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援藏·援疆     
《中国民族》2008,(11):37-37
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立足国家发展与稳定大局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在西藏和平解放之初,党和国家就根据西藏地区革命与建设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支援西藏的政策措施,不仅在财政、项目上加大投入,同时选派了干部和专业人才到西藏工作。  相似文献   

2.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主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长条协议》)在北京签订,西藏历史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西藏的和平解放,是西藏社会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点,是中华民族洗刷百年耻辱,实现新的伟大振兴的必然结果,也是西藏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经过全区各族人民绍奋斗和不懈努力,西藏实现了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和历史性跨越,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给社会发展程度大大滞后的西藏地区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历史推动,开始了与现代文明社会同步的发展。   我…  相似文献   

3.
西藏民族学院是西藏地区有史以来建立的第一所现代高等学府,是西藏和平解放以后,在党中央和政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注下,在所在地陕西省、咸阳市党政部门及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为适应西藏地区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专门为西藏培养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而在内地建立的一所高等院校。学校的前身原名西藏公学,于1957年开始筹建,1958年9月15日正式开学,1965年7月1日改名为西藏民族学院,并由当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亲笔题写了汉文校名。西藏民族学院的诞生,揭开了西藏现代教育发展史上崭新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藏的周边形势与战略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萍 《西藏研究》2005,1(3):6-9
我国西藏有着独特的地缘特点、周边环境和民族宗教风情,因此也造就了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由于对西藏具有的地缘战略价值与地位的考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以各种不同的手段,对我国西藏地区进行不同程度的侵略、干涉,并制造了所谓“西藏独立”的政治谎言。新时期,我国西藏地区的地缘政治与地缘能源价值合而为一,在大国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文章通过客观分析西藏的周边形势,提出西藏在我国和平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即《十七条协议》,这是西藏历史的伟大转折点。西藏的工作,是以上层统战工作为中心进行的。回顾这段历史,总结经验,对于我们今天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和战胜国内外敌对分子,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了,在此喜庆日子到来之际,我作为和平解放时首先进藏并曾长期在西藏工作过的一名老战士,抚今追昔,感慨系之,特作此文,以表纪念。40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但是西藏地区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完成了社会发展史上的大飞跃,从封建农奴制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巨变,是西藏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支援下艰苦奋斗取得的,也是和进藏人民解放军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層反动集团为了企圖繼續奴役西藏人民的反动目的勾結外敌在西藏地区發动全面叛乱,公然撕毁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議,背叛了祖国,妄圖破坏祖国的統一和民族的团結,这种滔天罪行是全国各族人民包括西藏爱国人民絕对不能容許的。这次叛乱是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層反动集团蓄謀已久的行动。虽然西藏和平解放已經八年了,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帮助西藏人民建設,但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層反动集团却拒不执行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議,力圖阻撓西藏人民走上进步的道路。尽管这样,中央仍然对他們采取了寬大为怀、耐心等待的态度。可是,这些反动分子反以为中央軟弱可欺,竟然与帝国主义勾結一起發动全面叛  相似文献   

8.
自从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党的民族政策在西藏取得了光辉的胜利。西藏藏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优秀民族之一。它和其他民族一样,对祖国的缔造和发展曾尽了光荣的责任。但在近百余年来,帝国主义侵入了西藏地区,井进行了各种欺骗和挑拨。前西藏地方政府对于帝国主义的欺骗和挑拨,没有加以反对,对伟大的祖国采取了非爱国主义的态度,致使西藏人民长期陷于痛苦的深渊。  相似文献   

9.
在隆重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作为十八军的一位老同志,重温毛主席解决西藏问题所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感到格外亲切。西藏和平解放已经42年,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深感到毛主席这些重要指示和论述不仅在过去和平解放西藏、民主改革和建设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现在和将来对于西藏和驻藏部队的改革和建设,仍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我着重从毛泽东同志关于和平解放西藏一系列重要论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一、西藏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毛泽东解决西藏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的历史地…  相似文献   

10.
西藏人口与西藏人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人口问题是西藏人权问题的一项重要内容。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由于生产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西藏人口的发展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这种情况说明,西藏人权状况在人口问题上的表现,也是在不断改善的。但在国外的某些出版物中,却别有用心地诬蔑中国政府在西藏实行“种族灭绝”的政策,在所谓节育、堕胎、绝育以及杀婴等问题上进行了不是实事求是的指控。这是经不起客观事实的检验的。美国人类学家梅尔文·C·戈德斯坦等以实地调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进行了澄清,并明确指出,西藏自治区实际上正处在一个人口的高出率…  相似文献   

