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政府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职能不断增加,行政权力也随之膨胀,在行政权力的行使过程中,部分行政人员逐渐滥用权力,谋取私利,从而滋生腐败,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因此,本文以权力的制约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首先,是对权力制约的整体概念的论述;其次,分析权利制约存在的原因;最后,是对权利制约构建提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宏 《领导之友》2011,(3):21-23
自从人类有了公共权力,如何实现对行政权力的有效监督以及引导官员的行政行为,就成为一个永恒的命题。受政治体制、历史条件、价值理念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古代行政机构无法真正生成具有现代意义的政府责任意识,相应的行政问责制度也并未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3.
本文诠释政府诚信内涵,剖析西方政府诚信制度的演进历程,阐明宪政是西方政府诚信制度核心,在宪政精神指导下,西方政府逐渐完善了现代税收制度、政府采购制度、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制度、政府首脑和议员选举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政治监督制度与社会监督制度等.西方国家政府诚信制度告诉我们:政府诚信应建立在政治民主基础上,权力制约和平衡是关键;诚信政府是法治政府,法治理念落实于行政领域第一要义便是政府守法;诚信政府应根据形势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诚信政府行政行为应民主化、程序化、制度化和公开化;诚信政府应接受社会全方位监督,远离贪污和腐败.  相似文献   

4.
行政裁量权的程序控制有监督、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使用;完善沟通,增加社会可接受度;保持行政权力和相对人权利的平衡独特价值。我国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机制应由公开制度、听证制度、告知并说明理由制度和回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所构成。  相似文献   

5.
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让人们对包括信息公开在内的诸多“阳光”制度有了更强的期待。将于2008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初步确定了我国的政务公开制度。政务公开是行政法治极其重要的环节。对于政府来说,  相似文献   

6.
在现行的诉讼制度下我国环境司法面临诸多障碍:以实体权利的存在为要件的起诉标准使环境司法范围受限;以权利本位观为指导的环境诉权使环境司法启动困难;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为审查范围的行政诉讼制度使政府的部分行为游离于环境司法之外;以财产作为唯一对象的保全制度使环境司法缺乏力度。有必要建立符合环境案件特点的专门诉讼制度,克服现行诉讼制度对环境司法形成的障碍,促进环境司法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理念转变的必然要求,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行政转变需要树立有限行政、有效行政和有责行政的法治理念,表现为良法善治、权利保障、权力制约和民主参与。依法行政背景下,单位内部治理也需要树立有限、有效和有责的法治理念,从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充分发挥治理主体作用,保障单位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良性运行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促使单位内部治理实现善治。  相似文献   

8.
<正>遏制权力放纵的重点应该是限权。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公开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清单,逐步建立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接受社会监督。权力清单制度是从源头上遏制权力放纵的治本之策。权力清单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催生了职能部门之外的有效监督力量。要让人民来制定权力清单。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的权力清  相似文献   

9.
正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对行政权力运行、财政资金、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公共监管五个方面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了部署。辽宁省代省长李希撰文就上述五个方面工作进行了详细阐述。【扎实推进行政权力运行信息公开】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继续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事情管住、管好。特别是对保留的审批事项一律向社会公开,积极推  相似文献   

10.
《领导之友》2013,(4):46-46
以权力制衡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需要在制度上有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盛昭瀚 《管理科学》2019,22(6):1-14
话语是学术和理论的载体, 话语体系不仅包含话语内容而且在平台和体制层面上赋予了话语的生命力与权力表征.没有自主和有影响力的话语体系, 学术思想、理论观点和知识主张就难有通过话语进行叙事和表述的场所和机会, 学术就像在真空中呼吸, 是不可能的.当今, 我们在推进管理学术中国化的进程中, 应该加速构建与我国世界性大国管理学术地位相称的话语体系, 这就是讲好管理学术创新“中国话”的内涵.否则, 有可能会使我们仍然在国际学术话语平台上“跟着讲”或者跌入“追赶者陷阱”.构建我国自主性管理学术话语体系要以我国高水平管理学术研究为基础, 提高我们自身的学养水平, 取得国际前沿性、突破性理论成果, 这是我们构建自主性话语体系的资格和底气.在构建过程中要正确选择构建技术路线和操作“抓手”, 以体现时代性的原创性学术成果作为标识性话语内容, 进一步优化话语平台体制, 并让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贡献融入世界管理学术话语体系文明之中.  相似文献   

12.
The power to control decisions is rarely distributed equally in committees. In a small voting committee, in which members have conflicting interests, we study how the decision right to break ties (formal power) translates into effective control over outcomes (real power). Two controlled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real power held by the chair is larger than predicted by rational-choice theory. We also provide causal evidence that the legitimacy, but not the salience, of holding formal tie-breaking power affects voting behavior and thus the distribution of real power in the committee. Attitudinal measures related to the perceived attractiveness of the decision right to break ties exhibit a strong asymmetry between the one holding the decision right and those who do not.  相似文献   

