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事故     
张令 《可乐》2008,(6):52-52
老王和儿子抓住了一个贼。半夜,老王听到羊叫声.便叫醒儿子一块儿去看.发现一个贼正把羊使劲儿往羊圈外拉。老王很气愤,拿了条绳子冲出去。那贼撒腿便跑,被绳索套住脖子。老王的儿子扑上去,将一块臭抹布塞  相似文献   

2.
填字游戏     
《百姓生活》2014,(6):70-70
童言无忌儿子早恋,妈妈斥道:"你还小,慌个啥?"儿子愤然答曰:"早晨我睡懒觉,你还骂我不小了呢!"3岁的女儿不听话,她妈说:"再不听话把你扔出去,再捡一个回来。"小女孩低声说:"你捡回来的小孩也是不听话的,是他妈不要的!"中了麻将毒一次,爸爸写了个"口"字问儿子:"这是个啥字?""白板。"爸爸又写了个"东"字,儿子说:"东风。"爸爸气得打了他一巴掌。儿子哭着用镜子一照说:"你怎么把‘五条’打到了我的脸上?"  相似文献   

3.
李志刚  何俞成 《老友》2011,(4):30-31
直面祸不单行:儿子犯罪入狱,儿媳离家出走! 湖北省随州市大洪山崔家湾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却山路崎岖难行、交通闭塞,十分贫穷。黄桂菊一家便住在这里。她本来有3个儿女,其中两个女儿先后夭折,只留下儿子金胜强。转眼之间,儿子金胜强过了24岁的门槛,  相似文献   

4.
潘波 《山西老年》2011,(2):53-53
案例:詹阿姨在儿子、儿媳两口每天上班后,都会从家骑两站地的自行车,到老两口刚给儿子、儿媳买的"婚房"里,帮着扫扫灰尘、擦擦地板、晒晒被子,忙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5.
刘铁石 《华人时刊》2009,(12):83-83
老王是我大学同学,他和他老婆移民意大利布拉城有几年了。前段时间,我到意大利去旅游,老王开私家车到机场接我。在去他家的路上,老王把车开得极慢。透过车窗,我还不时看见公路旁竖着"时速20公里"的路标。这让我大惑不解,于是便问原因。"意大利现在正流行慢生活,  相似文献   

6.
《老友》2014,(1)
正编辑同志:我儿子在3年前离婚。根据离婚协议,5岁的孙子由其母亲抚养,我儿子每月支付抚养费600元,并且每个月可以去探望2次。儿子离婚后,因为工作忙,探望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纸空文。我和孩子的奶奶非常想念孙子,隔三岔五就会去看下孙子。以前前儿媳还配合,可是现在她又找了个对象,准备再婚。为了不让我和老伴妨碍她以后的婚姻生活,前儿媳多次拒绝了我们  相似文献   

7.
北京太偏远     
张心阳 《社区》2011,(17):60-60
贾平凹受邀到四川二郎镇采风,清晨在镇子里溜达,遇到一位老者,于是攀谈起来。老者说他有两个儿子都在酒厂工作,还有一个女儿在北京,他在北京住了一个月刚回来。贾平凹说:“北京多好啊.怎么不在北京多住些日子。”老者说:“北京好是好,就是太偏远了。”  相似文献   

8.
繁峙县大营粮站离休干部王秀今年已经88岁高龄。知道底细的人都说,老王能活到今天,多亏有个好儿媳。老王的儿媳叫康翠英,今年43岁。21年前她经人介绍与王秀的儿子结婚,生有一子一女。刚过门时,公爹有离休费,丈夫勤劳,家里有几亩地,她家在当地农村算是上等人家。可好日子没过几年,接连的不幸打破了她家的平静。婚后的第9个年头,婆婆得了半身不遂,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需人照理,照顾老人的重担自然就落在她肩上。3年多时间,翠英没回过娘家,没进过县城,没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老人临终前,拉着她的手说,翠英,要不是你精心照料,我哪能活到…  相似文献   

9.
张程 《可乐》2011,(8):68-69
老王做了大半辈子生意,几十年下来,练得猴精猴精的。他办事有两个原则:第一,成本要最小;第二,收益要最大。不久前,老王在市区又买了一套毛坯房。  相似文献   