11.
西藏人口经济发展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西藏地区人口经济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西藏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口素质的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合理使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力资源在三大产业中的合理配置.面对目前西藏人口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采取加快西藏地区经济建设的步伐、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等措施,使西藏地区人口、教育和经济协调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2.
薄辉龙  徐君 《民族学刊》2023,14(4):35-43, 138
从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的视角回顾援藏政策的逻辑构成、实践路径和社会效果,对民族工作的“守正创新”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援藏政策是中国共产党针对西藏地区率先实施的宏观性民族政策,体现了中华民族“起源-自在-自觉-自强”的历史逻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结构的现实逻辑和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团结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逻辑。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援藏政策经历了主体、形式、内容等层面的变迁和完善,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以民生为落脚点,以经济援藏、教育援藏和法律援藏为主要特征的实施路径,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夯实了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思想文化基础、法制基础和社会基础。鉴于援藏政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在耦合性,研究发现援藏政策在政治整合、经济互惠、文化接触、法治规范和情感认同等功能的作用下推动了西藏地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3.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调整和改革,西藏教育已初步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认真总结西藏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分析研究当前西藏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符合西藏实际深化民族教育改革的措施,对于健康稳步地发展西藏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乌拉"一词原被用作称呼元朝站户所支应的来自驿站的差役。西藏地区乌拉制度的形成与元朝为统治西藏而设立的站赤机构及西藏本土自吐蕃王朝时期便已形成的驿传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经过两次对乌斯藏地区的"括户",元在西藏设立了制度完善、运作稳定之乌拉差役制度。乌拉制度对于元朝中央有效治理西藏发挥着上通下达的重要作用,但同时在该制度执行中,西藏地区的民众遭受乌拉摊派、剥削之弊,对西藏社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西藏建设南亚贸易通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与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重要原因是西藏的交通落后。这样不仅影响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也制约了我国西部地区扩大对南亚及环印度洋地区的开放和参与国际竞争 ,这也是西藏开拓南亚市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青藏铁路的动工修建和预计于 2 0 0 7年建成 ,为西藏改变交通落后状况和建设南亚陆路贸易通道提供了必要条件 ;2 0 0 3年 6月中印边境贸易备忘录的签署和亚东商路的准备恢复开放 ,为建设南亚陆路贸易通道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高原、民族与宗教:清代西藏城市发展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一民  赖小路  付志刚 《民族学刊》2010,1(1):95-104,166
西藏地区城市出现较早,但发展相对缓慢。清代是西藏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商贸的发展,清廷对西藏统治的加强以及政教合一制度的继承和发展都对西藏地区城市体系的初步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清代西藏的城市多分布于河谷低地区域,呈现沿河流、湖泊分布的地域特征。西藏的城市空间布局也深受藏传佛教的影响,寺庙等宗教场所成为城市的中心或重心所在。西藏地区的游牧经济也深刻地影响到城市发展进程,与内地相比,城市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形态不完善,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单一。  相似文献   

17.
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于六月二十八日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讨论了西藏民主改革的政策和步骤。西藏地区正在进行和平改革,即对于没有参加叛乱的上层阶级采取赎买政策,一切拥护改革、赞成改革和积极参加改革的上层人士,不但在生活上给予保障,而且在政治上也给予适当的安排。和平改革政策,是党中央根据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几年来,在我国许多民族地区,都认真地贯彻了这一政策,并取得伟大的成绩。在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采用和平方式,是根据民族地区的具体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固始汗(1582—1655)是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和硕特部首领。自他1642年率军入藏夺得了西藏地方政权,到1717年其孙拉藏汗被杀,他们子孙四代统治西藏地方达75年之久。这一时期,在清朝中央政权统治之下,统一的祖国大家庭基本上是和平发展时期。西藏地区虽然曾发生过藏、蒙统治者间权力之争,第巴桑结嘉措被杀和准噶尔蒙古扰藏事件等,但总的来说,基本上仍然还是和平发展时期。这些都与固始汗及其子孙在西藏的统治不无关系。本文试就固始汗及其子孙在西藏情况略作探讨,不当之处,敬请专家批评指正。 一、固始汗“南下西进”的起因  相似文献   

19.
纪末廓尔喀王朝对中国西藏地区的两次入侵打破“康乾盛世”时代下清朝鲜少有外朝入侵的格局。两次廓尔喀入侵战争,从战争规模上,战线长度和持续时间上都不能称之为“大战”,从1788年至1792年,除暂时和平的一年多外,此二次廓尔喀对西藏的入侵战争,使清朝统治者认识到治理西藏和自身统治中的缺陷。本研究从两次廓尔喀王朝侵藏论证此战争对清颁定《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的“作用”。以及强大统一王朝对维护祖国主权的决心、行动和两次廓尔喀战争给予我们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藏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胡京波  阿华 《中国藏学》2007,(4):108-111
西藏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对于加快西藏地区文化信息资源的建设,改变全区信息化落后的现状;对于抢占国际藏学研究领域的制高点,保护西藏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对于批驳达赖集团散布的"西藏文化毁灭论",促进西藏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