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大陆自 1979年恢复重建社会学学科以来 ,已经走过 2 0年的发展历程。这 2 0年也是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作为一门经验性和综合性的学科 ,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无疑受到时代的影响。一方面 ,社会学研究者努力追踪和反映时代的变迁 ,研究和分析在急速的社会变迁中不断产生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另一方面 ,我国各个领域的社会实践又不断对社会学研究的主题、类型和研究方法提出新的要求。本文试图考察如此背景下 ,近 10年来 ,在学科建设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中 ,中国社会学研究(特别是经验…  相似文献   

2.
一自 1979年中国大陆恢复重建社会学算起 ,中国大陆家庭社会学的研究已经走过了 2 0年的奋斗道路。这 2 0年 ,是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 2 0年 ,是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 2 0年 ,是中国大陆社会因此发生巨大而深刻变迁的 2 0年。中国社会的这种变迁 ,对中国的社会学者而言是难得的机遇———他们因此获得了参与、近距离观察和研究正在急剧变迁的中国社会的机会。中国大陆的家庭社会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起步并取得发展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中国大陆的社会学自 5 0年代初起 ,中断了将近 30年。因此 ,家庭社会学和社…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大陆,对于著有百万余字的学术著作并在方法论上独创一派的教授级学者来说,41岁的年龄似乎过于年轻了。近十年来,金观涛教授以历史社会学、哲学和中西比较文化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主编《走向未来》丛书及杂志等社会文化活动而引人注目(学术圈外的人或许对他所担任顾问的电视片《河殇》更感兴趣)。主要著作有:《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西方社会的结构演变》、《悲壮的表落——古埃及社会的兴亡》、《问题与方法集》、《我的哲学探索》等。1986年曾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 1988年10月,在成都召开的“中国学者展望21世纪”学术讨论会上,我结识了金观涛教授。大学时代的自然科学训练使我能很顺利地领会他的思路和观点,在相当广泛的问题上我们进行了十分有效的讨论。似乎很“逻辑地”他收我做了“学徒”。并应允我以一个较“通俗”的方式,将他提交大会的论文——《现代化与理性社会》——的主要思想发表于此。  相似文献   

4.
在包罗万象的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将一个社会的现代化过程视为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是社会学独具特色的研究角度和分析框架。 本文拟从这样一种角度,对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做一尝试性分析。这里,社会结构是我们使用的主要分析概念,同时也是主要的分析对象。所谓社会结构,指具有相对稳定的、  相似文献   

5.
社会学大有作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志们 :我首先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 ,代表在座的所有学者、同志们、朋友们 ,感谢两位学界老前辈——— 95岁的雷洁琼教授和 90岁的费孝通教授到会讲话。他们一生对社会学钟情、执着 ,对学界后辈寄予厚望。我们一定要承继前辈在开风气、育人才方面的传统 ,开启今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之门。今天 ,老中青社会学研究工作者在这里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成立 2 0周年 ,这是一件在中国社会科学界有重大意义的事情。过去对社会学争论了很长时间。社会学到底是不是科学 ?它应该研究些什么问题 ?回答些什么问题 ?正是由于“文革”10年动乱的深…  相似文献   

6.
2000年社会学在中国——研究进展状况及热点难点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 0 0年的社会学研究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强劲推动 :一是由于中国社会学恢复和重建已满 2 0年 ,一些研究和教学单位 ,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在回顾创办以来所走过的历程的时候 ,强烈感受到学术发展本身的一种内在推动 ,即需求继往开来 ,把学术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 ;二是由于全球化、信息化 ,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 ,推动社会学研究必须面对重大的实践问题 ,社会政策研究空前活跃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以上两个方面使得 2 0 0 0年的社会学研究呈现出两个重要的趋向 :一是回溯到社会学经典大师提…  相似文献   

7.
费先生在进行学术反思和补课时,也在思考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中西文化比较等问题,关注着社会发展变迁中不同文化的接触、转型和融合。他认为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多元文化的人类如何相处是社会学和人类学学者必须研究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费孝通文化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孝通是进行实地社区研究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通过对迅速变迁着的中国社会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考察思索 ,他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人类学的一系列理论观点 ,开创和发展了社会人类学的中国社区研究学派。文化研究是费孝通的社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随着费孝通本人的学术回顾与反思 ,简要梳理其文化理论的来源 ,介绍其“多元一体”的世界文化格局理论和他对中华文化重新定位的思想。文化功能动态论的理论渊源任何社会现象都可以被视为文化现象。文化问题成为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或者说核心领域。这也是费孝通一生研究…  相似文献   

9.
20 0 4年 1 1月 2 4日由中国社会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及“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联合举办的“和谐社会及其运行机制”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举行 ,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专家学者及“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成员约 2 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陆学艺研究员主持 ,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做了主题发言。孙立平的主要观点是 :现在我国面临的问题不是能否建立市场经济的问题 ,而是能否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问题。这一问题是吴敬琏首先提出的。好的市场经…  相似文献   

