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自由与平等为圭臬的法国革命,却以拿破仑专制而告终.追求自由的结果何以成了独裁政治下平等的仆役?重读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反思那一时期的法国历史,可以得出一些答案.大革命中,自由与平等两股激情相互交织,最终平等压倒了自由.自由与平等在大革命中的冲突,并非由于两者学理上的悖论,关键在于法国旧制度以来一以贯之的政治专制与浓重的社会平等意识,正是这些使法国人对专制政治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性.一个专制的社会里,人们追求自由的结果往往是平等--专制下的奴役的平等.要"在自由中享有平等,在平等中自由地生活",必须铲除专制的根基,致力于民主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作为法国大革命最早的批评者之一,柏克在其不同的著作中,从根本原则上对法国大革命进行了批判。基于英国人的自由观,他认为法国大革命的激进民主将会威胁欧洲的自由传统,实质上是以英国式的自由拒绝了法国式的平等,不过柏克却没有看到民主已经成为了历史趋势。了解柏克对于法国革命的看法,有助于理解18世纪末欧洲政治现代化中的复杂政治观念。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卢梭关于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以及社会契约论出发,论述和分析了其中所包含的异化思想,阐明了他强烈的反封建专制制度和追求人类自由与平等的精神对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英国诗人中,威廉·布莱克(1757—1827)是成就很高的一个。他深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带来的民主思想的影响,是一个与英国人民同呼吸共患难的诗人兼画家。他反对贵族,反对资产阶级和官方教会的压迫与剥削,反对种族歧视,反对殖民主义和侵略战争,他揭露英国社会的丑恶现象,而歌颂自由和平等,他把美国独立战争称颂  相似文献   

5.
康德对于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态度是双重的:一方面,他作为德国启蒙运动的主将,对于法国启蒙运动所提出的自由、平等等社会政治理念持积极的拥护态度并为之进行了有力的辩护;但另一方面,他对于法国启蒙思想家关于这些理念的哲学论证并不感到满意,甚至持批判的态度。这种双重的态度决定了康德在启蒙中所起的推动作用并不是一种所谓的"奠基",而是一种"重建"。  相似文献   

6.
和马克思、涂尔干、韦伯等其他古典社会理论家一样,托克维尔关于民主和自由的思想也是对现代性问题的一种知识反应.托克维尔所面临的现实是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平等化)趋势,而他所最珍视的价值则是自由.他看到,民主的社会状态隐含着对自由的巨大威胁.于是,他的基本问题便是如何在不可避免地到来的民主时代守护自由.通过对美国和法国的比较研究,托克维尔揭示了在民主时代保障和实现自由所必需的制度和文化(宗教)条件.  相似文献   

7.
阿克顿从人类义务的角度来阐释自由,把自由视为人类良知的守望者,认为自由的神圣职责就是防止不正当的支配优势的出现.他反对政府拥有绝对的权力,主张建立代议制政府、推行宗教宽容以保障个人的自由.在反思法国大革命时,他把暴力革命看成是改革的最大敌人和违背自由原则的恐怖,提出要警惕以平等,以人民和民主的名义对自由带来的伤害.由此,阿克顿在近代欧洲政治哲学发展史上将自由的价值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极大地推动了19世纪自由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阿克顿从人类义务的角度来阐释自由,把自由视为人类良知的守望者,认为自由的神圣职责就是防止不正当的支配优势的出现。他反对政府拥有绝对的权力,主张建立代议制政府、推行宗教宽容以保障个人的自由。在反思法国大革命时,他把暴力革命看成是改革的最大敌人和违背自由原则的恐怖,提出要警惕以平等,以人民和民主的名义对自由带来的伤害。由此,阿克顿在近代欧洲政治哲学发展史上将自由的价值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极大地推动了19世纪自由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作为自由主义代表人物的罗尔斯提出自由和平等的普遍社会正义原则,但他更看重平等,因为正义总是意味着平等.他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构成了平等的基础.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分派如政治上的自由、言论和集会自由等公民基本自由要求权利平等原则,不允许公民间基本自由存在任何差别.在收人和财富的分配上,为克服社会偶然因素和自然偶然因素对人与人造成的不平等,他在承认效率原则和形式平等所遵循的纯粹正义的程序的前提下,提出了机会的公平平等原则与差别原则结合的正义第二原则.  相似文献   

