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网络视域下党反腐倡廉建设的现状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信息时代下,网络反腐在党的反腐倡廉建设中具有参与主体广、信息传递快、舆论监督压力大等优势,对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人民群众反腐期望值的持续上升,新时期党的网络反腐工作也遭遇了许多困境:网络监督的自发性和偶然性缺乏完善的执法制度规范;网络的隐蔽性和匿名性容易导致网络暴力,伤及无辜;网民的非理性参与行动容易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深入推进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一方面需要积极应对,充分利用网络新兴技术形成新的监督体系,另一方面需要正确认识网络反腐的局限性,加强制度创新,实现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2.
基于混合博弈的网络反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化背景下,网络监督效应日趋明显,网络反腐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网络曝光腐败信息的传播机制,总结网络反腐的特点,并运用混合博弈分析方法,分别构建参与方不同的两方博弈模型和三方博弈模型,归纳出影响各博弈方行为的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结果表明,网民监督的积极性能够降低腐败概率,腐败人员的腐败程度直接决定着纪检监察部门与网民监督的行为趋势。最后,对各个博弈方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金卫  张贵仁 《东岳论丛》2011,32(5):138-140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信息技术因其及时快捷、抗干扰性强、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被广泛运用到反腐倡廉领域,网络反腐成为一种新的舆论监督和民众监督形式。但从近几年网络反腐的实践看,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和法律保障,运行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因此,必须着眼于提高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科学系统、规范有序的网络反腐制度体系,构建形式内容载体相统一、预防遏制惩戒相衔接、教育管理监督相配套的网络反腐工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黄亚铨 《南方论刊》2007,(5):22-23,19
反腐倡廉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制度、监督多管齐下才能奏效。教育、制度、监督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教育在其中起着基础性的关键作用。深刻认识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其作用,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成效,对于提  相似文献   

5.
农村基层反腐倡廉是党和国家反腐倡廉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选用得力载体加强对村务的有效监督,推进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是各级行政部门必须认真面对并要切实抓好的大事。河南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于2005年试点,2010年全面推广,目前河南省99.5%的行政村(社区)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效。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有很大发展空间,随着其进一步推广实施,将会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制度建设是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根本之策。在新世纪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考验的条件下,要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必须着力从健全完善制度、加强制度教育和制度监督、强化制度意识和制度惩治等方面,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途径进行积极探索,努力使反腐倡廉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7.
反腐倡廉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制度、监督多管齐下才能奏效。教育、制度、监督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但三者又各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教育在其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深刻认识和把握反腐倡廉教育规律,切实按照教育的规律办事,是解决“教育不扎实”问题、确保教育收到预期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制度建设是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根本之策.在新世纪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考验的条件下,要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必须着力从健全完善制度、加强制度教育和制度监督、强化制度意识和制度惩治等方面,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途径进行积极探索,努力使反腐倡廉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我们党对反腐倡廉建设规律的探索和认识的基本过程,指出了当前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中在教育、制度、监督、惩处等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对策,即积极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推进体制和制度的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坚决查处腐败分子等.  相似文献   

10.
教育、制度和监督三种方法在我党反腐倡廉的工作实践中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不能相互代替。固本培元,教育是基础;堵塞漏洞,制度是保证;健全机制,监督是关键。三者之间又互为补充、彼此渗透。首先,教育要通过制度来体现,教育本身具有监督作用;制度与监督中渗透着教育的因素,并且需要通过教育来普及实施。其次,制度的贯彻和落实必须以监督作为中介环节,监督的有效进行则离不开制度规范的保障。教育、制度和监督三者的有机统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反腐倡廉手段体系。  相似文献   

11.
反腐有效性是重要的实践和理论问题。制度反腐在实践中无疑处于基础地位,但其前提性问题的追问和解决,却是其基础地位确立的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深入展开反腐有效性的讨论。基于反腐有效性的提高,一方面,可以吸收运动反腐、权力反腐的合理因素;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注意发挥法律制度、无形制度和制度执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网络监督体系化研究——以网络反腐法治化为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些年,以网络反腐为代表的网络监督逐渐成为社会热点。从周久耕、杨达才、雷政富、刘铁男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四名法官,网络反腐的巨大威力令人鼓舞,网络已成为我国反腐的重要平台。与传统和体制内的反腐路径相比,网络反腐有其独特优势;但网络反腐又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有其本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因此,只有加强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的对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网络反腐的潜在威力才能更好地取得实效。依托网络反腐的法治化推进,网络监督的体系化势在必行,网络监督体系化的路径选择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网络背景下的群体性反腐事件有其独特的运作规律和特点,具有权利正当性和诉求合理性的特质.它对刑事法律的影响效果体现为如下冲突:个案正义的追求与司法公正的追求、网络反腐的社会效果与刑法权威性、干扰司法独立和外部监督功效、程序正当性与网络反腐事件道德追求.这些法律效果上的研究,有助于客观理性的理解网络群体反腐事件的优势和弊端,为刑事司法网络反腐工作的深入展开提供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4.
黎宏伟 《理论界》2014,(10):74-77
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增加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在不对人定罪的情况下,单独对违法所得予以没收,顺应了我国反腐、反恐的形势需要,完善了这方面的刑事诉讼立法。新刑诉法以四个条文规定了没收所得违法程序,分别为程序的启动、受理及公告、审理及裁定、回转,但新刑诉法对于该程序的案件范围和证据制度等方面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5.
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遏制腐败,不仅靠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行使权力,而且需要对他们实行严格的监督.党内监督在整个监督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包括党委内部的监督、党内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等.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技术背景下,侵犯个人隐私权事件频频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网络技术的异化、网络操作主体的道德失范和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力。对此,应当加强网络主体伦理原则渗透,加大网络隐私侵权行为的技术控制,构建一体化的政府网络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7.
《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党内监督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要成果。其中,邓小平党内监督思想对《条例》形成和最终定型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一种科学制度的形成,首先是思想内容奠定在先,用以体现思想内容的制度安排在后。在中国共产党视党内民主为党的生命的今天,深刻理解《条例》背后的邓小平党内监督思想,对于切实实践《条例》的规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舆论思想和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关于舆论监督的创新认识是其理论渊源和思想基础。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主动面对网络等新媒体,积极应对其对社会的全面影响,在科学定位和廓清认识的基础上,以网络创新舆论监督形式,不断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在以个案推动网络舆论监督实践的同时,从逻辑上理清和探究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构建科学原则和方法,即运用一分而二和辩证矛盾观,以党性原则、正面宣传原则、主动发展原则和个性原则不断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的转型期。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挑战。网络舆情的突发性、非理性、去个性化以及多元互动性,对舆情监管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公共治理视角下网络舆情的治理模式表明,完善基于网络监测系统的舆情预警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的法治化和规范化,建立专业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治理的新格局,将会有力提升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治理能力,对构建和谐网络舆情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方权力制衡理论的立论基础是人性恶论 ,要抑制人的贪欲 ,制度规范优于道德自律。在倡导建设政治文明的今天 ,我们应该正视国家权力理论基础的局限性 ,要从制度上保证纪检、监督、司法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在人、财、物诸方面割断对地方党政的依赖性 ,建立中央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体系 ,通过权力分解以制约权力 ,使反腐败更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