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胡适拒名     
时下,很多文章都谈到胡适好名。不但写过《胡适太好名“白活”30年》这样的犯浑文章,而且还就胡适是否好名与陈鲁民、苏育生、陈仓等先生“打过笔仗”。太史公司马迁说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世人谁不好名呢?胡适是有些好名,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不好名,甚至还拒名?  相似文献   

2.
明朝人汤若士所作的《牡丹亭》,是我国传奇剧本中的一朵奇葩。该剧已在昆曲界中流行数百年,至今不衰,其“知名度”直欲驾《西厢记》而上之。连《红楼梦》中都有“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这样的回目和情节,便是明证。因此可以说,中国读书人若不知道什么是《牡丹亭》,可算得是一个小小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彭勇 《中外书摘》2010,(8):70-72
明朝一共277年,入过内阁、掌过相权的人,没上百也有八十。  相似文献   

4.
友,有也,相保有也。—《尔雅·释名》[译文]友的涵义与“有”相通,相互保护帮助,使彼此有益,这就叫友。同门口朋,同志日友—《周礼·司谏》疏引郑玄语[译文]同一人师门的叫做朋,志向相同的叫做友。明而不心,面耶也;友而不心,面友也。—《扬子法官·学行》[译文]表面上是朋,但不一条心,这就中西朋”;表面上是友,但不一条心,这就叫“面友”。才非交不用,名非交不发,身非交不立。—呕御资加奋406引刘钦《新论》[译文]才能不通过交往就得不到应用,名声不通过交往就得不到宣扬,人自身不通过交往就不能立足于世。益者三友,损…  相似文献   

5.
陈元 《女性天地》2013,(2):33-35
年末岁首,一个名气很大、宣传不多的人火了。 他新闻不多,却参演过《春光乍泄》《卧虎藏龙》《赤壁》《2046》《一代宗师》等电影,还获得过日本大阪电影节“最佳男主角”;为了拍戏,他学了半年功夫,却在正规武术比赛上竞得擂台魁首……  相似文献   

6.
偌大一部《明史》,记载二百六十九年问明朝人物。有资格进入《奸臣传》的,只有六人,他们是胡惟庸、陈瑛、严嵩、周延儒、温体仁、马士英。但是,严嵩就在众多列选名单中高高地胜出。  相似文献   

7.
传说中,唐伯虎家有九位妻妾,又有三笑点秋香的痴情传说,唐伯虎的"女人"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她。早在明代嘉靖或万历年间,嘉兴人项元汁的笔记《蕉窗杂录》上,就载有唐伯虎与秋香的故事。稍晚一些,周玄晦的《泾林杂记》一书关于唐伯虎与秋香的故事更为详细,基本上形成了"三笑"的雏形。而明朝末年,冯梦龙以《唐解元一笑姻缘》为题,又将其编进了广泛流传的《警世通言》中。明末还有孟舜卿写的《花前一笑》,单人月写的《花舫缘》等杂剧,用舞台演出的形式,更使其走进了千家万户。到现代,《唐伯虎点秋香》甚至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红极一时,深入人心。而事实上,唐伯虎什么香都点过,就是没点过秋香。  相似文献   

8.
林琳 《现代交际》2011,(8):13-13
《使朝鲜录》作者龚用卿(1500~1563年),字鸣治,号云冈,福建怀安东门(今福州市洪山镇东门村)人。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皇子生”,与户科给事中吴希孟充正副使,颁诏于朝鲜国。他出使朝鲜所作的《使朝鲜录》,记录了出使的礼制、地理和文学作品,对研究明代嘉靖时期中朝两国宗藩关系和两国交流史有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书香碟影     
《现代妇女》2009,(7):56-56
《明朝那些事儿7:大结局》;《小团圆》;《高更,他的生活与艺带》;;《金色笔记》  相似文献   

10.
《老人天地》2014,(2):26-27
在中国文艺界,王戈情、王璐瑶的父女情感人至深。王戈情是知名作家,早年曾在中央对外文委工作,跟随周恩来总理访问过许多国家,做过楚图南的秘书。后调入哈尔滨市文联工作,写过随笔《南美州旅行记》,电视剧《帝国军妓》《死刑与婚礼》《晚秋》等。王璐瑶是著名影星,主演过《周璇》《帝国军妓》《漂亮女人日记》《俄罗斯姑娘在哈尔滨》《雪山飞狐》《乱世三美人》等。  相似文献   

