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中国儒道思想滋养下的酒文化入手,分析了在中国儒道思想影响下的白酒包装设计现状及发展。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儒道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塑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美学价值。现代白酒包装要提升文化价值,彰显民族风格,就应深入地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进行探究。儒家美学思想中的"尽善尽美""文质兼备""中和之美""天人同构"以及道家美学思想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有无相生"等观点对现代白酒包装设计的实践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了文化建设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简称“三大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自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事业之中。“三大文化”各有其生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三大文化”也各有其价值边界,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孕育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文明的基因。革命文化中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引领,新民主主义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文化发展方向,革命精神谱系则塑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精神品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民生政治观扎根于中国现实土壤和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和延续性,对当前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民本思想、大同思想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是我国传统民生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它们之间既有一致性又存在必然的差异性,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的民生政治观。  相似文献   

4.
“一国两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文化基因,如爱国主义的价值观、辩证法、和合原则及思维模式等,是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思想的重要思想材料。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脉渊源基础上,邓小平以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精华,解决了现实政治的难题,勾画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大思路。  相似文献   

5.
论渗透教育及其理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环境与人的辩证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共同构成了渗透教育的重要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6.
追溯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中不乏和谐思想的理念。可以说,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是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遗产。就贵州明代彝族杰出女政治家奢香有关史料,对其在政治生涯中的和谐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和谐思想不是一个独立的文化派别,而是中国传统多元文化的共同精神,人自我身心之和谐、人与人之和谐、族群以及国家之间的和谐、人类与自然之和谐,构成了中国古代丰富的和谐思想,并成为中国当代和谐文化重要的思想资源。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从不同侧面丰富发展了和谐思想。中国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扬弃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思想 ,则为践行以人为本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中国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使中国当代艺术具有了独特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归根到底是一种共同的人文思想。儒、释、道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三大支柱,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对中国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着重从儒家、道家、佛教三者的思想精髓入手,结合当代艺术作品的实例,来论证中国艺术必须走民族化之路,才能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家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它以独特的风格特征与精神内涵标立于世界艺术史册,折射着中华主流文化思想的光芒.从美与善、文与质、功利与非功利、养生与人伦等方面,就儒道思想对家具审美的影响进行探讨可以发现,儒、道对以上问题各有偏重,并影响到具体的家具审美心理:儒家对文、善、功利及人伦方面较为重视,是中国传统家具的主流审美思想;道家则表现出对家具艺术的质美、非功利、养生等特性的追求,是中国文人文化理念的代表.中国传统家具形式内敛、装饰规范但又在用材、工巧及品位上讲求自然适度,正是儒、道审美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胡适的文化思想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之处,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时而猛烈批判,时而热烈赞扬。关于中国文明的未来,他既"提倡全盘西化",又强烈要求传统文化的复兴。然而在这些表面矛盾之下,仍然有其内在逻辑。以"价值一元论"为根本的出发点,胡适肯定人类共同的本质和价值追求,并进而确立了人类文化的普遍本质。文化的本质和基本要素都是一样的,中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造就了中国文明过去的辉煌,西洋文化近代以来的核心要素促成了西洋文明当下的先进。这几个观点的相互融合,就是胡适文化思想表面矛盾之下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2.
儒道思想与中国传统医学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中国文化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为中国文化的开创与繁荣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的医学道德 ,在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 ,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 ,尤其是儒道思想中的人本思想与和合思想 ,成为中国传统医学道德中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洋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一个特征都深深地打上了传统思想文化的烙印。中国先民面对海洋相对保守、心生抗拒等诸多特征,其实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农本思想、天人合一、重义轻利、小国寡民、保守求稳、克己复礼等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智慧成果及精神财富。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有极其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尤其在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挖掘传统优秀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强大功能,从而在传统优秀文化中找到帮助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王顺旭 《南都学坛》2008,28(4):155-156
“和”的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超越了各个哲学派别的纷争和对立,成为他们共同认同的哲学范畴,虽然各家对它的内容的理解各有不同。这样,“和”就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推崇的事物状态、心理意识、思想方式和价值取向,成为中华文化的共同的思想基础,这其中尤其以传统和谐思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王维生活在唐代统治者奉行"儒以治外,佛以治内,道以为祖,三教并举"治国方略的盛唐时期,他一生历尽坎坷,晚年虽身居高位而心意彷徨,在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下,王维以诗赋情,借诗咏怀,演绎着中国传统文化左右下中国诗人共同的思想轨迹。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考察其对诗人及诗作的影响,对文学批评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道家和以孔孟思想为代表的儒家共同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国古典建筑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影响。儒家思想对古建形制的确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而老庄思想则对古典园林意匠影响深远。文章主要对后者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六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特色问题.认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的六朝文化,具有其独特的价值.这主要就是挣脱两汉儒学束缚、追求思想自由、发展抽象思维、张扬个性主体、实现精神的内在超越.六朝文化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六朝文化在传承汉魏以前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隋唐礼乐政刑典章制度、促进江南开发及中外文化交流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加强六朝文化研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运用公理化方法诠释中国文化经典,就是试图以一种共同的理性方式,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通过对《论语》、《孟子》的公理化诠释,可以发现隐含在孔孟思想系统中的建构逻辑之起点——中庸,既是孔孟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人文精神的最具特色的要素,形成了孔子、孟子和荀子等先秦儒家以"仁爱""尚义""崇礼"为标志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20.
和合管理是一个内涵丰富且中国文化特色鲜明的概念,代表着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精华。和合管理是西方管理思想百年演进所昭示的必然结论,是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共同趋向,又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精华实践价值的典型体现,更为当今复杂多变环境下组织管理问题提供了解决之道,可以成为构建中国式管理理论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