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念邓小平同志永远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石训小平同志离开了我们,深深的怀念之情,留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心中.他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他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基本路线,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他十分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为我们开启智...  相似文献   

2.
舆论导向,是新闻宣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对一个时期的社会舆论、社会行为、什会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他在视察人民日报时的讲话.核心问题就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特别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于舆论导向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舆论导向的客观现实性新闻报道中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所反映的舆论导问,…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精神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将共同成为中国现代文明兴起的三大思想精神支柱。周恩来精神最本质的特征是他甘作人民公仆的精神。周恩来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出发点。他说:“我们要做实实在在的事,做实事,收实效,才会对人民有利。”周恩来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周恩来实事求是的思想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同维护人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他认为坚持实事求是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只有实事求是“才会对人民有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是…  相似文献   

4.
邓拓同志不幸逝世即将二十年了。我同许多熟悉他、敬重他的同志们一样,常常怀念他。每当老战友们谈到在晋察冀坚持敌后抗战,谈到晋察冀的革命文化工作,总要谈起邓拓同志,语多意长,表现了大家的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告别人世已经两年了。人们在缅怀他的丰功伟绩,理解和掌握他的伟大思想,沿着他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的同时,可曾想到,作为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革命领袖,他也有许许多多崇高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范,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瞻仰的。一、实事求是、刚正不阿的政治品格邓小平曾经自我评价说:“比较正确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1)在半个多世纪的政治生涯里,对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作出科学决策,是邓小平所坚持的一条基本的工作原则。正是这种务实的精神和作风,使得邓小平…  相似文献   

6.
实事求是.看似简单.只有四个字.实际上很复杂.包含丰富的内容。正确地全面地理解实事求是的内涵.对于我们坚持实事求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实事求是的内涵.从横向看.包括四个基本要点.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纵向看刷包括四个基本层次.即世界观或哲学层次,思想路线层次.学风、诈风和方法层次.言论和行为准则层次;从构成看.则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主体、客体、中介和结果。关于懂间要点和构成要素,容另行论述,这里着重探讨纵同层次问题。一、实事求是的层次性实事求是并非单一…  相似文献   

7.
<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要坚持实事求是,除了从整体上对它进行研究外,还要从它的构成要素、实施办法、以及胆识问题分别进行研究.邓小平同志在国内外风云突变时能够做到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是因为他有胆有识,才使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实事求是.因此,研究胆识问题,对于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在论述与应用实事求是思想时,既坚持规律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又非常注重实事求是的价值性,强调效用、实用。这种实事求是观,决定了他把社会主义既看作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又是一个合乎目的的过程,价值实现的过程。邓小平正是从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出发,转向从社会发展目的的层面上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认识模式的转换、超越和发展。所以,实事求是是邓小平认识社会主义的哲学底蕴  相似文献   

9.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贯穿在他的全部思想理论和实践活动中的一条红线。他的突出贡献,不仅表现在新的历史时期,恢复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一贯倡导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路线。邓小平指出:“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及作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今天,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实事求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作为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之一,其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博大精深。本文仅就周恩来在大跃进后即国民经济调整恢复时期的经济思想作些初步探索。一、坚持实事求是的经济指导思想在1956年,周恩来就提出经济工作要实事求是。[1]调整时期,他一直坚持该思想,坚决反对经济建设中的浮夸冒进做法,反对弄虚作假的歪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我国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盲目追求高速度,甚至出现“人民公社化运动将使共产主义在中国提前实现”这种严重脱离实际的思想,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周恩来不赞成这些做法,他指出“…  相似文献   

11.
一、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髓的求真务实精神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在分析一切问题的时候都充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精神。在抗战时期,他就能根据当时民族战争的实际,高度评价文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肯定戏剧、歌曲等文艺形式在抗日宣传鼓动中的重要性。1941年5月在《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一文中,他就根据中国新民主主义性质、特点及其当时部队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和努力的方向,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成为邓小平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指出:无论是哪…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叶剑英几十年如一日,一贯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行动。在他的理论和实践中,特别重视发扬和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不仅从理论上阐述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3.
我通过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大意义。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全党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我们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几年来县委书记的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才能创造性地、卓有成效地为党和人民做好工作。思想解放路子宽,实事求是点子多,而路子宽,点多的直接结果是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放思想,实事…  相似文献   

14.
王卉 《云梦学刊》2007,28(5):33-33
5月7日,“纪念齐思和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举办。众多专家学者,齐思和先生的家人、亲友、学生齐聚北大,缅怀这位中国第一代世界史学科大师,缅怀他博通古今、中西兼长的学问,缅怀他温良敦厚、亲切谦和的为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外法学》主编贺卫方称齐先生的文字为“清澈优雅的白话文,有着诗一般的押韵”。  相似文献   

15.
为了纪念与缅怀周恩来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报刊活动家,在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初期领导《新华日报》在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坚持和平。民主、独立等方面的丰功伟绩,本文将集中就他的新闻思想,他对新闻学基本理论的贡献,作一论述。由于当时白色恐怖的政治环境,他的讲话一般都不允许笔记,文字资料留下来的不多。本文是根据《新华日报》版面资料和报馆一些老战士的回忆文章整理与综合的。1、革命的喉舌。周恩来为《新华日报》创刊的题辞:“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是他对这张报纸的出版宗旨的提示。《新华日报》的酝酿、筹备…  相似文献   

16.
朱廷岚 《理论界》2007,(9):18-20
邓小平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纪伟人,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邓小平理论,是因为他具有军政全才、坚持实事求是、按辩证法办事、把握机遇、善于总结经验、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健康身体等个人资质。  相似文献   

17.
主体的选择性和客体的制约性─—论实事求是中的主客体关系刘宝三(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基础,是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这是关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问题,关系党和...  相似文献   

18.
“实是求是”这一人所熟知的哲学概念,无论是作为一种极具操作性的思想原则,还是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总是处在一定的系统结构和运作过程之中。本人认为深入探究实事求是的系统结构及其运作的一般过程,对于人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求“实事”之“是”将大有稗益。(一)实事求是的系统结构实事求是,是主体在一定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所进行的复杂认识活动。它本身是认识的诸多要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复杂系统。1、实事求是的概念结构实事求是的概念结构是由“实事”、“求”、“是”三个方面构成的。“实事”是实事求是的起点。从…  相似文献   

19.
实事求是是我党的思想路线,领导者怎样才能从思想到行动上坚持这一思想路线,不仅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更要建立科学的机制。本文从内在动力、外在动力和强制动力等方面阐述了领导者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湘潭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到1997年,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188亿元,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增加了4.9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796元,比1978年增加了3.9倍;自八十年代以来,综合经济实力长期居于全省五强。湘潭20年的发展,得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0年来,湘潭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新目标,开拓新境界,从而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飞跃。一、实事求是思想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