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老言 《决策探索》2004,(2):47-48
被称为继土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中国当代农村第三次革命”的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大部分农民的负担得到了减轻。但是,许多农民的脸上刚露出笑容又被愁云遮住了。因为“显性”负担刚减下去、“隐性”负担了又升上来。随着农村教育、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医院改民营、公办学校改私立,农民的医疗支出、教育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政府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会逐渐加大.财政资金在总量上和增长率上都会有新的提高。在支出结构上正由传统的以行政事业单位为主,转向以保护农民和提供农村公共产品为主。建立完善农村公共财政支出制度既是建立覆盖城乡公共财政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规范实施各项保护农业政策和建立农民增收减负长效机制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邓大才 《决策》2004,(7):38-39
征税补贴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零和”游戏或者“负和”游戏,但是从事这项工作却要花费近400亿元的管理成本。这类支出表面上来看是各级政府财政垫付的资金,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来自于农村和农民。  相似文献   

4.
“十五”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设小康社会,其工作重点在农村,其前提取决于农民生存环境的大力改善和生活质量的迅速提高。在基本目标确立之后,如何选择有效的发展模式,找准适宜的发展路子,是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方针。自去年开始,恩施市在这方面作了有效探索和大胆实践,确定在全市农村大力推行以“五改三建两提高”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新村建设,并在办好试点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领导广角》2003,(6):57-59
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被称为“三农问题”。在今年的两会上。“三农问题”再次成为代表和委员们谏言献策的热点话题。3月6日。温家宝同志参加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湖北代表团讨论。谈到“三农问题”时强调:共产党人一定能走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他还特地询问代表团里是否有来自监利县的人大代表。当地税费改革实施的情况怎样?农民的负担是否真的降下来了?而三年前。担任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也是在两会召开期间。就“三农问题”上书国务院领导。反应了当地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受到高度重视。三年后。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即将结束之际。李昌平第一次面对电视镜头回忆了他当时上书总理的心路历程。阐述了他对“三农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6.
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年轻夫妇纷纷离家别子外出打工,许多留在农村的小孩因父母不在身边,便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给整个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深入了解这个问题,日前我们对江津市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7.
《咨询与决策》2004,(4):22-23
春节刚过,带着对农民增收和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关心,我们深入到武汉市农村信用联社系统进行了调研。与江汉、洪山、江夏、黄陂、新洲区委区政府领导进行了座谈,与莱特纸品、红人集团、华宇集团等中小企业进行了交流,听取了先锋、江南、江夏、新洲信用联社的情况介绍。通过调研,我们惊喜地发现:武汉市农村信用联社(以下简称武汉联社)在服务“三农”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正  相似文献   

8.
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业、创收能力。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2009年,全国开展的“百日百万”农民工培训行动已经培训350万人。2010年。我国又制定了新一轮农民工培训计划,全国每年培训农民工要达到600万人以上。培训补贴人均8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9.
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国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和农民大国,近13亿人口中有9亿多居住在农村。研究和思考中国现实一切重大社会问题,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制约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最大障碍,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只有善待农民,中国才会有一个稳定和繁荣的未来。1.“民以食为天”,解决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中国政府的第一要务。中国共产党从执政伊始,就对发展农业、增加农业产品供给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先后发动了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后来又搞了“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推行农业机械化”等活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信念…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逐年增加,承包地被不少农民视为“负担”,大量土地因此撂荒。因此,让土地流转到愿意种田的人手中,就成了解决土地撂荒危机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农村土地流转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促进农村集体土地合理流转中的有效措施,做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政府监管市场主体的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理应主动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积极拓展监管服务领域,不断延伸监管前沿,把监管市场主体与服务“三农”有机结合,更加贴近农村、农业和农民,为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铁军 《决策》2006,(5):25-26
中国农村的事情要想做好,主体是农民,外来者永远是帮忙的。因为农民最懂农村和农业,他们很明白,也很实际,多村建设培训的方式是互动式的、分享式的,我们不妨“尊农民为师”,他们之中有许许多多能干的人。  相似文献   

13.
郭永昌 《决策》2006,(10):30-3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提出了“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这个提法使人明显地感觉到国家对于农业的关注,尤其是对于农民的重视。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觉得不管是从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这个提法是有问题的。实践上的问题是,“三农”问题一直抓了这么多年,成效并不十分明显——农业没有根本的改观,农村还是山河依旧,农民的收入仍是长期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14.
《决策》2008,(10):4-4
30年前,发轫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村改革,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30年来,中央一共出台了10个“一号文件”,推进中国农村、农业、农民工作进入新阶段。改革30周年之际,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关注的中心落在农村工作上,农村改革再次蓄势待发。  相似文献   

15.
扶贫开发进入新的世纪以后,“温饱以后的农民会想什么?干什么?各级扶贫部门应带领他们干什么?怎么干?”这一关乎民生大计的重大课题,突出地摆在了每个扶贫工作者的面前。为此,我州扶贫系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要求,结合四川巴中的“池园经验”和省扶贫办在宣恩县香树林村驻点扶贫的经验,在全州农村开展了以  相似文献   

16.
白立功 《决策探索》2004,(12):45-45
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农业的源头、农村的依托.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根基。保护和节约耕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文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如何联系实际.贯彻中央精神.以保护耕地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抓手之一,是本文着力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夏津县农村信用联社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坚持把组织资金,调整贷款结构作为经营的“重头戏”来抓,稳健经营,稳步发展,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档次,积极筹措资金,膨胀信贷规模,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实现了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的“双赢”。截至2005年末,各项存款达9.1亿元,较年初增长2.3亿元,存款市场占有率33.15%;各项贷款8.2亿元,较年初增长1.2亿元,存款余额、存款份额和新增贷款额均居全县各金融机构之首,在支持夏津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农民脱贫致富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县联社先后荣获德州市“文明服务窗口单位”、“文明窗口行业”、“规范化管理先进集体”、市农金体改办“收储、收贷、收息和清收盘活竞赛活动先进单位”“德州市农信系统扭亏增盈先进单位”、“德州市农信系统综合考核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县委、县府评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行风建设先进单位”,被县文明办等九个单位联合评为“特级文明诚信企业”。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关键在于调动农民积极性。为此,需要着力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找准制约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必须首先找准影响农民积极性的制约点。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核心是保证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实践证明,影响农民积极性的因素也恰恰集中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但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矛盾的突出点又不尽相同。近年来,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日益明确,农民积极性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在新的形势下,也确实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再次推向新的高潮,标志着我县课改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为全县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品牌的提升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而今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要求,很多教师有“力不从心”之感,其整体素质严重制约课改的推进。因此,农村中小学数学课改的推进,必须大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20.
《决策》2001,(1):6-10
词语是情感的。民工潮、打工潮、盲流、三无人员、流动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等都是对农民外出务工现象带有不同情感的词语描述。我们在这里用“流动的安徽”来指称500多万离开土地进城务工的皖籍农民,也同样流露出我们的情感,这种情感充满了敬意。安徽是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近3000万,全省农村剩余劳动力1200万人口中。将近一半的人“亲带亲”、“友帮友”走出了土地,进入了城市。他们在城市里生活的极其艰辛,他们的身份仍然是农民,但是,他们本意上是出于“自救”的行为其实为了社会、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他们的声音弱小,因为他们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他们的意志坚定,因为他们为了生存。这期杂志与读者见面时,“春运”又近高潮,在中国特有的“春运”之潮中千万名民工因为身份、户籍的原由往返奔波。这是二十一世纪中的第一个“春运”,不知这种因制度造成的畸形的交通繁忙现象在新世纪还会持续多久?当然,我们希望越短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