13.
综合资源规划方法(Integrated Resources Planning,简称IRP)和需求方管理技术(Demand Side Management,简称DSM),源于能源消耗量居世界首位的美国。综合资源规划方法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提高能源使用价值的思维方式上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预示着更高更经济地利用能源,更大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环境的要求,已列入21世纪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与传统的电力系统规划方法不同的是综合资源规划方法在考虑供应侧资源的同时也考虑需求侧的资源,即在需求侧方面采取一些节电措施,包括季节性的削峰填谷措施,因此仅仅预测每年的最大负荷是不够的,还应预测每年的负荷曲线,同时还必须考虑采取某些措施之后,对负荷需求的影响。显然后者比前者更困难。本文讨论了综合资源规划中负荷预测的组合方法,并部分应用于大庆油田电力系统的规划中。本研究对综合资源规划方法的应用方法研究和实际的应用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模拟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集约节约、环境治理改善等诸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为探究不同政策对该过程的影响,本文从经济、人口、教育、科技、环境治理等要素出发,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设计3类共11种仿真情景,模拟不同政策及组合政策作用下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情况。结果表明:(1)延续当前发展模式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资源节约领域的进步最为显著;(2)单一政策情景下科技政策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推动作用最大,生育政策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优于基准情景,但弱于教育政策与环境治理政策的作用效果;(3)组合政策情景下,科技与环境治理政策组合对于生态保护领域的推动作用最大,教育与科技政策组合能够实现最高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政策组合选择还应结合环境治理领域长短期目标的实现进行,前一组合能够较快实现目标,而后一组合能够实现更稳定的进步;(4)科技政策在单一政策情景与组合政策情景中均成为重要的政策因子,印证了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Synchronous production is a philosophy that suggests that the right part should arrive at the right machine at the right time to minimize the inventory and operating costs. To achieve this goal a synchronous material flow is required. How ever, this is not an easy task in the discrete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because it requires management commitment and algorith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roposes a time window capacity analysis (TWCA) approach to implement the synchronous production. By dividing the production time into small time windows, simple rules, heuristics and algorithms are developed to assign operations among available resources such that the inventory and operating costs are kept low. The synchronization is achieved by resolving the demands of each operation in the order of time windows. The approach is simple and has been implemented and tested in an actual manufacturing compan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WCA is practical and promising. TWCA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used in either single, multiple, or parallel machines, one stage or multi-stage, job shops or flow shops, and closed or open systems.  相似文献   

16.
寡头垄断市场中不同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了寡头垄断市场中3种新的价格形成机制的博弈模型,推导出各机制的博弈均衡解,并基于各均衡价格计算不同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力;通过实例对比分析了不同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力大小,分析了各因素对不同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力的影响,找出影响市场力的关键因素及导致市场力变化的趋势。研究结果以期为监管部门有效识别及平抑寡头垄断市场中的市场力提供理论及方法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日趋臻显的行业细分趋势和显著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特点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区域排污权交易系统内不存在显著的产品竞争。鉴于此,在产品异质条件下,通过考虑产成品市场与排污权交易市场之间的关联影响,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社会最优的排污权配置状态;进而,构建了主导企业与从属企业之间的主从博弈模型,通过分析特定排污权市场价格下从属企业的最优行为特征,深入剖析了主导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及其对系统均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支配力对系统均衡的影响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特别是,为了获取更大的额外收益,主导企业存在作为卖家时选择"溢价"与作为买家时"抑价"两种排污权价格操纵形式,并不可避免地导致系统均衡与社会最优配置状态的偏离,而从属企业却会蒙受巨大损失;其中,初始排污权禀赋是影响主导企业最优决策的重要因素。最后,通过量化分析对结论进行了验证,并细致展现了主导企业产污系数和治污成本等变动对系统均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虚假广告管制制度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广告逐渐成为消费者了解商品价格、特性与种类的重要信息来源,许多时候广告宣传的力度强烈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但是目前虚假广告泛滥。因此,有效的广告监管制度就成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市场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制度。本文介绍了我国广告管制制度的基本情况,建立了广告监管分析模型,依据模型对我国广告监管制度进行了博弈分析,提出了改进广告监管制度的初步措施。  相似文献   

19.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how the predictive power for computer‐recorded system usage can be improved. Based on 386 responses from actual users of an information system, we examine the predictive power for system usage according to the scales of the predictors used, namely, intention and past use. First, we show that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intention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ith the choice of an appropriate measure. However, even the desirable intention measure failed to explain two‐thirds of the variance in system usage. Seco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past use as measured by computer‐recorded log data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our ability to predict system usage. Finally, when both intention and past use are controlled for, the explained variance in system usage is shown to vary widely from 20% to 73%, depending on the predictors' scales. Overall,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an accurate prediction of system usage requires a more rigorous approach than that often applied in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相似文献   

20.
软件开发市场的开放竞争环境,使软件项目招标有可能在大范围内得到软件研发组织的响应。参照CMM软件研发组织能力成熟度等级划分,提出竞争能力决定于客观上的能力适应度和主观上的经济适应度,且二者共同形成软件研发组织竞争能力的观点。通过建立竞争能力模型,分析指出不同等级软件研发组织对不同规模的软件项目具有不同的竞争能力,以及不同等级软件研发组织在市场策略上应当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