11.
《史记》关于商君造反的记载,太过离奇,太过荒诞,充满了不真实性。对于任何一个有着基本历史知识与政治常识、军事常识、地理常识的人,这都是一个非常蹩脚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有朋友从美国回来,惊叹于国内电视剧的发展变化,连呼进入了“中剧时代”!他早些年热心于《走向共和》,经常念叨着李鸿章在听到“送给老佛爷的八哥不叫了”之后的经典表情。后来向他推荐了《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他赞不绝口,尤其称道杨金水、胡宗宪和王用汲,分别命名为“义仆”、“循吏”和“信友”。如今又有了《人间正道是沧桑》,昨日闲聊起来,他说,这是一部史诗。  相似文献   

13.
《中外书摘》2009,(1):93-93
传上海第三大书店龙强书城关门;《明朝那些事儿6》网络独家销售引批发商不满;信贷危机已经波及英国书业;时代华纳旗下出版公司裁员250人;《中国大百科全书》遭遇仿冒  相似文献   

14.
林琳 《现代交际》2011,(11):58-58
《使朝鲜录》是明代嘉靖时期龚用卿出使朝鲜后所作,翔实地记载了他出使朝鲜的程序等情况,从而体现了嘉靖时期中朝的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15.
马美著 《老年人》2010,(11):38-38
明朝中期,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倭寇猖獗,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当时朝廷政治腐败,兵力不足,虽多次讨伐,都无功而返。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再次大规模进犯,前线总指挥张经急调湖南永顺土兵等地方部队协助征剿,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土兵首领彭翼南也因此成为明代著名的抗倭英雄。  相似文献   

16.
张宏涛 《职业》2013,(7):41-41
提起找工作,很多人都会说:不要太挑剔,不要期望太高,一要努力去适应苛刻的工作要求,而不是找你梦想中的工作,因为那是不存在的。但看看下面这些人的工作经历,会不会让你改变看法?明朝文学家冯梦龙编撰的《智囊》上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个人长得特别凶恶,人个头又大,还喜欢对人瞪眼,一般人一见到他就吓得绕路走。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六年,一个叫北岛的年轻人在一首题为《回答》的短诗中重重地写下“我—不—相—信!”的呐喊,成为那一代人觉醒、怀疑和反思的先声。十年以后,一个当时还默默无闻的更年轻的歌手崔健,创作了这个民族有史以来第一首摇滚歌曲,被无数同龄人唱遍了整个中国,它就是《一无所有》。“一无所有”成为这一代人共同的名  相似文献   

18.
文化宫     
《老年人》1997,(11)
片名联句某君对上级一刻《三笑》,对下级则一张《铁脸》。提拔干部,大喊《勿忘我》;接受礼物,总是《单独行动》;遇到困难,正好《今天我休息》;出了问题,是《他俩和她俩》。论吃喝要《三关排宴》,把玩乐当《甜蜜的事业》,在腐朽的生活方式《诱惑》下,他就像是《没有航标的河流》。陈彬半个人父:“这道数学题的结果,你说是多少人?”儿子:“0.5人。”父:“你在哪里看见过半个人?”外婆插话:“有!有!俗话说郎如半子,你这女婿不就是我的半个崽吗?”杨欣暑气浮,解郎炎夏忧。妾展芳容犹似月含羞,更效翩翩彩蝶弄风流。待到…  相似文献   

19.
在山东济南清真南大寺大殿前右侧,有一座古碑《来复铭》.这块古碑刻于明朝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至今已有460年历史.在“十年动乱”中,此碑被砸去4个字,但由于碑厚300厘米,且高大,故未被全部破坏,大部分保存尚好. 来复铭古碑,铭文155字,共9行.字大如拳,碑末镌有“本寺掌教陈思沐手著”.铭文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陆炳是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极具权势的锦衣卫指挥使,历史文献中有关记载其生平事迹的传记多达十余篇,然综合传记发现其中记载他的某些历史事件是有出入的。传记中陆炳考中武举的时间就有两种版本,明世宗南巡途中行宫火中救驾的人员和陆炳的死因等重要历史事件记载存在异议。本文对传记中这几处记载异同的历史事件进行一番考证,以期对陆炳有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