10.
1993年5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学研究》编辑部和近代史所文化史研究室以“社会文化变迁与现代化”为题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第二次社会文化史研讨会。来自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台湾政治大学从事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哲学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三十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2 0 0 0年 6月 2 6 -2 7日在清华园内召开了标志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恢复学系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题为“问题与方法面向 2 1世纪的中国社会学”。来自国内外的社会学和相关学科研究人员 8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者提交的 2 7篇学术论文均属近年中国社会学研究水平较高的成果。在历时两天的会议中 ,与会学者就 5个相关议题经济与社会、社会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文化的生产、社会分层与流动、面向日常生活实践的定性研究方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如何借鉴国外社会学的前沿性研究方法及社会学之外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用于研…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的动力:青年的反向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本世纪初就盛行的社会结构理论倾向 ,研究者多论及个体心理行为变化对文化变化的影响 ,而很少将文化变迁与青年社会行为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加以研究。本文从青年类行为出发 ,解释以前喻行为为特征的青年反向社会化对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一、反向社会化、文化变迁及其关系在社会学研究领域 ,西方学者总体认为 ,作为青年文化现象的反向社会化 ,是与主体文化相悖的 ,有人认为是越轨文化、反文化 ,强调其反叛性、对抗性、边缘性、反文化性等。而在文化人类学和文化社会学领域 ,则强调反向社会化“是其中先进的、积极的一支”亚文化 ,主要是…  相似文献   

13.
加强社会建设理论和经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社会学当前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这个机遇的到来,与和谐社会建设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中国经验产生的广泛影响,以及中国社会学多年来基于深入调查积累的研究成果,都是密切相关的。同时,中国社会学的发展目前也面临诸多理论和经验领域的挑战,这些挑战我觉得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如何从规律和法则的高度来认识、理解和阐释中国的巨大变迁;二是如何回答中国发展中目前的和一些中长期的重大现实问题;三是如何构建基于中国经验的社会建设理论。关于如何从规律和法则的高度来认识、理解和阐释中国的巨大变迁,这不是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已被教育部批准正式列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中心于 2 0 0 1年 3月 3- 4日 ,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社会结构与社会公平学术研讨会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挂牌仪式”。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学术杂志和政府有关部门的 6 0多名专家、学者和领导应邀献言。老一辈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为中心亲笔题名 ,雷洁琼教授为中心列为重点研究基地发来贺信。中心主任郑杭生教授强调指出 :中心将全力为促进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建设和学术发展 ,提供平等对话、深入探讨、开放交流的学术平台。简短…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的发展,学术研究与社会——文化变迁的相关性日益凸显。本文就赖特·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力》,浅析社会科学之学术思想危机,并指出作为研究社会文化的社会学,在对现代人——文化的研究过程当中,要落实到"个人"之上,凸显人文关怀之所能。  相似文献   

16.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台湾东海大学高承恕教授一行三人,于1993年10月31日至11月6日,来京进行学术访问。 高承恕教授1948年出生,197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旋赴比利时卢汶大学任讲座教授。70年代中回台湾后,即在私立东海大学任教,现任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教授、东海大学东亚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东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东海大学校董会董事、台湾逢甲大学校董会副董事长。 高承恕教授的研究领域为:(1)社会学理论,对德国古典和现代的社会文化理论及欧洲现象学社会学传统尤有造诣。他主张运用“理解”方法研究社会,对美国社会学的实证主义抱持批判态度。(2)东亚与中国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社会学理论是关于现代性和现代社会的一种知识系统。构成“现代性”的种种方面 (社会生活、组织模式、社会制度 )“是独一无二的”(吉登斯 ,2 0 0 0 :1、3) ,因而社会学也自有它极为独特的品性。马尔科姆·沃特斯 (MalcolmWaters)认为 :“社会学理论之所以会有一套共同的 ,但却留有自由发挥余地的研究规划 ,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有一份相对统一的理论遗产 ,虽然那不是一份完全统一的遗产。”(马尔科姆·沃特斯 ,2 0 0 0 :2 )。如我们所见 ,社会学中存在着不同学派、范式和发展策略之间的相互竞争、论战、甚至隔阂和对抗 ,但这一学科也有着共有…  相似文献   

18.
20 0 2年 1 1月 1 - 2日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隆重举办了建系 2 0周年庆典。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始建于1 982年 ,是我国重建社会学后第一批建立的社会学系之一 ,为我国社会学的重建及早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后一直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费孝通教授为南开社会学系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南开社会学系第一届系主任苏驼教授、以及杨心恒、孔令智、张向东等上一代社会学者也为该系的建立与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已有三个本科专业 (社会学、社会工作和应用心理学 ) ,二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社会…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末,西方社会学界在经历了语言学、解释学、修辞学等一系列转向之后又开始了“身体学转向”。“即把身体问题化,成为社会理论的组成要素,同时也认识到身体是当代政治和文化中的一项重大话题”(特纳,2 0 0 3:5 78)。这种理论转向的深层现实背景是对消费、休闲、时尚以及大众文化的关注,并且身体在从生产向消费、从劳动向休闲、从精英向大众、从传统向时尚的视点转移中,也承载着自身的转变。国内学者近年也开始注意到社会理论的“身体学转向”问题,但纯粹在社会学理论视域中就身体论本身进行分析的尚不多见,《社会学研究》2 0 0 3年第1期…  相似文献   

20.
一、立项课题1999年社会学研究所两项课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列为重大课题:陆学艺牵头的“1949年以来的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和景天魁牵头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研究”。1999年社会学研究所首次设立了所重点课题基金,共批准了13项课题立项:吴小英“社会学中的女性主义流派研究”、李国庆“日本社会学与中国农村社会调查”、渠敬东“涂尔干社会理论的翻译和研究”、朱庆芳“社会指标研究”、苏国勋“社会学思想史”、折晓叶“产权变革的社会过程———乡村组织与制度变迁系列研究之一”、罗红光“中国社会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与学术反思”、唐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