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舞蹈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抓“趣”“情”“美”的教育就能提高审美教育的效果,完成舞蹈教学的任务。审美教育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主动学习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教学中的问题 ,提出一种主动学习策略 ,提倡教师主动“教”与学生主动“学”的有机融合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该策略分别在“测量仪表”和“控制仪表”等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美术鉴赏课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起到桥梁的作用。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教师没有起到桥梁的作用,学生是很难真正掌握和理解的。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提升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介,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这样才能发挥桥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音乐教学中的“情”与“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音乐教育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育学生人格审美完善、身心和谐发展为人为目的,以“情”和“美”的视角契入,把着眼点放在对音乐教学的“情感化”与“审美化”构建上。一、创设情境情境,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创设音乐审美情境,这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情淑性。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  相似文献   

5.
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学生心理上存在的向师性以及社会不断向前的进步性,凸现出教师课堂教学仪表的重要性.每一位认同自己职业、热爱自己学生的为师者,都应自觉规范教学仪表,责无旁贷地成为追求文明的表率.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教育中贯彻实施美育教学,是新时期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学生本身的社会人格和个性人格的发展,是塑造人灵魂的有效途径。教师是审美教育的贯彻实施者,他通过对受教育者个体审美素质的培养,给受教育者实现人格的完善,心灵的和谐和培养高雅的素质,注入了灵气和活力。语文教师在学校的美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历来被人们所重视。一千多年前后代教育家韩愈就提出过“文以载道”,其中的“文”就包含了美学教育的内容。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美学理论,掌握美…  相似文献   

7.
简论教师的形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形象应是有着丰富意蕴的形象 :从“教”的视角看 ,教师是学校中“传道、授业、解惑”的专业人员 ;从“学”的视角看 ,教师是孜孜不倦的学习者 ,又是拥有多方面的知识的学者 ;从伦理学的视角看 ,教师是“为人师表”的榜样 ,是人格精神力量的显示者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 ,教师是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是懂得和学生、家长打交道的行家里手 ;从心理学的视角看 ,教师是教育心理学家、教学心理家、审美心理学家 ;从美学的视角看 ,教师是美育的实践者 ,是美的热心传播者。古往今来 ,人们曾用最美好的语言称颂教师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灿的职业…  相似文献   

8.
教师职业形象是指教师职业活动中的与其教师职业相关的外在仪表、职业能力、职业操行综合表征出的社会、公众对特定职业及职业人的评价.其以教师的仪表、行为、操行为标识,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具有引起注意、建立沟通与信任,从而实现教师职业目标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翻译素养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从对翻译素养要求较高的诗歌翻译出发,以庞德“地铁车站”为例,通过挖掘传统解释学、现代解释学、解构主义、审美移情等多种路径,研究如何提升翻译的忠实原文素养、创造性素养、文化素养和审美移情素养等综合职业素养,探索翻译职业素养培养的多元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和艺术表现力,并使二者达到有机结合。据此,本文提出美术基础教学在训练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并阐述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的主要实践途径——“绘画”与“读画”,以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因教而学与因材施教是辩证统一的 ,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兼顾因教而学和因材施教。学生因教而学的心理流程有 4个基本步骤 ,因教而学的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教学是教育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形式 ,学生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主要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的 ,教学过程不单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 ,同时又是学生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能力和人格的过程 ,教学对人的发展和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与学生评教相关因素进行数据分析,统计结果表明课程类型、教师职称、教师性别对学生评教结果无显著性影响;学生年级与学生评教结果具有较小的相关性,课程分数与学生评教结果不相关,督导评教与学生评教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同一教师同一课程的学生评教结果更加趋于稳定。统计结果表明:从总体而言,学生评教结果是可信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案例(源于英文"Case")指具体案例,其来自于现实第一手材料,真实、有环境、有情节,案例教学也即具体事例教学。案例教学对于学生掌握学科理论,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作用大,效果好。案例教学模式已在国内外被广为推崇。公共教育学课程作为高师必修课,对其进行教学模式研究和改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互动关系。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导演者,如何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知识就是教学的艺术性。体育教学艺术是体育教师业务知识、方法技能、教学态度和思想等方面的结晶,也是科学性、娱乐性和审美性的统一。体育教学艺术要突出体现人文精神和关爱学生,这是直接影响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左右着教学质量优劣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6.
完全学分制基本问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完全学分制实行选课制、弹性学制 ,实施目标管理 ,尊重个性差异。完全学分制与其他形式的学分制相比改革程度更深 ,具有很多优势 :它有利于因材施教 ,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提高教师素质 ,有利于促进教学管理科学化 ,有利于文理交融 ,实施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等 ,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 ,完全学分制的推广将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对传统评课内容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评课内容主要是基于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围绕着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素养等课堂教学要素的评价来构建的。它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看重的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活劳动投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理念的贯彻,评课内容必须着眼于课堂教学的整体最优,必须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表现及其效果,必须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必须兼顾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评价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效能感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效能感的主要理论模型建构主要有罗特的控制点理论和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教师效能感通过教师行为而对学生自我效能及学习能力与成绩起作用,与此同时,环境因素和教师自身因素也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知识内化为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与素质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在英语教学中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素质是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更新教学理念,使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会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自主学习的定义、理论基础的分析,探讨了自主学习方式的特点,并重点探讨了教师在英语自主学习中介入的必要性、教师在自主学习中应充当的角色及教师的介入方式,希望对正确应用自主学习于英语教学有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