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燕红 《社科纵横》2009,24(12):176-178
互文性理论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是一种广泛运用的文学手段,而中国传统学术中的互文则更偏向于修辞手段。将互文性运用到翻译领域中可知,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互文活动。在翻译实践中运用互文手段,可以为"戴着镣铐跳舞"的翻译提供一种新思路。本文将探讨文学中的互文体现、翻译中的互文运用及其与文学互文的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2.
文化意象翻译的实质是体现文本间文化意蕴的吸收与转化。为保存源语文化意象原有的文化特质和蕴涵,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是一种必然,同时必须权衡译语文化的互文接受能力,才能将源语文化意象的互文性映现至译语文化,产生出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相互作用后的新的文化意象。着眼于文化意象的互文性,探讨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的关联性以及文化意象的翻译转换策略,规避可能出现的消极互文干扰,对于翻译这一具有明显互文属性的文本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法国是当今世界符号学研究的三大王国之一,而且是唯一一个真正形成过符号学运动的国家.这里符号学人才济济,克里斯蒂娃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她所倡导的互文性思想和解析符号学理论受到世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互文性指符号系统的一种互换关系,它受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符号学、文化符号学、精神分析学、哲学等学科的影响,表现形式多样,集中体现了引文性、社会性和转换性三个基本特征,该思想的提出无疑是对结构主义符号学以及传统文学研究的超越.解析符号学更是对结构主义符号学的一种反叛和挑战,它主要来源于巴赫金的语言哲学思想,同时与马克思的价值形成理论、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以及拉康的分裂主体理论密切相关,主要内容包括文本间性理论、意义生产动态理论和过程主体理论.解析符号学关注动态的文本研究,对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语言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适<燕歌行>由于在主题、意象、措辞等方面沿袭了先在诗歌文本的经验和惯例,有论者便断言其为"模仿之作".因此,对<燕歌行>作"互文性"分析,不仅可以厘清该文本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还能对其审美意义及其生成过程有进一步认识.从"互文性"视角考察,首先,在古题乐府<燕歌行>的文本网链上,唐代诗作的主题类型整体上由"闺怨"转向"征战".高诗在转向的同时,以一定的篇幅呼应了此前该古题所充分展开的风格情调,在复与变的平衡中实现了审美意蕴的动态生成.其次,高适<燕歌行>吸收了军旅诗的传统主题,同时又赋予诗歌严峻的现实批判和深沉的人性关怀,为军旅诗增添了新的思想内涵.最后,高适<燕歌行>整合了来自原古题乐府、传统战争诗的主题情调以及诗人对现实边塞战争的感受思考等多种元素,建构起一个完整统一的文本结构,融汇了丰富而复杂的思想与情感,具有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学界对于“误读”理论与互文性理论缺乏细致剖析。对两者在主体观和语义观方面的辨析,可以对它们的关系获得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郭小川20世纪50-60年代的情书与情诗,既存在相似性或变异性,又存在内在的互补性或差异性.对其情诗与情书的“互文性”分析,可以有效观察“当代诗歌”正副文本之间内在的复杂关联,拓宽诗歌“正文本”的阐释空间.由此出发,可以从副文本资料的分类梳理、价值重估与问题探究等多重维度入手,反思“当代诗歌”演进进程中的独异现象与复杂问题,推动“当代诗歌”研究在新的向度上再出发.  相似文献   

7.
动态·多元·互文——克里斯蒂娃的文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理论是克里斯蒂娃理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既是其符号学理论的延伸,又吸收心理分析及主体理论的精髓.在克里斯蒂娃纷繁复杂的理论体系中,诗歌语言、文本结构、文本互文性渐次递进地体现了克里斯蒂娃的文本理论的独特性,其文本理论是在对语言学和心理分析两方面理论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当代西方文本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学谦 《求是学刊》2023,(3):142-151
《罪过》具有莫言文学的风格,也是中国当代小说的杰作。它有莫言小说魔幻叙事的基本特点,也呈现出20世纪80年代莫言先锋探索的文学精神。作为一篇先锋小说,在文体方面,《罪过》既有寓言性、象征性,也具有写实性。它以儿童视角将现实的乡村体验转换成神话故事,使小说和世界都生起一种神秘的烟雾,从而打破了以往机械写实的狭窄套路,拓展了文学的审美空间。虽然以动荡年代为背景,作品却没有进行政治学思考,而是“向内”审视,聚焦于人性,在人性的黑洞里掘进、摸索。这种对人性的审视,又与鲁迅的文学存在着互文性。鲁迅笔下的“看客“”恶童”以及“人生如戏”的悲凉感也在《罪过》中出现。  相似文献   

9.
于德山 《求是学刊》2004,31(1):107-111
本文从语言和图像这两种叙述媒介的各自特征及其互文关系入手,重新全面而细致地分析了有关叙述主体的诸问题,尤其着重分析了"语-图"互文语境中叙述主体的生成特征及其所影响的中西不同的艺术风貌。这一研究不仅弥补了西方叙事学有关"叙述者"问题的研究缺失,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叙述美学拓展了一个新的视界。  相似文献   

