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调整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小康社会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全面并且发展相对平衡的小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难点是解决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现阶段,我国居民人均GNP还不到1000美元,刚刚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行列,而且居民内部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2.
据上海市统计局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1997年本市国民经济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市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首次超过3000亿元,人均GDP在全国率先突破3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水平阶段,按1980年可比价计算,人均GDP提前三年实现了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标志着上海经济由此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人均GDP3000美元是个什么概念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演进的过程,人均GDP只是一个标志性的信号,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处于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和国际地位。近年来,国际比较中用得最普遍的是世界银行的划分方法,它按照人均GDP水平将国家(地区)划分为四类:低收入(725美元以下)、下中等收入(725—2895美元)、上中等收入(2895—8956美元)和高收入(8956美元以上)。按照此划分,上海已从下中等收入步人上中等收入阶段。另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都在农牧区。农牧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是全州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目前,海南州农牧区小康建设进程如何?达到了什么程度?如何加快小康建设进程?这一问题倍受全州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为此,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对海南州农牧区全面小康建设情况进行了初步测算。测算结果表明,2007年,海南州农牧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33.18%,走完了农牧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3的进程。这标志着海南州农牧区小康已跨入了中期阶段,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一、农牧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农牧区全面小康社会的评价体系,共有六大类十八项指标组成。经测算,全州各项指标的实现程度高低不一,很不平衡。现简述如下:1.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小康水平的重要方面,也是农牧区全面小康评价体系中最大部分。2007年海南州农牧区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22.21%。具体包括农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农牧区小城镇人口比重三个子项指标。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64元,比上年增长13.35%,超过2200元的总体小康值,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17.47%;在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的同时,农牧区...  相似文献   

4.
用统计指标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离不开统计数字,全面小康社会是由许多指标来衡量,国家统计局与国家计委制定的《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包括五个方面共十六项指标。第一类为经济发展水平,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个指标组成;第二类为物质生活水平,由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均居住使用面积、农村居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  相似文献   

5.
农民收入问题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台州总人口550余万,有80%以上是农民,且近50%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整个台州人民的全面小康。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台州的现代化。台州要在2012年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关键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农民增收致富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台州农村生产力和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20元,提高到2002年…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宏伟而远大。本文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性标志人均GDP3000美元入手,通过未来人口发展、产业结构演进及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预测分析,提出临汾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统计是认识我国国情的有力武器。要求我国国民了解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知道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民总收入(GNI)、国民资产、国民财产、国民财富等反映一国经济实力的总量指标。党的“十六大”和十届全国人大胜利召开,宣布了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国国民理解小康标准,知道人均GDP、人均纯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等指标含义。统计是认识世界的有力武器,要求我国国民了解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知道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民总收入(GNI)、绿色(GDP)、购买力评价指数、数据…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这个宏伟蓝图催人奋进,令人向往。一时间,“小康”成为全国上下十分热门的话题。 其实,早在1991年国家统计局与国家计委、国家财政部等12个部门就提出了全国的小康水平标准,包括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恩格尔系数等16项指标。国家统计局用综合评分法进行测算,1990年全国小康实现程度为48%,到2000年,小康实现程度已达96%,可以说,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27年来,浙江经济以年均13.1%的增幅持续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24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3365亿元,从全国的第12位跃升到第4位,人均生产总值从331元提高到27552元,首次超过3000美元(按2005年平均汇率折约3363美元).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GDP)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奋斗目标.可以说我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人均经济指标已提前完成,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也标志着浙江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然而与人均GDP 3000美元国家和地区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浙江经济快速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成为实现浙江经济持续较快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人均生产总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经济指标。2011年我国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5300美元,考虑到人口增长和人民币升值,今后9年我国经济总量只要保持8.5%的平均增速,就可实现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到高收入国家的跨越。  相似文献   

11.
王英 《四川省情》2003,(2):34-3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经济目标是在优化经济结构和效益的基础上,力争2020年我国GDP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  相似文献   

12.
上海农村城市化问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城镇化发展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特别是非农产业大幅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世界银行1988年各国的发展数据显示,国际上人均GNP达到320美元(低收入国家)、1380美元(下中等收入国家)、1930美元(中等收入国家)、3240美元(上中等收入国家)和17080美元(高收入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分别为35%、56%、58%、62%和78%.1997年上海市人均GDP已经突破3000美元,但城市化发展水平与上中等收入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除上海是一个城市不宜与国家直接相比外,郊区城镇化发展落后于经济增长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底,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对此有人欢欣鼓舞,有人心存疑虑。这表明在如何看待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问题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4.
陈智 《四川省情》2021,(5):59-59
2020年,我国GDP总量突破人民币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达1.05万美元,连续两年跨上1万美元台阶。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人均GDP过万美元,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综合实力与以往相比有很大不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按世界银行2017年标准,人均GDP在3956美元至12235美元之间,为中等收入经济体。可见,中国已经走到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河边"。  相似文献   

15.
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反映城乡经济发展状况和衡量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是各级政府确定贫困线的依据,也是评价是否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我国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这两个经济指标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成为人们关心的重点.二者有哪些不一样?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后经济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辉煌成就,标志着中国人民将从此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显示出中国人民有能力有决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民富国强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7.
马崇明 《统计研究》2006,23(5):78-79
一、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从人均GDP当前价美元来看,按世界银行标准,日本已步入高收入水平国家,韩国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国家,而中国和印度处于低收入水平国家,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2002年中国人均GDP989美元,按人均GDP现代化标准6000美元,中国2002年人均GDP基本现代化标准实现度仅为16.5%。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2002年人均GDP4520美元,虽与日本、韩国相差较大,但与中国人均GDP基本现代化标准6000美元相比,已经过半。显然,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乃至整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现代化达标程度偏高,而以汇率计算则可能…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后经济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辉煌成就,标志着中国人民将从此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显示出中国人民有能力有决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民富国强的伟大目标。但是,历史经验证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经济社会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经济发展既充满机遇,又面临风险。在这一关键阶段,经济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的趋势,一种可能是乘势而上,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可以…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广东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从温饱跨进了小康,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据城市住户调查,2000年广东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9761.57元,人均月813.46元,总体水平已进入小康,其中有部分高收入家庭还相当富裕,但是另一方面也还有部  相似文献   

20.
以科学的发展观构建绿色GDP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邱琼 《中国统计》2004,(5):13-14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纷纷提出自己的绿色GDP方案,新闻媒体对绿色GDP也快步跟进,其中不乏炒作。那么,什么是GDP,什么是绿色GDP呢?正确认识GDPGDP是按市场价格表示的一个国家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有产品形态、价值形态和收入形态三种不同的表现形态。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最终产品的价值之和。从价值形态看,它表现为一个国家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价值与同期投入的中间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