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这告诉我们,养成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并非可有可无。  相似文献   

2.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这是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所表明的观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新世纪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作自己要做的题目。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以作文与生活的教学研究为突破口.切实改进小学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真实是作文的生命。所以,在作文教学或作文阅卷中,教师都非常强调作文的“真情实感”.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也把“感情真挚”列为评分的基本要求。的确,由于一个时期作文教学出现“政治化”倾向,学生作文普遍存在“假、大.空”情况。于是在呼吁作义回归真实.提倡抒写真情的呼声中,广大语文教师最终一致认同了“感情真挚”在作文中的地位,并把它作为评判学生作文优劣的一条重要依据。这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一大进步,令人欣喜。可是从近几年来学生作文的现实看,我们也发现中学生作文的“抒真情”已经走入误区,并造成了一些中学生的主体迷失。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已为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但具体操作起来过于简单化的并不少见。许多教师急于求成,“速成”意识较浓,希望学生多出作文,快出作文,出好作文,导致学生以《作文选》中的题材为依据,这篇搬过来,那篇套进去,“无感而发”。久而久之,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能力,对提高作文能力有百害而无一利。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作文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谈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时,叶圣陶先生还有一句名言,这就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二者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学生的作文要让学生自己改,因此我们新“课标”下的作文批改,应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为作文教学走出“山重水复”之困境指引了方向。近年来,我向着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目标,边学习,边借鉴,边摸索,渐渐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人的发展就是个性的发展。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可见,任何一种教学活动环节都离不开“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参与。  相似文献   

8.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写作的要求,可以说是对长期僵化的作文教学反思的结果。作文,原本就是非常个性化的精神活动,新课标的这一要求,体现的正是个性和创新的作文教学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为作文教学走出“山重水复”之困境,步入“柳暗花明”之胜境指引了方向。近年来,我向着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目标,边学习,学借鉴,边摸索,渐渐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尽管这条路还歪歪扭扭,甚至可能走不到成功的尽头,但我感觉蛮好:我的学生不再怕作文,而我批阅作文也变成了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寻芳”“拾贝”的惬意!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标》明确地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因此,要改变过去作文教学“满堂灌输式”的传统,让学生尽可能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写出他们亲历感受的作文,就是所谓的“探究作文”。  相似文献   

11.
1994年2月19日,《中国教育报》发表我县一位学生的文章《老师,您会作文吗?》,其中最主要的一句话是:“唯有喜欢并会作文的老师才能教出喜欢并会作文的学生。”当时以及事后多年.这句话一直被许多人赏识着。不过。赏识归赏识,真正让老师“喜欢并会作文”却不容易。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至今仍有许多人对作文缺乏清醒且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那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仅就初中作文教学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怎样写”、“写什么”的情况, 比较港、台、日作文施教经验, 提出了一些新教法: 切实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 围绕教学大纲引导、鼓励学生参加一切有益的社会活动, 开发学生“多维”形式, 解决学生写作畏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清楚地知道:中学阶段作文教学肩负的责任重大。《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的总目标做了明确的表达:“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要求对于大城市的学生来说可能比较容易达到,而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在农村初中的写作教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难写的现象十分普遍。真可以说,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困难重重,问题多多。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现就农村初中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与生活一样,是生活的需要,并不是生活的点缀。”近些年来,我们发现,一种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已悄然而生。那就是“生活化”作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是“生活化”作文之精髓。怎样让作文教学“生活化”呢?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作为一种高考作文形式。话题作文尊重学生个性,基本反映了这种要求.可以说是目前最接近写作本质的一种作文形式。的确.较之命题作文,较之主旨隐蔽,或者材料具有多元性倾向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明确了一个话题的范围.减轻了阅读审题的难度,增加了作文考试的信度。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却因此觉得话题作文只要扣上话题写作即可,忽视或轻视了审题这一重要环节。孰不知.对话题的理解程度不仅影响“发展等级”中“深刻透彻”项的评分,更重要的是影响作文立论和论证的过程.或者是影响立意和形象化的过程。考生对话题认识深刻,  相似文献   

17.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5年上海高考语文阅卷作文部分的批阅.在阅卷过程中的所观所思.感到时下的作文教学现状的确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学生作文能力的低下,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我们的作文教学怎么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又怎么了?我认为.高中作文教学“疲软”,直接导致了学生作文能力“疲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模式已成为一种时尚。经济有模式、文化有模式、教学有模式,连作文也有模式。《作文宝典》、《作文一点通》。《作文秘技》等书充塞市场,侵人耳目,竟成了热销产品。学生人手一册或几册,套用主题,模拟结构,借鉴表达;更有甚者,是整段整篇剽窃。曾听说这样一个故事:某校一次考试作文,题目是“我的老师”,几十位考生不约而同地写了老师彻夜伏案备课。闻后不禁诧异:一者学生为何知晓,难道是一夜未眠观察到的?二者为何有如此多的学生“英雄所见略同”?难道那一夜他们不约而同都失眠了,都整夜眺望着老师的窗口?不!原因只有一个:都是模式惹的祸。  相似文献   

19.
所谓“生活作文”,指的是教师通过研究并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生活,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生动地反映生活,使学生写出生活气息浓厚、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的作文教学方法。我校以校本课程《生活与作文》的编写、实施为主要载体,结合每学期的体验教育、艺术周、科技周、读书周等活动,将“生活作文”理念渗进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追求作文教学的生活化,追求生活与作文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0.
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件事:一个外国老师让中国学生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老师看了交上来的作文以后发火了:“你们的妈妈都是勤劳、无私、贤惠的吗?没有一个是懒惰的、自私的吗?”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使这个外教大为恼火。我想,我们中国的老师是不会发火的,因为早已习惯了这样的作文。一些老师为了帮助学生拿到高分,鼓励学生编造作文,或者照搬别人的“优秀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