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历史表明,无论是竞争均衡的西方工业化国家还是结构转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都能带来就业的增加和失业率的下降。美国经济学家阿·奥肯总结出的“奥肯定律”表明,在经济增长率高于2.25%时,经济增长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失业率下降0.5个百分点;当经济增长率低于2.25%时,经济增长率每减少1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魏浩  刘吟 《统计研究》2011,28(8):34-42
 本文利用全球125个国家的统计数据,分所有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亚洲发展中国家四个层面,实证分析了进出口贸易对世界各国以及不同类型国家国内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作用以及在影响收入差距所有因素中的地位。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所有国家来说,进口和出口对国家内部的收入差距影响系数较小且不显著,金融发展程度因素和高等教育因素是影响国家内部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2)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进口和出口因素是影响国家内部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进口因素和出口因素的影响系数比较大且都比较显著,进口增加有利于扩大收入差距,出口增加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经济自由度也是影响发达国家国内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3)对于所有发展中国家来说,进口和出口因素对国家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系数较小且都不显著,只有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和基础教育因素具有显著性。(4)对于亚洲发展中国家来说,进出口贸易因素是影响亚洲发展中国家国内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进口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出口扩大了收入差距,与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考察结果相比,进出口贸易对亚洲发展中国家国内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更大,且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3.
我国失业统计的国际比较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公布的失业率一直在 3%以内,按目前市场经济国家通用的失业率等级标准属于充分就业的国家。然而我们在极低的失业率下感受到的却是失业的沉重和就业的压力。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与西方国家在失业统计概念、指标定义和调查方法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全面分析这些差异,改进我国的失业统计,对政府和有关部门研究和制定劳动就业政策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失业统计与国际标准的比较 (一)统计定义和概念的比较 大多数西方国家使用的失业统计定义和概念基本上都是遵照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标准,即“在一定的年龄以…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利用外资一直是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政府,促进经济增长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FDI对于东道国的经济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指通过对东道国外资的直接注入来加速其经济增长:而间接影响是指FDI存在的各种外部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溢出效应。溢出效应一直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政策制定者们也期待正的溢出效应来支持其引资政策。  相似文献   

5.
任何国家的税收制度,均随社会经济的演变而演变.一般地,发展中国家多以流转税为主体税系,税制简单;发达国家多以所得税为主,税制复杂.中美两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方式及税收政策等方面的不同,税制结构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探寻税收制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对于我国税制改革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也谈我国与西方国家失业率指标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谈我国与西方国家失业率指标之比较□叶世芳《中国统计》1997年第8期发表了“我国与西方国家失业率指标之比较”(以下简称“比较”)一文,文章对我国失业率指标,特别是对我国失业率计算公式的叙述和分析与当前劳动统计工作有一些相悖之处,为使广大读者对我国失...  相似文献   

7.
一、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 凯恩斯主义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1929-1933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下降44%,各国失业率为30%-50%,失业人数达四五千万人。面对经济大危机,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代表的国家于预经济的学说得到迅速发展和传播。 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和高失业率是由于社会上对生产资料(投资)和消费品(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而有效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源则是三个“基本心理规律”的作用:(1)“消费倾向”规律,即社会上消费的增长速度赶不上收人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股票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一直是金融经济研究中一个重要论题。国外许多学者的大量研究表明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主要是由经济周期、货币供给、利率、通货膨胀率等经济变量所决定的。FAMA[1 ](1990 )对美国证券市场收益率与宏观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股票价格和实际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德米尔居斯·孔特和莱文[2 ] (1996 )等人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人均实际GDP较高的国家,其股票市场发展程度也较高。而Harris[3] (1997)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上述关系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9.
张喜艳  陈乐一 《统计研究》2019,36(1):115-128
借鉴Diebold和Yilmaz(2012)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思想,利用14个主要经济体2003年1月至2017年5月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数据,测算了其溢出效应,并对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测算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溢出效应整体水平要高于发展中国家,该溢出效应对突发大事较为敏感,而对于可预期世界大事则较为迟钝。在控制了个体和时间效应后,进行面板固定效应的FGLS估计,实证结果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及其波动对溢出效应的偏效应均为正,且波动值的估计系数远高于水平值,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主要体现为波动溢出效应。由分位数回归估计结果可知,随着分位数的增加,对外贸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水平值、波动值及交互项估计系数的绝对值逐渐变大,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溢出效应起主要作用的因素随之变化。为了更好抵抗来自其他国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污染,各国应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减少国际依赖。  相似文献   

10.
马岩 《四川统计》2012,(10):56-57
今年是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面临的又一个增长较为困难的时期。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步履艰难,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放慢,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加大,全球贸易急剧下滑。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缓慢,是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面临的又一个增长较为困难的时期。根据英国EIU智库关于世界生产总值的估算,今年第二季度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2.8%。伴随着经济迅猛下滑而来的金融危机,自2009年底以来经济已经开始恢复,但是这个季度增长率最为缓慢。然而最令人担忧的一面是,目前的经济增长缓慢导致的经济疲软影响范围甚广,波及范围不仅涉及新兴经济的发展中国家而且涉及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