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计算机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多媒体数据的存储格式也出现了多样化,熟悉和了解多媒体素材格式的特点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提到作文,学生最头疼的就是无话可说,无材料可用。平时花大力气死记硬背的一些素材,临到考试又都差不多忘记了,即使记起一些,也是零零碎碎,不够完整。其实,我们不必刻意地去记很多的材料,有时我们也可以把自己学过的课文中的材料拿过来,经过我们自己的思考、加工,为我们的作文所用,丰富我们作文的内容,也不失为一种巧妙的办法。现就高中六册的语文课本进行写作素材的梳理,希望能帮助学生解决材料问题提供一些方便。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鞠躬;守信的章子;我曾是名偷车贼;坚守你的高贵;女清洁工的名字。  相似文献   

5.
一句话素材     
“一旦发现抄袭,杂志将按照1000元/千字标准向原作者发出稿费,并将按500元/千字标准给以举报者奖励。不能自己换个名字抄自己然后再换个名字举报自己。” ——翻开《独唱团》的最后一页,最后一句是亮点,真是笑翻了  相似文献   

6.
怒放的野花 一蓬野花,在刀削斧劈般的崖壁处怒放着,洁白灿烂,热烈舒展。丰美的姿容仿佛不是开在没有阳光、没有土壤的绝地,而是开在土肥水美的家园。她不在乎有没有人欣赏,也不管有没有人呵护。也许我们与她的这一次相逢和对她的赞叹,只是她一生的一次机缘,但在她简单朴素的生命里,所有的追求与意义会永远纯粹如初,从生到死。  相似文献   

7.
写作素材8则     
1、一罐清水有位探险家在崇山峻岭间迷了路,身上携带的食物与饮水都已经耗尽,在饥渴不已的情形下,突然间发现一座装有手动压杆的水井。探险家狂喜之余,冲上前去,用力掀动压杆,眼睛死盯住出水的龙头,渴望能畅饮甘美的井水。他上下掀动压杆许久,仍然见不到水流出。而剧烈运动,使得原来因饥渴而疲惫不堪的他,几乎虚脱地坐在地上。  相似文献   

8.
素材卡片     
《阅读与作文》2007,(6):34-35
飞向大海的鸟 一群鸟生活在沙漠边缘。那里阳光暴烈,空气干燥,食物奇缺……最难以忍受的是:水贵如金。它们常常渴得嗓子冒烟,翅膀发软,但找水却难似登天。  相似文献   

9.
1879年,一个名叫薛瓦勃的邮差。日复一日地穿梭在法国罗芒镇以北的乡村小路上。  相似文献   

10.
1.失败总是令人丧气的,有些人从此就一蹶不振。但是,在人生漫漫的旅途中,失败总是难免的,积极的办法,就是跌倒了再爬起来。春秋时的越王勾践,他的失败够惨了吧,他不是卧薪尝胆,十年积聚,一朝灭吴,报了家仇国恨吗?(《勾践灭吴》)(可用于“失败”“坚持…‘毅力”“坚韧”等话题)  相似文献   

11.
写作,是语文的重头戏。面对写作,有的学生提笔起来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有的学生虽有写好作文的愿望,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提笔在手,搜肠刮肚,最终无话可说。出现上述两种不同的情况,其原因在于他们写作材料的占有量不同。我们知道,占有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脑子里积累了足够的材料,作文时自然得心应手;没有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如何帮助学生解决"无米"之忧,走出素材贫乏的困境?我认为关注课本,挖掘课本素材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们手中的素材,常常是很简略、粗糙的,要运用到作文中,必然要经过加工,才能作为一个完美而独特的素材。如何加工呢?在这里,为同学们介绍几种独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习作素材从何而来?每位语文老师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案。我的答案是,努力让学生“演奏”好这样三部曲:从小留心身边的生活,关心国家的大事,洞察世界的风云,如此简单而已。因为这三部曲为学生的观察和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演奏”好这三部曲,学生才能更好地取材构思,起草加工,这是学生积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具体谈一谈怎样“演奏”好这三部曲。  相似文献   

14.
高校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主要场所,更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思政素材的收集、整理、使用,关系到能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而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目前本课程思政素材的选择、使用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任课教师对思政教学素材进行多角度建设、对内容加以完善、对讲授方式不断进行有益探索,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解决作文“写什么”比“怎么写”更为重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确,写作文发愁的便是没有材料。这个“没有材料”还分几种情况,“一无所有”,没有与主题相应的材料;“山穷水尽”,选材单一,不足以突出主题;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制作离不开多媒体素材,在多媒体创作过程中素材的采集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作者在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常用的多媒体素材的类型及其采集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试论反面素材的德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我国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时期,文明与丑恶、健康与腐朽并存的社会现状向学校德育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历史问题:如何对待社会环境中的消极现象并利用反面素材进行学校德育?利用反面素材的教育指教育者在运用正面事实、道理和榜样的基础上,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反面的德育素材,通过辩证的方法来教育学生,并通过学生的自主比较和鉴别,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最终提高德育正效果的一种教育。反面素材的德育价值具有双重性的特点,它既可以把受教育者引向正途,也可以导入歧途。利用反面素材进行教育,要坚持辩证法,坚持“两点论”,使反面素材的德育价值向正面转化。  相似文献   

18.
使用素材时,在运笔的疏密、缓急和感情的浓淡强弱上应有一种适当的韵律,给人以音乐般和谐的美感。如一位考生在《冬天里的使命》一文中写道:  相似文献   

19.
让他三尺又何妨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出了个张英,中了进士,当了“宰相”(文华殿大学士)。他很能体察百姓疾苦,什么地方发生水旱风虫灾害,他都恤贫怜苦,原原本本报告给皇上。可他老家的人,却常打着他的旗号,  相似文献   

20.
《儒林外史》的创作素材十分丰瞻,何泽翰《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资料》、朱一玄、刘毓忱《儒林外史资料汇编》等专著已总其大成,周林生等又做了一定的补充。笔者通过阅读明清相关史传笔记资料,又发现一批新的《儒林外史》创作素材,现将这些材料陆续整理出来,供研究者们解读《儒林外史》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