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袁龙旭 《社区》2022,(8):24-25
根深则本固,基美则上宁。社区作为城市的毛细血管与基底细胞,是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和重点所在。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民政局坚持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通过基层社会治理主体融合、机制融通、资源融聚、方式融汇,围绕五个突出、五个融入,着力打造“融治理”品牌,推动基层治理理念升级,系统集成影响扩大。  相似文献   

2.
基层党建引领下的城市社区治理机制创新,是实现中国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转化的有效路径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新模式,需要不断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在城市社区治理实践中,通过构建复合型协同治理机制、整合社会资源精准嵌入公共服务、打造"党建+互联网"治理云平台等举措的实践,推动党建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文化功能与社区治理有效衔接,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周雪 《社区》2023,(9):44-45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富宁街道坚持把优化服务作为夯实基层治理的基础,通过强化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凝聚多方力量参与共治,积极探索形成以建强“一个”基层党组织、建立“一套”治理机制、育强“三股”力量、搭建“三个”平台、做强“四项”事业为重点的“11334”社区治理新模式,着力补齐社区治理中的短板弱项。  相似文献   

4.
李劲夫 《社区》2014,(18):12-13
如何“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增强社区居民自治功能、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提升社区服务能力”,笔者认为必须要通过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不断深化社区治理服务实践,完善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带动社区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整体提高,夯实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潘卫科 《社区》2009,(19):47-47
随着社区党建特别是楼院党支部建设的深入发展,楼院党支部活动阵地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大连市中山区老虎滩街道现有42个党支部.近两年,街道党工委坚持把活动阵地建设作为楼院党支部”堡垒工程”的重要内容,不断实施街道.社区、楼院,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采取自购、自建、联建、租赁、置换等“五种途径”,努力打造党员“5分钟活动圈”,从而实现了楼院党支部100%有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6.
《社区》2023,(1):26-27
浙江省丽水市民政局聚焦基层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结合现代社区建设,立足基层治理需要,着力完善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全链条,打造社工、养老、慈善人才队伍梯队,为全面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夯实“人才地基”。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城乡社区。这要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更应该去“激活”社区,推动形成党建引领“共治”治理、“联动”治理,增强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8.
基层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基层党组织和社区治理二者存在制约因素,导致基层党建在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中面临功能定位不清晰、资源整合难、机制滞后、居民参与水平低等困境。成都市“一核多元、赋能基层”的发展治理模式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坚持发展与治理并重,实施精细化治理,推动三治融合,有效破解了基层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困境。成都模式的启示就是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党建引领目标、依托互动的工作平台、优化党建引领的领域、完善治理制度,最终实现基层党建引领能力与城市社区治理水平的双向提升。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锋意识。把党员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热情激发出来.2006年以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针对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实际,组织开展了“党员星级志愿服务”活动,把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与弘扬志愿者精神相结合,积极打造社区党组织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新平台。街道党工委以“五抓”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党员先锋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确保社区治理有序、有活力,是社区治理格局中"党建引领"的根本目标和现实需要。在社区治理新格局中,"党建引领"的核心内涵集中在三个方面,即为再组织高度异质化的社区社会、强化执政党的政治引领力和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并通过挖掘党组织的活动空间和搭建在职党员在社区发挥作用的平台机制来实现有效引领。  相似文献   

11.
社区党建是党建的重要阵地,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平台,将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有机结合是新时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成效突出,问题亦不可忽视。党组织"主心骨"作用在社区深化,理念、能力与组织体系三方优化筑牢社区党建根基;党建嵌入社区治理,治理平台、治理机制与治理方式多维创新巩固社区治理体系。党组织身份认知困境、居委会职责冲突困境、社区党建治理合力困境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解决这些问题要求从社区治理格局多元主体出发进行路径探索,把党的各项优势与社区治理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2.
王枫 《社区》2023,(16):44-45
近年来,为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创新开展社区“一岗通办”工作机制,聚力打造“一人多岗,一专多能,多人协同”的服务平台,逐步实现杂事难事“一岗通融、一岗通管、一岗通办”,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全面、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崔毅  刘玉霞 《社区》2010,(22):52-52
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将创新机制引入社区党建工作领域,使全区13个街道的49个社区基层党建组织设置实现了全网络覆盖,有效地密切了党群联系。区委组织部针对全区各街道社区的实际情况,本着“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原则,灵活设置基层党组织,努力消除党组织空白点。各社区相继设立了“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和社区党员联谊会,通过驻街单位互相开放党员教育设施,  相似文献   