10.
文彬 《社区》2013,(3):29-29
近年来,老年人的维权意识日益强化,令人欣慰。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老年人维权时劳心劳力却收效甚微。对此法律专家提醒,要有效维权,老年人亟须破除思想上的种种误区。误区一: 房屋居住权子女说了算2009年,林老太太购买了一套位于市区的两室一卮与儿子共同居住。2011年7月,林老太太的儿子和女友准备结婚,但苦于无钱购买婚房。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房子迟早是儿子的,林老太太来到房产交易中心将自己的房屋过户给了儿子。两个月后,结了婚的儿子j儿媳开开小眺和林老太太住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1.
一封邀请信     
一直以来,父亲都与我们分开过。他是一个固执的老人,喜欢单身,自打半年前与儿媳发生一次口角后,就再也没到我这个儿子家吃过一顿饭。为此,我们拿他真没办法.  相似文献   

12.
刘晓祯  赵晨滨 《社区》2009,(30):55-56
案例:王老太太今年70多岁,因为患骨癌截了肢,瘫痪在床已经10年,一直依靠儿子儿媳照顾生活起居,对此王老太太很内疚,认为自己成了儿子的累赘。最近王老太的儿媳和儿子因为照顾老人闹了些矛盾,老人知道后就更内疚了。这些日子,家人发现老人吃药时,把药拿在手里,边吃边说:“不想再给你们添麻烦了,不如我赶紧死了呢!”之类的话。  相似文献   

13.
半个月前,去图书室还书,却没见到管理员老王。听代班的杨阿姨说,老王上中学的孩子不幸得了白血病。听到这个噩耗,我叹口气道:"真是人生无常,前些天,他儿子还来图书馆玩电脑,青春洋溢,怎么过了几天,就  相似文献   

14.
青蛙公主     
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三个儿子。一天,国王把他们召集到一起,说:"孩子们,我想给你们娶亲。你们各取一支箭,到田野里把箭射出去,箭落之处,就是你们的缘分所在。"三个儿子各取一支箭,来到田野。大儿子的箭射到一个贵族的院子里,  相似文献   

15.
1.不入侵:要明白儿子家的女主人是媳妇,到他们家去,提前打个招呼。 2.不苛求:不要抱怨儿媳不会做家务,更不要抱怨儿媳让儿子做家务,他们也需要在不断学习中成长。 3.心中一杆秤:不掺和儿子、儿媳妇的矛盾,小两口吵得再凶,也只是内部矛盾。当婆婆的一插手,反而使矛盾扩大化。  相似文献   

16.
房子     
张三快退休时,正赶上单位集资盖房。大家都争先恐后地筹款报名,惟有他像个没事人一样。人们深知其妙,便嘻笑着说:“张三有三个好儿子,还愁没房子住?”的确,张三有三个儿子,个个都在机关工作,人人都住有单元楼房。张三有着坚实的后盾哩。不久,张三真的退休了。于是自然而然地搬到大儿子家去住。开始,他还享了几天清福,可没过多久,大媳妇就觉得烦了,口出冷言道:“爹,你就生这一个儿子?”张三觉着不是滋味,便胡子一撅、抬脚搬到了老二家。谁知没过多久,老二媳妇也下了逐客令:“爹,你就生这两个儿子?”于是,张三又挪到了…  相似文献   

17.
《山西老年》2013,(10):66-66
编辑同志: 前段时间,退休干部老王看到某服装城正在举行运动鞋展销,全场一至五折销售。于是老王以打折后650元的价格买了一双名牌运动鞋。回家后,他突然发现两只鞋长短居然相差一厘米。老王感到上当了,立刻向服装城提出换货要求。公司值班经理指了指门口的一张店堂告示,上面赫然写着:"换季断码处理,售出概不退换!"老王一看顿时傻了眼。他想,即使有这样的提示,可自己毕竟花了600多元钱。  相似文献   

18.
爱的位置     
这是我上大学时的一件事。那天下午,公共课老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国王有三个儿子,他很疼爱他们,但不知传位给谁。最后,他让三个儿子回答如何表达对父亲的爱。大儿子说:“我要把父亲的功德制成帽子,让全国的百姓天天把您供在头上。”  相似文献   

19.
开心吧     
《社区》2010,(23):37-37
遗产分割 老王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临终前。他对病床前的三个儿子一一交待:“老大,媳妇快生小孩了,我把存折留给你。” 大儿:“谢谢爸爸!”  相似文献   

20.
鲍鹏山 《社区》2012,(8):23-23
武松杀嫂,刺配孟州牢城营。到了牢城营的单身房里,早有数十个一般的囚徒来看武松,开口便是指点:“好汉,你新到这里,包裹里若有人情的书信并使用的银两。取在手头,少刻差拨到来,便可送与他,若吃杀威棒时,也打得轻。”武松道:“感谢你们众位指教我,小人身边略有些东西。若是他好问我讨时,便送些与他;若是硬问我要时.一文也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