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陶渊明诗文中鸟的意象的分析,展示陶渊明诗文中鸟的意象的特定内涵。主要从渊明前期功业追求和后期隐归田园两个方面分析诗文中鸟的意象的意义象征和情感寄托。  相似文献   

2.
作为清代画坛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他的诗文创作成就少为人知,诗名为画名所掩,对陶渊明的接受是其诗文作品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这一创作特征历来没有得到学界的关注。高凤翰对陶渊明的接受是全方位的,不仅在诗文中用到陶渊明的典故,也化用陶渊明诗句,模拟陶诗意象,欣赏渊明志趣,仰慕渊明为人,还创作了数量众多的田园诗。高凤翰对陶渊明的接受贯穿其一生,在高凤翰不同时期的作品中都能发现陶渊明的影子。在诗文作品中如此大量有意识地拟陶、和陶、用陶,不仅在清代中前期文坛,即便是整个明清时期,也是为数不多的,高凤翰在清代陶渊明接受史上的地位应该受到学界重视。  相似文献   

3.
1、略论林语堂的翻译观-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英译为例陶/龚爱华、任芳//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一期2、陶渊明对家族风范的承续/李剑锋//九江学院学报一期3、陶渊明《饮酒》诗系年考辨/孔德明//九江学院学报一期4、陶渊明诗文旷达美的美育价值/王叔新//九江学院学报一期5、论陶渊明作品中的两面性/刘美玉//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一期6、从地域文化风格看陶、杜诗之不同/葛华飞//怀化学院学报一期7、从“陶渊明始家宜丰”研究看地方文献的作用/喻小毛//江西图书馆学刊一期8、论陶渊明《闲情赋》的题材取向/张宗原//上海大学学报(社…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陶渊明诗文中写到的树进行了分类整理,分析陶渊明写诗文用树之动机和树的意象在陶氏诗文中的复杂寓意,并由此略探他对后来山水田园诗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化对等”是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原则。本文指出陶渊明诗文的特点和翻译其诗文需要考虑的方面 ,并从陶渊明诗文的英译本中举例说明翻译文化特色词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贫与病在中国的古代诗文中有较多的咏叹,对此,陶渊明的作品也不例外。不管是出仕还是归田,不管是在早年还是中年晚年,他的作品都涉及到了这一现象。贫穷的困扰和病痛的折磨,成就了陶渊明的诗文,也成就了陶渊明的高尚品格。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的诗文,以其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影响深远。本文拟从审美角度,论述道家“道法自然”①“以天合天”,②思想对陶渊明诗文创作的影响,探讨陶渊明诗文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是魏晋时代的杰出诗人,他的诗文以充实的内容和自然清新的艺术风格拨开了那一个时代玄学笼罩的迷雾,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新风尚。从他的诗文中,我们看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为追美完美人格而不懈努力的精神,更为可贵的是,他的诗文还充分反映出那个时代儒道思想碰撞的特点,体现出儒道互补的文化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谢灵运均是晋宋时期的重要诗人,学界对陶渊明形象的研究较为多见,而有关谢灵运的形象分析却几乎无人涉及。事实上,由陶谢诗文引发出的诗人形象可以从其对异时异境中自我行貌的勾勒中还原其外在轮廓。同时,陶谢行貌的差异又受到其心理以及肯定自我价值的深刻影响。陶谢所选择的意象群也是对自我形象的一种转换。他们所建构的形象是多层面的,陶渊明的飘逸中带有对生命流逝的反思以及坚定不移的理想追寻,并通过意象的构建突出人之为人的责任与担当;谢灵运并非只是旷达而无行动,他是在徘徊中寻找自我的道路。他们代表了这一时期士人心路历程的两种方向以及两种形象层。  相似文献   

10.
走近陶渊明     
怎样走近陶渊明?最佳的途径,是认真研读他的诗文,审慎考察他的行踪。在欣赏陶渊明人格魅力的同时,认识陶渊明的诗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