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汉广告的文化语境与翻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告是一门需要精心创意的综合性艺术。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以及宗教信仰对广告艺术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广告的翻译过程中,如何做到“入乡随俗”,尊重异语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习俗,翻译就自然成为一项需要进行二度创意的工作了。一、广告的文化语境语境可以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语言语境是指语篇的情景语境;非语言语境的范围比较广泛,文化语境(contextofculture)则是其中的一种,它是与广告本体有着密切关系的思想意识氛围,具体的是指某一特定语言社团的社会规范和习俗。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地域的不…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族文化在现代化的语境中遭遇到严重的生存威胁,“原汁原味”的保留是不可能的,简单地为经济服务同样是对民族文化的危害。只有结合民族现实的发展,在寻求合乎民族实际的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才有民族文化的生长点。现代化并没有统一的模式,生活方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正是在多样性的世界图景中,民族文化显示出它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适逢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大好机遇,笔者通过对我国民族文化当下所处的文态环境进行分析,提出对民族文化进行发展性重构,并借助传统经典理论对“民族文化发展性重构”进行理论建构,以期对当代语境下我国民族文化工作提供具备一定指导意义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昆建 《学术探索》2004,(1):115-119
作者以云南民间文学与云南儿童文学的关系为视点,探寻并透视云南民族文化与云南儿童文学的血缘关系,考察民间文学对云南儿童文学的当代影响,从而思考作为民族文化大省的云南儿童文学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中如何坚守自身民族特性、体现时代性并走向世界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代藏族作家的创作面临多元文化背景,多元文化背景成为藏族作家创作的大语境。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实现藏族文化的现代性转换等问题成为当代藏族作家文化身份建构的首要问题。藏族当代作家既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学,又要在重建中国文学中发挥作用;既要面向全球化,又要增强本土认同。努力使当代藏族文学既借全球化话题和语境获得新的增长空间,又保持民族的审美经验传统和民族文化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6.
在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忠实地再现原文的意义,准确地传达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正确地理解作品的语境是必要条件。语境是指语言文字一经使用后所处的语言环境,是对语言理解起着重大作用的背景知识。从文学角度,可以将语境分为语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文学翻译中,语境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对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两个基本作用,即制约功能和解释功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民族区域文化视域下的中国梦认同是民族成员基于区域文化的价值认知与价值研判对中国梦价值内涵的承认、认可与赞同,由此产生归属意识进而获得中国梦认同的理性自觉。中国梦价值内涵的民族归旨对民族区域中国梦认同语境的投射,凸显河湟地区逻辑多元的价值语境、次生多元一体的文化构成与"和而不同"的多维特质,从价值基础、价值目标、价值路径的内外相接中共同建构了民族地区中国梦认同的价值共识、利益相通与价值凝聚。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与文化自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和世界目前都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和谐社会不仅是中国的追求,也是当今人类的普遍追求。中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有面向世界、贯通古今的气魄,一方面要以其他文化中有关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思路为资源,另一方面要善于吸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在全球化语境下建设和谐社会,要有文化自觉的意识,即在认知、理解和诠释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的基础上,联系现实,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和长处,与他种文化共同建构新的文化语境,并在这一新语境中,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与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爱敏 《文史哲》2003,(4):116-120
美国华裔文学的创作反映了中美两国文化相互碰撞、吸收和交融的历史 ,折射出漂泊在异国他乡的华人移民及其后代对中美文化所持有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和两代人围绕着文化认同、民族身份的得与失所表现出来的矛盾与冲突。透过华裔文学 ,我们还可以看出变化的文化语境对改革开放之后赴美的新移民对“文革”题材创作与作品的接受所产生的影响 ,追寻历代在美华人为维护和弘扬中国文化而进行斗争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称谓语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语言现象,它和民族文化互相渗透、互相作用,显示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通过对中、英称谓语差异的剖析,从高低语境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