14.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资源型地区社区基于自治乏力与治理格局碎片化、复杂责任主体的场域交互以及各类特殊人群与利益分化等问题,形成了鲜明的资源型城市社区的治理特征。从“政党—国家—社会”的三元理论视角出发,聚焦于基层党组织引领基层社区治理转型与发展的实践经验,思考基层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的深层逻辑内涵,尝试回答党建引领逻辑与治理逻辑如何在基层社会的实践中真正有机结合形成统一体。山西省D社区通过构建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依赖组织整合、链式嵌入与双向政治动员的三重复合逻辑,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提供组织、动力资源,构建政党整合下的资源型社区治理模式,能够有效破解资源型社区的治理困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实现我国资源型地区基层社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卢磊 《社区》2023,(16):1-1
社区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直接关乎到社会公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及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追寻的实现程度。那么,如何推动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呢?基于对全国各地基层社会治理的持续观察研究,笔者认为主要可着重从如下多个方面持久发力。一是兼具引领性和保障性的党建引领。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规定,“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本地区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为切实发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作用,还需要通过建立常态化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破难题机制、加大基层党组织服务人民群众资金投入和夯实各类基层治理服务平台等具体举措,调动和整合各方各类资源,彰显党建引领的体制机制优势。二是推动社区治理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张红松 《社区》2023,(9):48-49
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大量企业退休干部将党组织关系转入所居住社区。经验丰富、影响力强的老党员们是基层治理中的重要力量。安徽省巢湖市凤凰山街道兴巢社区,立足老党员政治素质高、宗旨观念强、群众反响好等优势,充分发挥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效,用“党员红”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后宰门街道党工委不断深入推进在全省牢先打出的“党员义工服务”品牌,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第一目标,以社区党员为主体,紧紧嗣绕构建和谐礼Ⅸ这个目标,围绕地区群众的需求和愿望,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苏惠王聪聪 《社区》2023,(16):14-15
山东省淄市临淄区闻韶街道辛东社区有居民楼82栋,常住居民2850户4600余人。作为城区老社区的典型代表,辛东社区呈现出老人多、孩子多、困难家庭多、管理事务多的特点。面对社区老旧、事多的现实,辛东社区党委主动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以加强基层党建为依托,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将直管党员按照区域划分到3个网格党支部,充分利用辛东社区社会组织多、居民队伍多、社区能人多的优势,通过社区党委搭台,居民“唱戏”,形成党建资源优势聚集,城市基层治理有序推进,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老社区实际的基层党建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当前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面临松散的社会空间环境难以自发形成,党建引领是社会空间再生产的关键载体。以C市F社区更新为案例,以基层党组织重构社会空间为着眼点,致力呈现“基层党组织引领”与“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之间的过程机制。研究表明,在松散的社会空间环境中,基层党组织经由共建层面的“组织整合”、共治层面的“利益整合”和共享层面的“价值整合”三重尺度重构机制,塑造了一个治理主体紧密联结、情感信任高度凝聚、集体行动有机团结的社会空间环境。其实质是基层党组织主动融入社区治理,通过强化和拓展社区治理能力促进社区空间再平衡,进而实现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的过程,党组织也依托基层社会实现组织拓展与权威塑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清水河街道茶棚社区坚持问需于民,积极建设志愿服务组织,不断创新志愿服务路径,依托志愿资源,解决社区治理问题,让志愿者的微力量汇聚成服务居民的大能量。目前,该社区已有5支志愿服务队伍,注册志愿者649人。茶棚社区先后获得“六安市第五届文明社区”“城市基层党建市级示范社区”“六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六安市优秀志愿服务典型社区”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