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甘泽泉 《社科纵横》2009,24(10):61-63,80
本论文对传统的持久收入假说提出质疑。对该假说所内涵的总消费是由代表性的、理性的消费者产生的假设进行驳斥。先从研究消费的两个经典模型的简介,从其模型本身带以历年数据进行验证,说明其缺陷后,提出另一备则假设——消费者当中应当有相当比例的并不如经济学家那般精明的短视者。同时,深入剖析了当期消费变化与当期收入变化和利率的关系,指出消费变化与利率关联不大而与当期收入变化关系紧密,这便引出了关于及时行乐消费者存在的设想。在这些消费者存在的情况下,总消费的研究会有哪些变化。在原先经典模型的基础之上加入了及时行乐者的元素,并结合利率与欧拉方程,对持久收入理论进行检验,并与备则假设的检验相对比。最终得出持久收入假说在实证中并不完善的结论,以及数据对该备则假设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当代史学研究方法的变革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实证主义史学的衰落和“新史学”的崛起,史学研究方法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传统史学方法正在失去其过去的统治地位,各种新的史学研究方法在各个史学研究领域中逐步确立了自己的优势。其中,下列四端,殊堪瞩目。  相似文献   

3.
刘爽 《学习与探索》2003,(3):127-132
20世纪中叶 ,伴随着世界形势的巨大变化 ,西方史学出现了重要转折 ,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历史学的多元走向。在当代西方史学的演进中 ,这一趋势直接表现为历史研究领域的扩大、新的史学分支学科的纷纷建立、史学理论的更新和历史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等等。这是建立在当代历史思维基础上历史科学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 ,对于批判地继承传统史学 ,确立 2 1世纪史学发展新方向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史学理论研究与新时期中国史学的复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沛 《学习与探索》2001,(1):116-121
加强史学理论的学科建设和研究以促进新时期中国史学的复兴,成为"文革"后广大史学工作者的共识.自80年代中期开始,先后召开了11次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出版了全国性的史学理论研究专业期刊,培养了一批史学理论研究方面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引入和研究外国史学理论,涌现了一批研究成果.面对21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研究尤其需要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追踪国内外史学理论研究中的前沿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将是新世纪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5.
口述史学百年透视(下)杨雁斌五、现代历史科学研究的“方法之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口述史学与其说是一门日趋成熟的历史学科,不如说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治史方法。如前所述,史学领域吸纳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分支学科才得以最终确立。换言之,横向的方法引来了横向...  相似文献   

