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国六十年代以来出版的哲学书刊,在讲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时,几乎都把“人民群众”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为了说明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还引用了毛泽东同志关于“人民”这个概念的解释。我认为上述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毛泽东同志是在什么情况下讲“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的呢?他说:“为了正确地认识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不同的矛盾,应该首先弄清楚什么是人民,什么是敌人。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①这里讲的是作为敌人的对立面的人民。“人民”在这里是一个政治概念,它同  相似文献   

2.
反对腐败是党一贯坚持的政治立场。由官员违法行政、贪污腐败引发的官民矛盾、干群冲突,既影响社会稳定,也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应是政治体制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异地管辖改革消解行政案件的法外干预,增加公益反腐诉讼类型,充分引入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能够有效监督政府官员廉洁自律、守法行政,从而减少官民矛盾,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人民军队的原则,从中国国情出发,认真总结中国人民军队建设的丰富经验,吸取广大群众的集体智慧,系统地解决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中,以农民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本文着重从毛泽东建军思想的特色,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出身于农民家庭,从小生长在农村,与农民有天然的感情,了解和同情贫苦农民。特别是在他成为共产主义者以后,用主要精力领导农民运动,研究农民问题,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同中国农民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在实践上领导中国农民的解放运动取得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在理论上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宝库。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本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并论证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无产阶级文化理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说。本文拟从精神文化的角度,着重探讨毛泽东关于“观念形态的文化”理论,及其在建构和发展当代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现实指导意义。一、关于中国文化的主体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毛泽东在建构中国新文化理论时,首先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中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 ,这是我们党重要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政治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 ,一个重大问题是不断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7.
作为政治精英的“干部”与非干部的“群众”之间的关系,在任何共同体中都是至关重要的阶层关系之一,尤其是在处于转型期的现实中国。当前,我国的干群矛盾呈现出如下特征:它是当前中国突出的社会矛盾,在基层或者一线尤为尖锐、利益矛盾甚于价值矛盾;缺乏调解及缓冲机制,往往与其他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我国干群矛盾凸显主要有以下原因:一些干部擅用公权力与民争利;一些干部没有确立公共服务者的角色;行政力量往往代替司法力量主导纠纷调解;社会管理不足容易导致干部与群众对立。  相似文献   

8.
蔡仕魁 《理论界》2005,6(2):147-147
一、抓住主要矛盾、带动全局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首要特点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没有改变,仍然是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而且这种矛盾还有进一步激化的趋势。因此,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的讲话中提出我们当前总的方针:“就是肃清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推翻地主阶级,解放台湾、西藏,跟帝国主义斗争到底。为了孤立和打击当前的敌人,就要把人民中间不满意我们的人变成拥护我们。”〔1〕他指出: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这样一来,国民党反动派残余…  相似文献   

9.
找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以经济利益矛盾为主导,以领导与群众的矛盾为焦点的人民内部矛盾复杂纷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事关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也是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一个大课题。一、明确身份,积极介入,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前题。作为领导者,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必须明确身份积极介人。一般来说,领导者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是集三种身份于一身的。其一是“当事者”。人民内部矛盾,从主体的构成上看,一是党、政府同人民群众.领导者同被领导…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热”是在国际风云变幻的情况下出现的,是民众社会心理的一种折光。它的主流是健康积极的;反映出人民群众愿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也反映出人民群众希望中国共产党在各种考验面前,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坚定不移地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集体主义原则的民族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是核心。其具体表现是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第二,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实行“公私兼顾”,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三,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毫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利益。毛泽东的这种集体主义思想的形成,以马列主义关于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理论为指导,也吸收了中国古代重群体、倡协同文化的积极因素。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1)传统文化注重群体利益的价值取向,强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解决中国农民土地问题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根本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将关系到中国革命的成败。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方针政策,并付诸实践,较好地解决了旧中国难以解决的农民土地问题,这不仅使中国革命获得了成功,而且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起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人民内部矛盾的物质利益性特点。人民内部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烈地表现为经济性特点,集中表现在分配方式多样化、收入差别扩大化上。现在>我国的贫富差距、工农收入差距、脑体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有日趋扩大之势。悬殊的收入差距,必然造成人们心理上的不平衡,引起群众的不满,产生新的摩擦和矛盾。二、人民内因矛盾的集中性特点。在实际生活中,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地集中表现为领导同群众的矛盾。如反映整体利益的领导人的决策和措施同群众中某些只顾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过分追求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不良倾向之间的矛盾;领导…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和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一个独创性贡献.当前社会矛盾呈现了新的时代特点和变化规律,但是毛泽东这些思想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为了更好地处理好社会矛盾,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应坚持走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完善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维护好群众权益.  相似文献   

15.
转型期中国农村干群矛盾客体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村干部群众发生矛盾所指向的对象—即干群矛盾的客体发生了变化。当前,干群矛盾客体包括物质利益、民主政治权利、与文化相关的权益、行为和观念以及事件等。它的变化引起了农村干群关系的变化。客体的同质性、多样性、复杂化增加了解决农村干群矛盾的难度。  相似文献   

16.
群众运动是人民群众为了实现某种政治、经济目的而组织起来进行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声势的持续活动,按其参加的主体不同可分为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等。按其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政治运动、生产运动等,毛泽东的一生,发动、组织、领导过不少群众运动,对群众运动有过大量的研究和论述,本文拟就毛泽东的群众运动观谈一些看法。 一、毛泽东的群众运动观的分期问题 毛泽东的群众运动观既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相联系,又有其自身发展的逻辑联系,大体上可分为形成时期、发展时期和晚年时期。 1、1919年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是毛泽东的群众运动观形成时期。 他亲自参加群众运动的实践,为他的群众运动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五四运动开始,他看到了青年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的巨大威力,感到非常振奋。随着他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他还亲自参加到群众运动的实践中去,发动、组织、领导、研究群众运动。1922年9月,他和其他同志组织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的罢工运动,并取得了胜利。1925年“五卅”运动失败后,他逐渐认识到中国革命仅仅组织工人的群众运动是不够的,还必须组织农民的群众运动,并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动、组织、领导,研究农民的群众运动上,于是开始领导湖南的农民运动。1926年他和林伯渠等人在国民党中  相似文献   

17.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我认为理论界的认识并没有完全解决。本文想作一探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书中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乃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性质和情况罢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73页)毛泽东同志这一唯物史观的科学论述,意义非常重大。它不仅否定了那种认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完全适应,没有矛盾的形而上学的观点,而且也科学地阐明了这些矛盾不具有对抗的性质。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列宁领导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立了新中国,使我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些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实践和发展。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取得国家政权之后,怎样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实力方面赢得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优势?这在马列主义和国际共运史上是未能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共产党人在列宁领导下,曾实行新…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中国社会处在供给不足的旧态势下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大力增加生产,努力扩大供给;那么,中国社会处在需求不足的新态势下的主要矛盾就应是"日益增长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物质文化相对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就应是大力增加消费,努力扩大需求.当然在这两种态势下的根本矛盾仍是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的矛盾,根本任务仍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虽然根本任务未变,但完成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的着力点即主要任务要从增加供给转到增加需求.  相似文献   

20.
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再认识范富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是人所共知的科学论断。然而,笔者以为,仅仅认识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对这一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要有更深入更全面的把握,就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