10.
孔令云 《阅江学刊》2012,4(3):121-125
作为一份在20世纪30年代颇具特色与影响的杂志,《现代》上翻译取向的“现代”特色引人注目。《现代》的诗歌与小说译介活动,呈现出翻译与创作的互文性特征,从一个侧面凸显了《现代》杂志乃至那一时代的形态丰富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1.
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的人气持续上升,并且已经改编成电影.自我救赎的成与败的探讨是小说的核心意境,两条线平行交织是小说成功的写作手法.<挪威的森林>歌曲和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文本从互文性的角度,构成了小说<挪威的森林>的两条主线的支持,即前者支持了直子的幻灭主题,后者支持了绿子的光明象征主题.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国古典诗文中的"互文"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显根 《浙江学刊》2001,(5):185-189
本文对中国古典诗文中的互文手法作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一、互文的界说.通过历史源流的考索,认为互文就是在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前后词组或句子中,对举的词前后各省略一个,解释时要相互补充.二、互文的类型.认为应分为单句互文、复句互文、省反互文三类.三、互文的作用.有简炼文句,以少驭多;对举顿挫,富有节奏;文意宛转,寓味深长.  相似文献   

13.
在宋初诗坛因循前人之际,西昆诗人奋意出新,一洗诗坛芜鄙之习,以西昆体雅丽典重的风采耸动天下.其诗作在"于唐却近"的风貌之下,实际上却具有强烈的互文色彩而不离宋调畛域.尽管曾饱受"挦撦"的指责,但西昆体在诗学发展史上实具重要意义.修纂类书的共同经历强化了勾稽文本、编排改造的书写方式对西昆诗人创作思维的影响,喜欢"检阅书册"的李商隐成为他们在书写理念方面的异代知音.在西昆诗人手中,互文书写方式真正成为一种有意识的自觉性创作手法.文本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自足结构,在与他种文本交互渗透、经纬编织的过程中,诗歌的意义与韵味向多维角度播散,从而具有深度广阔的释读空间,使诗作在审美特质上与唐音拉开了距离.其互文手法的多样化更为宋调形成提供了形式技巧方面的丰富借鉴,成为宋诗演进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王学谦 《求是学刊》2022,(2):161-168
在当代作家中,莫言是受鲁迅影响比较大的作家。在莫言的作品中往往可以看到鲁迅文学的影子。莫言的《檀香刑》与鲁迅创作具有非常深刻的互文性。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檀香刑》是对鲁迅文学的吸收、转化和扩张。《檀香刑》的酷刑叙述是其突出的特征,鲁迅创作之中也有酷刑叙述。“看客”是鲁迅创造的,莫言也写了“看客”,同时也将刽子手赵甲作为主要人物。《檀香刑》的视角转换是对《狂人日记》视角转换的发展或复杂化。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9,(10):46-51
为了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潮流,更好地实现"走出去"的目的,尽快实现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于是我国提出了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一带一路"战略,尽管面对着巨大的外部挑战和威胁,但是在四五年的时间里都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持续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现沿线各国的平等合作,各种文化和文明之间必然要互学互鉴,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本文主要探究了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要坚持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的互学互鉴,从而顺利持续地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和早日实现国际治理新秩序。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国古典诗文中"互文"手法的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显根 《浙江学刊》2003,(2):187-190
本文对中国古典诗文中的互文手法在实践中的识别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判定互文有三个条件:(一)必须是对文;(二)必须是顺文解时不合情理或文意不足;(三)必须是对举的词意思互为补充。并指出“避复”、“虚词互训”、所谓“倒文”三种手法都不是互文。  相似文献   

17.
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跻身于"英国移民文学三剑客"之列,足见其文学造诣和在当代英国文学中的地位。为他赢得"布克"奖的长篇小说《长日留痕》,再现了一段英国往事,流露出浓烈的怀旧情感,表现出对历史的再审视、对绅士等传统观念的依恋,与当代英国的现实处境构成了反讽性互文关系,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帝国垂暮的感叹。综而观之,黑石一雄如此情结的展现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其日裔背景在文学创作中的悄然流露,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文学观念变迁的历史视域中,审美与伦理之间的僭越、对抗与融合,书写了文学中持久的美善悖论。西方文论中审美与伦理关系的观念演变,经历了从文学审美的伦理化、文学审美的去伦理化到文学审美与伦理的悖论式融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构建了审美与伦理之间的张力关系,形成了文学场域中的美善悖论。这样的悖论关系使文学褪去"至善"或"纯审美"的神圣光环,重新回归一般文化生产领域,寻求二者的悖论式融合。当代西方文论的伦理转向和新审美研究共同突破了"普遍性"和"个体性"价值矛盾的僵局,在彼此之间架起了对话和反思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文明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要实现自身的长久与健康发展,就需要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互鉴。任何在封闭环境中成长的文明是很难获得长久发展、健康发展的。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丰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是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文明交流互鉴而言,需要依靠一定的载体来进行。在现实的文明交流互鉴中,人、商品、文化、婚姻、国际交往等,都是重要的载体,其中人是最好的载体。离开这些载体,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无法进行的。可以说,没有文明交流互鉴的载体,就不会有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文明交流互鉴中,遵循一定原则是文明交流互鉴得以有序而友好进行的前提与动力。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开放原则、包容原则、平等原则、创新原则,都是十分重要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金萍 《社科纵横》2014,(7):165-168
本文引入吉尔兹的"地方性知识"视角和文化阐释理论,结合甘肃地域文化术语翻译中的有关案例,探讨了全球化语境下地方性知识的跨文化传播问题。研究表明:地方性知识的生成具有特定的文化情境性。通过借助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情感诉求、文化认同、审美意识等文化符号在该情境话语体系中得到理解和识别。与此同时,这种地方性知识并不是静态实体,具有文化传播、表达自我的内在属性和文化特质。由于不同的地方性知识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性,因而在不同地方性知识进行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文化持有者"内部的眼界去观察、阐释才能获得对丰富异质因子的有效理解,从而实现不同地方性知识之间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