文化中的“崇礼”意识分不开。雅俗之争 ,体现了中国人在究天人之际、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中 ,对如何确立人的地位 ,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理想、人格的确立、人性的美善、人的自我实现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中出现了大量“动形”组合的新语词,它们意义丰富,使用广泛。这类词具有独特的语义关系、句法功能、意义特点。其中,动宾式与动补式的界定依据主要是“动”、“形”之间的语义关系。“动形”式动词不常作补语。同时,这类词在表义上具有形象性、丰富性和新颖性。此外,“动形”式新语词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语言自身规律、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与人的关系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水墨语言极为丰富 ,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外化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种艺术语言反映在传统的水墨山水画中 ,则深化为“言”“象”“意”的高度统一。“言”为山水画的笔墨形式 ;“象”是通过笔墨所再现的物象 ;“意”则是山水画表现的意境。三者层层递进又融贯相通。对于三者关系的把握 ,有助于我们对传统水墨山水画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这一热点议题中,语言作为一个新颖的分析切入点在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流动人口语言使用中呈现出多语码掌握、语言选择时“趋高避低”且“内外分异”、语言学习动力源于生计与交际的实用性目的、语言认同与实践存在背离、言语社区形成等诸多特点和趋势;在语言的外显功能即语言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上,熟练的普通话作为一项人力资本优势对主体的工作获得与工作能力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语言的隔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的人际关系网络及社会空间的拓展;人口大规模流动引发了流入地语言生态的变迁并对普通话推广工作带来了发展契机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日语中的授受表现对日语学习者来说是一大难点,其中尤以动作授受表现中的「~てあげる」最为复杂,稍不注意就会给对方造成失礼的感觉。在实际运用中,日语学习者经常误用进而有意避开。究其原因是因为对授受动词的指向性、说话人的发话立场、授受表现所隐含的恩惠意识、内外有别观念等不能充分理解和正确运用。应该在掌握授受表现语法规则的同时,挖掘语言深处隐含的日本文化及日本民族的心理特征,培养活用基于谈话场景、人际关系的各种待遇表现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人与现实世界关系的紧张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两个方面。如何消解这种紧张关系显然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我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 ,在历史上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即神人以和 ;天人二分基础上的“天人合一” ;人与人和谐基础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基本意蕴有四 :即政治管理之策 ;生存状态 ;道德境界 ;审美境界。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 ,“天人合一”思想对于消解前述紧张关系的有益启示表现在四个方面 :(1)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要有“法”有“天” ;(2 )保持生态平衡要树立整体和谐观念 ;(3 )要建构“民胞物与”的全球伦理 ;(4 )回归自然 ,享受自然人生  相似文献   

11.
语言系人们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所语出的“言”或言出的“语”,为被赋以意义或功能的声或字。它是人类心理世界的外在表现,同时又是人类社会化过程的产物,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模因学角度来看,语言可以被模仿、复制,并世代相传。初民语言原本相同,然而因为模因组变等因素,语言发生变异,形成各种不同的语言,人们也就因此有了母语和外语之别。由于语言不同,人们语“言”能力的反映亦会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2.
“意义”和“当下语言”都不是自明的概念。“意义”不是事物和人的自然状态,“意义”在历史中也不是从来就是这样。“意义”往往是一种“当下语言”,将能用“当下语言”诉说的东西建构为“意义”。“当下语言”即被当下通约为可交流性的语言状态,因而对于“意义”和时代精神具有重大的建构作用。在当下建构新的人文精神和社会理念中,人文科学、文学、哲学、语言等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塑造时代之“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日语"すみません”的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日语中的"すみません”,本意为"对不起,谢谢”,但在现实应用中,其外延不断拓展,内涵也不断深化,已成为沟通人际关系,缓和语言冲突的独特文化现象.集中表现了"和为贵”的价值观念、"大一统”的追求途径和社会层次感.  相似文献   

14.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群体或组织与公众的交往,都集中地体现着心理上的交流,而人际关系就是建立在心理接触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所以,在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中,心理障碍产生的影响更大。1.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交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借助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沟通、理解产生行为的过程。交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进行信息的沟通,即借助于一定的符号系统,双方交流思想、情感观点、知识、经验,消息等。其次,是社会知…  相似文献   

15.
日语中的“すみません” ,本意为“对不起 ,谢谢” ,但在现实应用中 ,其外延不断拓展 ,内涵也不断深化 ,已成为沟通人际关系 ,缓和语言冲突的独特文化现象。集中表现了“和为贵”的价值观念、“大一统”的追求途径和社会层次感。  相似文献   

16.
论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国社会学亟待展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仅就此作一简要的论述和介绍。一、人际关系的构成“人际关系”,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所有的社会关系归根到底都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学讲的人际关系则主要是指人和人之间的直接关系,包括个体与  相似文献   

17.
低幼儿童的天性爱听儿童故事。教师、家长能否绘声绘色讲故事,不仅决定着孩子们“听赏”兴趣和效果,也影响其语感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儿童故事语言分为“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要求其讲述表现方法为:人物语言“个性化”,叙述语言“角色化”。人物语言“个性化”方法:1.不同人物,以不同音色声音造型;2.不同性格,以适当语调生动表现;3.不同情境,以相应变化立体活现。叙述语言“角色化”方法:1.设想叙述人可能角;2.选定讲述人具体角色;3.找准讲述人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8.
“侔”是中国古代墨家在论辩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论说方式 ,含有丰富的语义学思想。从墨家对“侔”的定义(“是而然”)可以看出其对语言意义的阐述。由于自然语言是意义丰富的语言 ,墨家又从“是而不然”、“不是而然”、“一周而一不周”、“一是而一非”等多种角度研究“辞”与“辞”的语义关系。“侔”的语义学思想产生与中国古代汉语的特征有密切关系。古汉语重语义轻形式的特征使墨家在研究”侔”时不得不把精力放在语言意义的分析上  相似文献   

19.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海外华商在人际关系上讲究的是“以和为贵”。主要表现在:他们注意保持企业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海外华商网络,他们拥有良好的企业外部人脉圈;作为外来迁入人员,他们能和本地人保持良好的族际关系;同时,通过各项活动,他们还与当地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汉语言在本质上是主体以知觉的形式对世界的表现,它反映了主体与世界的深刻的对话关系。语言的“工具论”割裂了主体、语言、世界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语言之根远离了大地并因此异化,而语言的异化又会导致人的主体性的萎缩或丧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