10.
法国大革命的丰富历史内涵不能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简单论断来概括。对平等的关注和对自由的忽略是这场革命的显著特征,法国革命的功绩和流弊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源头。导致这一特征的原因在于法国当时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旧制度的极端不平等性引发了对平等的矫枉过正式的关注;贯穿始终的民众主导性加深了革命对平等的偏好。  相似文献   

11.
法国漫画反映法兰西民族气质,具有生动可爱的形象,夸张幽默的情节,丰富多样的表达技巧,超凡的想象力和独特的人文底蕴,引起人们对法国民族文化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比较句在汉法两种语言里都是非常重要的句型,揭示二者的主要差异,对我们的翻译和教学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汉语法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表现出不同的语言类型,反映在比较句中,两种语言在用词、表述、结构等方面均有其不同的特点。用词上,汉语单一,法语较复杂;表述上,汉语较灵活,法语较稳定;结构上,汉语简略,法语须完整,从思维特点上看,法语比较的对象或类型要比汉语的范围大,汉法不同的思维形式的选择是决定不同的比较句类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世纪法国习惯法学在法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12~18世纪,习惯法学在法兰西的土地上走过了从形成到深入发展的全部历程。研讨这一时空背景下的法国习惯法学,能够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14.
作为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法国学派的贡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尤其是它为规范学科所创立的一整套严密的研究体系迄今仍在学术界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 ,围绕这一学派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其中最为突出的误区集中表现在实证主义方法的两个层面上 ,这是我们今天对法国学派进行再认识时需要认真清理的重要问题。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完整地认识法国学派 ,并对比较文学学科的建设起到有益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专利复审委员会为被告的专利无效诉讼在实践中导致循环诉讼,成为我国专利无效诉讼制度改革的主要问题。传统的比较法研究模式试图通过寻找法国法中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对应机构及其涉诉时诉讼性质确定的相关理论,以求借鉴。本文通过对法国专利无效审查体制的介绍和分析,否定了上述传统研究思路的可行,认为上述传统研究进路应予抛弃,并通过法国司法、行政二元体系下诉讼管辖权划分基本原则的介绍,论证了新研究进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以法籍华人学者、诗人、作家程抱一的法语诗歌为例,分析了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融合艺术。分析-/&为:程抱一在深入了解法语的基础上,辨识出汉语与法语间差别及其契合,从而创造出适合自己的诗歌语言形式,实现了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认同;从文字表意特征、韵律特征和构词特征3个方面可以看出汉语对程抱一法语诗歌创作的影响,其作品既渗透了中国文化精神,也充满了对法国文学的热爱,这是他自觉地将两种文学传统和艺术理念进行创造性的对话和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网络资源在外语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庞大的网络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各异、良莠不齐,对法语的教与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对网络法语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简明法语教程》第44课:《父亲的骄傲》之教案设计和教学模式为例,探讨和演示了网络资源在法语二外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以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实现“翻转课堂”的概念,以期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和课堂空间的延伸,提升法语二外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04年,中法文化年在中法两国顺利举办,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法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前,大学生学习法语受汉语和英语的影响比较普遍,容易在发音上出现一些问题,文章力求对法语语音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解析,以期能给法语初学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语言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通常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某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实力强大,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其语言在国际交往中也处于主导地位。因此从世界通用语的更替,可以窥视国际舞台大国的兴衰。18世纪法国在欧洲大陆的称霸,使法语成为重要的近代世界通用语。法语成为欧洲各国上层社会的语言,也是国际的外交语言。随着英国的壮大,英语又成为世界通用语。但英语取代法语,成为世界通用语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中美国的发展促进了英语的传播并且维护了英语的国际地位,还促使英语成为全球通用语。  相似文献   

20.
直接诉权是颇具法国法特色的概念,它在理论上有多种类型,具有开放性。法国合同法改革中,一个重要而具有争议的问题是,能否统一整合直接诉权规则。《司法部草案》没有触及这个问题,《泰雷草案》非常谨慎地仅规定了最为重要的、立法者承认的“支付直接诉权”,《卡特拉草案》试图对多种直接诉权设立一般规范。直接诉权,作为突破合同相对性的制度,有保护债权人的重要功能,因此法国的立法经验对比较法学而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