6.
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数量方法日益受到各国史学家的重视,被广泛运用于史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目前,这一方法业已成为当代国外史学发展重要的新趋势之一。数量史学的兴起与发展在以往的史学研究中,初级描述性统计数字的运用并不罕见,但一般都没有超越算术统计的范围。当代世界各国史学研究中普遍采用的数量方法,作为一种日臻系统和完整的史学研究新方法,则是伴随现代电子计算机及其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而产生的,无论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中国法律史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1世纪的中国法律史学研究面临新的问题和极富时代性的挑战.应审视中国法律史学研究所处的全球化背景,转变研究思路,关注法制现代化、全球化乃至后现代化思潮对法律史学研究的影响;深入拓展研究对象--从单一化走向复合化,以实现制度与思想、通史与部门法史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纸上的法与实践中的法的贯通;不断更新研究方法--从简单化走向多样化,在历史学方法的基础上,广泛采用法理学、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并注重对法律史进行动态考察和比较分析,以提升中国法律史学的研究水平,赋予法律史学新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日本经济史研究中新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 ,在日本经济史学研究领域 ,就其理论与方法而言出现了异彩纷呈的景象。应该说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仍有影响 ,与此同时 ,新古典学派的“计量经济史学”、道格拉斯·C .诺思的“制度经济史学”、艾夫纳·格瑞夫的“历史的制度分析”等当代欧美国家的新的理论与方法 ,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史研究中。经济史学科的研究领域被拓展 ,其认知功能也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9.
口述史学百年透视(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口述史学的问世及发展是现代历史科学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本文就国外口述史学的起源、沿革与发展,口述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与特征及研究方法,口述史学对现代历史科学的贡献以及与邻近学科的关系,其本身的局限性及新世纪的展望等问题一一作了概述和论析,力图勾勒出这门新兴历史学科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口述史学与民俗学的性质、对象、目的和方法等问题作了比较分析。作者在谈及这两个邻近学科之间的界限时,力图说明和阐释二者的理论框架及其模式。口述史学和民俗学是社会科学多元化发展的产物,就其本质而言,二者的性质和目的各不相同,但研究内容多有重合。口述史学的问世表明,史学领域里出现了一场深刻的、根本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刘永军 《学习与探索》2004,1(4):125-128
顾准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思想家,他的史学思想,是他在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岁月里为后人留下的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顾准对历史的研究是由古希腊城邦制度入手,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认真地剖析了东西方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同路径,破解了许多学理上的难题。顾准的史学思想对史学发展影响巨大,不但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而且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求是学刊》2014,(4):145-153
齐思和是中国现代新史学的重要参与者和塑造者之一,其识见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梁启超、胡适、傅斯年、何炳松诸人。齐思和准确判别现代史学发展趋势,将西方史学最新的理念方法传输国内。在此基础上,齐思和对历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国史改造的途径和步骤、社会史的研究方法做出具体阐述,构建起一套相对系统的史学方法论体系。齐思和对民国史学的发展动态进行了即时评议,梳理总结新史学的脉络和得失,指示其发展方向。齐思和对西方史学潮流的体认和对中国史学现状的把握相互呼应,折射出20世纪史学新旧转换的必然归趋。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当代中国史学正处于衰落状态中。衰落的具体表现是:一、建国近四十年还修不出无愧于古人的大型清史、中华民国史、甚至中国共产党史等等;二、史学研究队伍的日益萎缩和退化;三、治史的功利化。衰落的原因,在史料学派主要是研究方法的封闭性;在史观学派主要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受到种种特定的历史局限,导致了理论本身的扭曲、变型。本文回顾了当代史学取得的重要成绩,并对当代史学做出了展望。作者提出,在改革、开放的大趋势面前,史料学派、史观学派有广阔合作的条件,史学工作者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而文化史研究可补传统史学之偏失,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是一个急待重建和深化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西方历史学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二战以后 ,西方史学不仅完成了战前即已开始的新史学取代传统史学成为史坛主潮的变化 ,同时新史学内部也在不断嬗变与更新 ,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史学思想的变化和方法论原则的转换 ,扩大了史学的认识能力和研究领域 ,推动了新史学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5.
王剑 《学习与探索》2008,(2):217-222
当代中国史学界,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在某种理论体系下对历史进行解释,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外史学界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史学界的相关研究理论、概念或方法甚至是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解决中国史学研究的问题,如何注意借用的理论、模式等与所研究对象之间是否存在着理论的适应性问题,不仅是每个史学研究工作者必须注意的问题,也是史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而对于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独特性的探讨来说,它也是必须注意的.关注史学研究中的初始条件差异,就是这样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16.
阎静 《学习与探索》2012,(2):150-153
先秦、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早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史学批评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为后世史学批评的发展积累了思想资料,并初步奠定了史学批评发展的三条路径:一是对史家素养及职责的认识,二是对史学社会功用的认识,三是对史学发展与时代变迁之关系的认识。揭示、梳理中国古代史学批评早期发展的路径,从中总结出一些略带规律性的认识,从而明确前人所论必有其传承,今人研究也自有其渊源,希望推进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一、史学理论与史学理论研究之区分史学理论的现状颇堪忧虑。颇堪忧虑的原因是人们对史学理论的含义缺乏深思,人们往往把“史学理论研究”当成是“史学理论”。其实,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史学理论”是一种思想体系,而“史学理论研究”则只是对“史学理论”本身所进行的“研究”,即对“史学理论”所作的各种解释、论证、说明等。、至于以“史学概论”冒充、代替史学理论,同样是对史学理论的误解,同时也是造成史学理论在中国当代极度匾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一门学科来说,理论的作用都是基础性的、结构性的、整体性的…  相似文献   

18.
陈其泰教授长期从事史学研究,已撰有《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清代公羊学》、《再建丰碑——班固和(汉书)》、《梁启超评传》等书。最近又出版了《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增订版)、《史学与民族精神》(均由学苑出版社1999年出版)两部新著。这两部著作突出地反映了作者在史学研究领域转换视角,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史学进行深层次的开掘和现代的审视,并取得了极具价值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计量模型和模拟方法来研究历史现象和过程,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本文作者说苏联史学研究者已经有人在历史研究中致力于制作和运用各种计量模型;欧美史学界也广泛采用历史现象的计量模拟方法,并且据说在这方面取得了值得注意的成就.这篇文章着重探讨模型的类型、模拟的目的和模拟在历史研究中的认识效率等问题.同时评论了模拟方法在古代史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为了我国史学研究者了解国外史学研究新方法,特详细摘译介绍.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史学研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史学史研究比较繁荣,而史学批评史的研究则相对贫乏。其明显标志就是迄今尚无一部系统的史学批评史专著。中国有很丰富的史学批评遗产,如何总结我国史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探求古代史学批评的发展规律,是当今史学界一个十分重要而亟待深入的课题。令人高兴的是,这一课题日益为当代史学家所关注,并有一些学者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张三夕博士新近出版的《批判史学的批判——刘知几及其〈史通〉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年9月版,以下简称《批判史学》)一书,正是近年来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它以较为系统和科学的论述,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史学批评史的建设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批判史学》一书一改过去史学史的思路,把对刘知几及其《史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